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感I看见,或者是假装看不见
在看过了一些真真称得是极好的文字后,已经不敢再托辞于书评二字。总觉得那样太过于托大了自已,但有些感情,在看过之后,总是忍不住要写下来,故还是喜爱作些随感,聊已自慰。
作者:柴静起初是有些厌弃这本书的,大概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记者的自传,从感觉上就像是讲一个人怎么从小人物成长到一个很厉害的人似的。
可我错了。在这本书里,成长是有的,可是不是我所想的所谓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我那样庆幸我没有因为偏见而错过这本书,也庆幸自己因此看到了不一样的过去,以及不一样的人生。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疼痛的书,不在乎感动也不是共鸣,而是拷问,对自己灵魂的拷问。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如果是自已,在当时,会怎么做?我不知道。
书里面的事情都非常的平凡且常见,平凡到大多我们都经历过,或者是看见过。
而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一篇关于少年的自尊心的部分。因为,我们都曾是那个年纪的人,也都曾经如此的敏感自尊过。而那死亡的背后,却让我沉默。
“你现在心里痛苦的时候呢?”
“忍气吞声。”苗苗的表弟上五年级。
“有疑问的时候呢?”我想起小蔡胳膊上拿刀刻的“忍”字。
“问自己。”
“你回答得了自己吗?”
他沉默不语,脸上挂着泪。
“为什么不跟成年人谈呢?”
他的话像针落在地上:“不相信他们说的话。”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想起的是曾经自己被忽视的岁月,大人总是如此,总觉得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可是,他们是不是忘了,他们也曾经是个小孩子。
我问那位六年级的班主任:“你有什么心里话跟谁说?”
大概从来没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愣了一下:“不说。”
“那你碰到难受的事怎么办呢?”
“忍着。”他的答案和小孩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无关老幼,无关性别,无关国界,处理难受的事情方式大多一样,忍着和发泄的途径,也多大都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正因此,我才懂得了理解。因为大家的本质,并无什么不同。
最最深刻的,是卢安克的故事。
也正因为这,我开始思考,支教对于那些孩子们的意义到底何在,对支教的人来说,他们收获的远远比那些孩子们的多。
因为大多支教的人只会去一次,而每一次去的人都不同,教的范围不一样,教的内容不一样,孩子们没有办法跟上,因为每一次新的老师就是一次新的开始,所以他们只能停留在起点,任老师反反复复的将一个知识点,一讲再讲。
而再有的是,那些支教的人里面,有多少是真心的想要一直做下去,有多少是真心的想让孩子们更好的。我并没有否定全部,只是针对曾经在网上看过的一个故事。
而在支教的背后,还藏有留守儿童的背影。为什么中国的留守儿童这么多,因为经济的发展不均衡,所以那些父母只能够外出打工,以求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比自己好。而青壮年外出打工,当地无人发展,只能坐吃山空,造就的,只能是恶性循环。
而这本书并非仅仅是讲了这一些,里面有关于一个记者的职业素质,有关于我不曾经历过的非典,甚至有关于我想也没有想过的地震。那才是真正触动我的地方。
她用极为冷静的口吻去为我们讲述了那些残忍,又或者是深刻的事情。我也许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个片段了。
到了北川,在消防队附近安顿下来,晚上迎头遇上一个当地电视台的同行。
他摇摇晃晃,酒气很大。我扫了一眼,想避开,路灯下他脸上全是亮晶晶的汗,好像发着高烧,眼睛赤红,手抖得厉害。
“干嘛喝这么多?”我带了点责怪的口气。
“受不了了。”他张开着嘴巴,就好像肺里的空气不够用一样,在用嘴痛苦地呼吸。他瘫坐在地上:“那个血的味儿……”
我听不清。
“就在两个大石板底下……”
我蹲下,听见他说:“她说叔叔,你救我。”
他呓语一样:“我说我会救你的,可是我搬不动啊,我喊了,我疯了一样地使劲,我搬不动啊柴静,我只给了她两个大白兔奶糖。”他转过头来,脸憋得青紫,啃咬着自己的拳头,要把什么东西堵住,再这样他会憋死的。
我把手放在他胳膊上,像拍婴儿一样拍着。
他的喉咙里像是突然拔掉塞子一样,哭声仰面向天喷出来:“只有两个……糖……啊……”
他还给了她两个糖,可是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啊。也不敢做。
那天我哭得很惨,我是南方沿海的人,不太能够理解地震的感觉,也不敢看那些照片,因为不仅仅只是怕自己会哭,更怕的是,会愧疚。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心里那样沉甸甸的,分明是愧疚。是愧疚于自己的无能为力,还是愧疚自己对生命的不珍惜?这太难回答了。
而里面一些关于吸毒的人,关于同性恋的看法,关于家暴的审治,也要我重新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过于浅薄。因为我相信的,是大众相信的。我知道的,是别人让我知道的。
我庆幸我在一个这样的年纪遇到了这本书,它让我重新开始思考,而不是一昧的认定一个观点,然后再也看不到其他,因为人心没有那么简单,好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坏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
在这一本书,我所看见的,有关于污染,有关于家暴,有关于权利,有关于过去,而它们都给予了我新的思考,给予了我一个新的人生价值观,不敢说它有多么正确,但确是开阔了视野,有了新的关于人性的思想认知。
最后,是我在这本书里觉得比较喜欢的书摘,希望你也可以喜欢。
1.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1.“小人物也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
2.“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2.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1.你不用作什么判断和结论,只要描述你看到、听到、感觉到的,就可以了。”
在电话里,他沉默了一下说:“回忆太痛苦了。”
“是,”我说,“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2.一个人只有关心别人的时候,他才能忘了自己。
3.“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3.双城的创伤
1.日后我看到托尔斯泰说,他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原型是新闻里一个女人做了别人情人后卧轨自杀的故事,最初安娜在他心中极不可爱,她是一个背叛丈夫、追求虚荣的女人,他要让她的下场“罪有应得”。
但写着写着,他并没有美化她,只是不断地深化她,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广大。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悲剧的共鸣。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2.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
4.是对峙,不是对抗
1.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5.我们终将浑然难舍,像溶于水中
1.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在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2.“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你不能去要求别人宽容。”
6.沉默在尖叫
1.“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2.家庭是人类生活最亲密的部分,为什么会给彼此带来残酷的伤害?这是个很常规的问题。但爱伦堡说过:“石头就在那儿,我不仅要让人看见它,还要让人感觉到它。”
我想感觉到人,哪怕是血肉模糊的心。
3.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或恶,但是恶得不到控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最后一夜,“血红的眼睛”睁开,人的脸也许在背后挣扎闪了一下,没有来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涡里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间反噬其身。
7.山西,山西
1.“你见过星星吗?”
“没有。”
“见过白云吗?”
“没有。”
“蓝天呢?”
“见过一点点儿蓝的。”
“空气是什么味道?”
“臭的。”
2.“不管你有多强大,包括一个国家部委,当你被告上法庭的时候,你是被告,我是原告,大家坐在对面,中间是法官。你和我是平等的”。
3.“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
“看看罗莎·帕克斯,整个世界为之改变。”他说。
4.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
5.“你以谁的名义在诉讼?”
“公民。”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当时三十四岁的年轻人说:“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9.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1.“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评判是观看者自己的事。”
10.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1.“一个节目里应该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11.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1.“之前从来没存人愿意听我把话说完。”
12.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1.“您认为媒体有偏见,是的,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
13.事实就是如此
1.“到底什么是道德的底线呢?曾经有人问过我,我说因为每个人的道德观不同,所以这个底线是没法规定的。他说至少要有个底线嘛,像孝敬父母什么的。我说,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呢?他没再回答。”
2.“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肌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3.“因为如果规则只是道德的话,人的道德底线是不一样的。”
14.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1.“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2.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在赤贫的中部乡村,历史上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后的贫瘠之地,猴子和人共同生活了六百多年。人和动物就是这样,心里磨着砂石,相互依存,都吃着劲活着。
3.“比如一个母亲,孩子生病,她天天祈祷,但是还是去世了,这不是愚昧么?”
我说:“这是爱。”
他说:“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15.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只刻意求新,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矫情虚妄。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主题,即使是华丽的《霸王别姬》,力量也在于真实的市井人性。”
17.无能的力量
1.“我会忍不住想制止他们,甚至想要去说他们,这是我的第一个反应,可是你不这么做?”
“我知道他们身上以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可以理解”
“但是理解够吗?”
“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跟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而去说一句话是不一样的。”
2.“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
“空的?”
“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3.“如果不是为了改变,那我们做什么?”
“当然会发生改变,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
“改变不是目的?”我喃喃自语。
“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他说,“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己发生。”
4.都是人,也只是人。
19.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1.“所谓专制,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
2.“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件本身了。”
3.“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4.“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不要堕落。”
20.陈虻不死
1.人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无数他人的部分组成。
2.“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
(原创)题外话:其实说真的,这篇文章并不顺利,尤其是最后的书摘,因为手机的缘故,还有我不会用微信阅读导出,因此需要一点点的去复制粘贴,所以可能有错误,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会因为后面的那一大堆书摘而感到不耐烦,但还是希望你可以谅解。喜欢可以点桃心。非常感谢你的阅读,我是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