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想法

说拖延

2021-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柒点陆贰

        不到紧要关头,头和身体便都是沉睡着的,无论如何也积极不起,本可以从容完成的事情,也就总是在急急忙忙中匆匆应对,应对过去便松了口气,应对不过,则是一声叹息,大概许许多多的事情,也都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着的吧。

        对于突发的紧急的事情,往往会动员起全身的资源,全力以赴的投入像战斗一样的应对过程里去。这时候的人与平时懒散的样子比起来,显得更加机敏、更加睿智、更加决断,人是有很大的能力的。而那种拖延的行为,却常发生在不那么紧急、不那么重要,或者看起来不那么困难的事情上。

        面对任何一件事,自己总会给出一个初步的判断,要么紧急重要,要么重要不紧急,要么紧急不重要,要么不重要也不紧急。判断的标准当然不会完全一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不管标准如何,得出的结论却不外乎上述四个方面。不同的结论必然带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也决定了会调用多少自身资源,消耗多少时间去应对不同的事情。

        那种被贴上不紧急或不重要标签的事情,也就会被下意识的放在了等等再做的位置,等等再去做了,至于等多久,大概有多久便等多久吧。把许许多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列出解决的先后顺序,本来是应对复杂状况的有效方式,是可取的。而问题出在对轻重缓急的判断标准上,这个属于个人潜意识里的标准,或许连自己都未必能够把握的清清楚楚。不知恰不恰当,每当听到加班的消息时,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应该不会完全一样,有的人会想到有新的有价值要去创造,有的人会想到有新的难题又要发生,有的人会想到刚约好的酒局又泡了汤……,或许这个隐隐的第一反应,便是自己内心里最看重的东西吧。

        自己对轻重缓急的判断标准一般都会让位给现实中公认的轻重缓急标准,但这种让位是对现实的低头,不是自觉自愿的,所以即使明知道哪些事重要,也未必愿意全心全意的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而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却总会在默默无声中,发挥着默默无声的作用。拖延或许就在这种默默无声的作用中,悄无声息的发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