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28:洛阳伽蓝记!
魏晋南北朝文坛朝着个性化和美文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辞赋以其抒情化、个性化、修饰化独领风骚,后来出现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的文风,于是骈文呼之欲出。北朝文学虽也受骈文影响,但仍有个别名篇大放异彩。我将从魏、晋、南朝和北朝各选两至三篇去总结一下每个时代的文章特征。
曹魏刚建立开始并没有什么具体文论,而曹植首开风气作《典论》,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这种文论已然开始摆脱经学桎梏,使文学朝着个性化,气质化的方向发展。后代文论家对此多有描述,沈约说建安文风“以气质为主”,陆机言“吐滂沛乎寸心”,刘勰曰“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所有人的描述都指向:曹魏初始,文章以抒发内心为主,人的气质使得文章也渐显文人之气。
曹丕的一些书札虽然是在和朋友叙述寂寞心事,但正是因为没有思想顾忌,所以写的流利畅快,摇曳生姿。如《与朝歌令吴质书》,其中所写之段落磊落多情,感人至深,“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于心,哀筝顺耳;驰骋沙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这封札书是曹丕给吴质的信,怀念从前,忆及如今,两相对比,不可胜言,情与景相交融,妙不可言!后来还有曹植的《与吴季重书》,也是给吴质的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写的慷慨任气,大气磅礴,文采斐然,充分表达了曹植的文学才华。除此之外,建安七子也都各有书表,从总体趋势来看,建安之文从辞清志显向着藻饰渐繁的方向发展,为之后的美文提供了示范。
辞赋在魏晋的发展表现为抒情小赋的增加和体物写志佳作的涌现。“七子之冠冕”的王粲以《登楼赋》表现自己的郁郁寡欢,曹植以《洛神赋》写其政治理想的破灭,后有向秀的《思旧赋》表现其对嵇康等人的怀念,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表达他对礼法的蔑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重在写其回归自我的旷达之风。魏晋学术,改变了儒家独尊的局面,老庄之学渐起,佛教思想传入,各种思想的交锋一时灿若群星,譬如嵇康的《养生论》,以缜密的思维贯穿全文,兼有名家和道家的理论,形神兼备,气韵横生,将辩论文推向新的高度。
南朝美文首推“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谢灵运以山水为题材写赋,写景铺陈,选字清新,与其山水诗同相呼应,《岭表赋》和《长溪赋》是其代表;颜延之的骈文以典丽缜密见卡,用典很多,修辞巧丽,自然萧疏,代表作是他为陶渊明写的悼文《陶征士诔》;鲍照以奇峭之风写研丽之辞,其《登大雷岸与妹书》不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篇游记,其中多精彩语句,可为现代游记之文做参考。
齐未成书的《文心雕龙》为刘勰所著,刘勰身为寒族,终身未娶,曾经几次入寺为僧,虽有政治抱负却汲汲无名,他的《文心雕龙》既是一部文字理论著作,也是文学史著作,更是一部美学著作,其行文表现出了卓尔不凡的骈文能力,如其中的一篇《物色》写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行文颇有文采,洞悉创作的精微过程,全书的最后都有赞词,八句四言,尤能体现他的文才,如“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意识更加突出,对于文章的变化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永明体声律的提出,将四声协调的规则自觉运用到诗文中,从而开始了有规律可循的诗文创作;其二,文笔之辨的深入发展,刘勰,萧绎等人提出的文笔之论对文笔的意义有所发展;其三,不拘常体的呼声,很多文人提倡不应该用一层不变的文体去写作,所谓是文无常体,应多创新。在这些理论的支持下出现了江淹、徐陵、吴均这样的美文作者。
江淹最为出名的作品是《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是其中流传最广的名句,江淹身仕萧衍,年少有才名,为官后“江郎才尽”。
《别赋》文字清浅婉丽,汲取了《诗经》风诗的情韵,文多警局。后来宫体诗的风格也进入文中,文风多轻艳靡丽,以徐陵《玉台新咏序》为代表,充满靡丽风情。写景美文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发展,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对江南景色的勾勒能够牵动人们的思乡之情,其中之句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些游记已经写的很成熟了,而且很有韵味,工丽而不拘忌,充满古气,这种古气是对谢灵运山水文学的一种映照。
北朝的文学似乎不如南朝的兴盛,但是后来北朝却出现了《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这样好的文学作品,贡献甚大。
《水经》是一本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籍,据说是汉代人写的,现代学者有认为是三国时写的,原书很简单,但郦道元尽力而为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他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做注解,他的注解比原著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加入了一些关于描写地区的神话故事,风俗习惯,对各地的山川作了详细的描绘,对后代游记文学影响很大。郦道元是北魏之人,在北魏做过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后来遭受谗言被贬为关右大使,后来发生叛乱,郦道元被杀。
郦道元一生没有去过南方,但他书中的内容不以南北为界,这一点表明他有渴望统一的念头,他将天下河流都写在书里,是一个集大成的人。他的书中也写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如和父亲早年旅居青州,看到某条河流流经自己的家乡他也会引起相思,关于江南水道风景的描绘充满文学才华,我们熟知的《三峡》就是其中的代表。郦道元对美景有着超乎寻常的爱好,他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他的心与自然是相通的。他会细心的描绘自然景观,然后将古书中的记载写下来,自己也会细加揣测,推断此地因何得名,还会加入一些地方的歌谣,让人们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水经注》的影响很广泛,在文学上张岱称“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它的清朗疏朴的文风也对唐代以后的古文学家的游记文有很大影响;在地理学上,他无异为后世之人了解古代地质喝酒做了巨大贡献。倘若南北一统,郦道元会将《水经注》写的更加完善。
另一部北朝的文学巨著《洛阳伽蓝记》描述古都洛阳的佛寺状况,“伽蓝”为梵语,也就是佛寺的意思,作者杨衒之当时在东魏孝静皇帝任上行役到洛阳,有感于北魏统治者崇信佛教,大兴寺庙,损害百姓利益,因此写作此书。书中写洛阳佛寺兴废的经过,兼及有风俗景物,人物故事,揭露了豪门贵族的腐朽生活,但也有封建迷信的一面。全书语言简洁明快,描写细致生动,《四库全书》以“秾丽秀逸”四字评价此书。
古代文学28: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一书有很多人物故事可以当做小说来读,描写的很有传奇性。周杰伦的歌曲《烟花易冷》之前也叫《洛阳伽蓝记》,方文山用此意境表现世间的衰败,浮屠塔的断裂,人世的分离,表现一种古韵盎然的离情别意。杨衒之在这本书里也有表现古都洛阳的衰败,曾经的佛寺楼台,雕梁玉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人世易冷。还有一本叫《珈蓝秘录》的网络小说,故事以南北朝为背景,描写历史,表现爱情,明显在借用杨衒之的名号。
古代文学28: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一样具有文学和史学的双层意义,两部来自北朝的书籍对后代影响深远,也拓宽了文学描写的范围,对以后的游记文和记叙文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