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想法国学与传统文化

《史存》‖七国纪(八)

2019-06-05  本文已影响56人  刘青萍

(乙丑)年

秦十一年

楚二年

燕十九年

魏七年

赵九年

韩三年

齐二十九年

✘赵人伐燕,取貍阳。秦人侵赵,取九城。

(貍,当作渔)

【书注】赵方伐燕,而秦乘间侵之,亡其九城,得不偿失,书以戒不务德而贪兵者也。

✘赵侯偃卒,子迁立。

赵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其母倡也。悼襄娶之,废嫡子嘉,而立之。迁素以无行闻于国。

【书注】诸侯卒,不恒书。此书者,着赵之所以亡也。

(丙寅)年

秦十二年

楚三年

燕二十年

魏八年

赵迁元年

韩四年

齐三十年

✘秦吕不韦自杀

《史存》‖七国纪(八)

不韦就国河南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以书曰:君何功于秦,封十万户?何亲于秦,号仲父?其与家属徙蜀,不韦恐诛,乃飮酖死。初不韦贵时,养士三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号曰:吕氏春秋。

【书注】不韦,小人。于秦功不敌罪,卒以贬死,书自杀而不书其官,着其自取也。

✘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

【书注】以周正记,则六七八月,四五六月也。不雨,害稼,故书之。

✘秦人助魏伐楚

史不详其事,盖秦愚魏人使结怨于楚也。

(丁卯)年

秦十三年

楚四年

燕二十一年

魏九年

赵二年

韩五年

齐三十一年

✘秦伐赵,败赵师杀其将扈辄,赵以李牧为将,败秦师于宜安肥下。

(《括地志》:宜安故城,在常山藁城县西南。肥下,即《班志》:真定国之肥垒县春秋肥子之国。)

【书注】书以为选将者戒也,用扈辄则败,用李牧则胜。虽军旅治圈之末也,而用亦安可不慎哉。

(戊辰)年

秦十四年

楚五年

燕二十二年

魏十年

赵三年

韩六年

齐三十二年

✘秦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平阳故城,在大名府滑县东南五十里。武城,本赵胜封邑,隋改为清河县。)

✘韩遣韩非,称臣于秦。

《史存》‖七国纪(八)

非,韩诸公子,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不用非,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十六篇,十余万言。至是,韩使纳地效玺于秦,请为藩臣。非因说秦王曰:大王诚听臣说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齐燕不臣,则斩臣徇国。王悦之,未用,而李斯谮之下吏,自杀。

【书注】书使非称臣,罪非也。非著书自谓能矣,乃为称臣而使秦又说秦,以并韩魏诸国,岂复有人心哉?世言申韩袭其刑名之学,其事乃若是,故书以罪之,而戒后人。

(乙巳)年

秦十五年

楚六年

燕二十三年

魏十一年

赵四年

韩七年

齐三十三年

✘秦伐赵,取狼孟,番吾遇李牧而还。

(狼孟,赵邑。汉置曲阳县,隋徙治汾阳,曰汾阳,又曰阳直,唐改阳曲,宋属太原府。)

【书注】书遇牧而还,予牧也。赵不国矣,赖牧犹可以郄秦,故表之。其亦不得已之意云尔。

✘燕世子丹自秦亡归

丹尝质于赵,与秦王善。及秦王即位,丹质于秦。秦王不礼焉,丹怒亡归。

(庚午)年

秦十六年

楚七年

燕二十四年

魏十二年

赵五年

韩八年

齐三十四年

✘秋九月,韩与秦以南阳。

【书注】旧史书献然,韩非心悦诚服而献也,故书与。

✘赵代地震坼

《纲目》书注:地震,变也。震而坼,大变也。不三年而赵亡。变不虚生,信矣。

(辛未)年

秦十七年

楚八年

燕二十五年

魏十三年

赵六年

齐三十五年

✘是岁韩亡,凡六国。

✘秦灭韩,执其君安,以其地为颍川郡。

【书注】韩先臣于秦,亦先亡。书名失国之君也,而秦之擅灭、擅执罪亦可见。

✘赵大饥

【书注】地震,坼矣。又饥,赵亡之兆着矣。而其君昏昏,故书以示戒。

(壬申)年

秦十八年

楚九年

燕二十六年

魏十四年

赵七年

齐三十六年

✘秦王翦伐赵,赵杀其大将军李牧。

《史存》‖七国纪(八)

王翦伐赵,赵使李牧御之。秦多与赵嬖臣郭开金,使毁牧。言牧欲反,使赵葱、颜聚代之。牧不受命,赵遂杀之。

【书注】李牧,赵之良将。赵信谗,杀之。而赵亡矣。牧不受命,独无罪乎?称杀而不去其官,功罪不相掩矣。

(癸酉)年

秦十九年

楚十年

燕二十七年

魏十五年

赵八年

齐三十七年

✘秦灭赵,执其君迁。

✘秦伯如邯郸,杀其母之仇家。

秦王母,邯郸女也。秦灭赵,王乃如邯郸。凡与其母家有仇怨者,皆杀之。

【书注】讥褊刻也。王者以天下为家,不仇私怨。今秦王杀其母之仇怨,示不广矣。

(未完待续)

《史存》‖七国纪(八)

作者:刘沅

点校:刘青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