别把孩子毁在自己的“好心”上
“宝贝儿,一次不要舀那么多”
“宝贝儿,慢慢舀,不要洒出去”
“宝贝儿,不要舀那块带骨头的,给你这块没骨头的”
“宝贝儿,不要一次咬那么多,小心噎着”
“宝贝儿,慢慢嚼”
……
只是个简单的晚饭,开场还没有5分钟,爷爷已经进入状态开始教导3岁的小孙女如何吃饭。刚刚还沉浸在可以自主舀汤的快乐消失了,只见小孙女噘着嘴,用她的勺子敲打着碗里的饭,把自己蜷缩在大凳子上,不吭声,一会儿,竟睡着了。
另一个例子是说,有一位妈妈在陪孩子堆积木,她很有耐心,一开始只是轻轻指点几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一次一次的失败下,她终于忍不住,三下五除二就把积木堆好,她满以为孩子会很开心的看到大功告成,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孩子一把推到积木,并且不再对堆积木感兴趣。
看着这一幕,多少让人心痛,为成年人不知如何爱孩子心痛,为孩子无辜受伤害心痛。这种所谓的“好心”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华丽外衣——一切为了孩子。
给3~6岁孩子生活的自由和学习的自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理念,大多数民主的父母都赞同并且在很好地执行,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衣物,自己吃饭,自己决定在家里游戏还是到户外活动。然而,更高一级的修炼,我认为,是遏制住自己“说教”或“帮助”的本能,尤其是看到孩子失败,缓慢,重复的情况下,更是需要控制自己的语言,情绪和行为。
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强大的欲望去帮助下一代呢?
从自私的基因角度上来说,人类基因应该自带一种保护下一代的机制。这种保护除了让幼崽免收外界灾害,为其提供一种安全环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协助其尽快成掌握生存技能,从而提高生存率。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一次一次失败,其实内心是会一次一次的产生冲动想要去帮助他克服难关,更快的成长起来。大多数情况下,这无异于“揠苗助长”。我的建议,对于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任务,除非孩子发出明确的信号需要帮忙,否则大人就要“袖手旁观”。
这点感悟来自于蒙特梭利的教学理念。家长除了要遏制自己的“说教”本性,还需要明白幼儿技能的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判断所谓的“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任务”。
在阅读《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和观看《日本蒙特梭利幼儿园》的视频中,我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l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对颜色(色彩训练),触摸(砂纸字母,木头字母),涂色(手上肌肉训练),拼读游戏等的基础上。
l对数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对形状,长度,体积,触摸等的训练基础上。有趣的是,需要思考如何让孩子在做2+3的时候,大脑复现出的不是11+111.
l对像钉钉子这样实操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先用小木锤在打好的孔位上钉小木钉,然后用小铁锤在特制的木制教具上钉铁定,等到5~6岁时,就可以和成人做木工一样操练大家伙了。剪纸,切菜等,道理类似。
这也许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间接准备”原则,每一个高级技能的发展,都需要身体和认识做一定的前期准备。只有这样,潜力的发掘才不会与天性的发展脱节。孩子也不会感到学习的压抑和痛苦。
所以,在这么多前置任务的条件下,耐心陪伴孩子本身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种修炼。引用艾默生的一句话:“童年是永恒的救世主,反复的回到堕落者的身边,祈求把他拉回天堂。”
我呼吁父母们多花心思在环境的布置和教具的准备上,少些唠叨,少些打扰,和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