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成长每天写1000字

风筝与风——评《追风筝的人》

2019-08-17  本文已影响6人  f3fa1704aabc

一直以来想写《追风筝的人》,但一直犹豫着迟迟没有下笔。也许是因为遇到了好东西,内心里的完美主义就隐隐作祟。不想轻易地去评价它,生怕自己写的不够好,对不起它所带给我的那么多的感动。

这是一本不需要人硬着头皮就能一直读下去的长篇小说。不同于大多数情节跌宕引人入胜的网文,这本书构建的整体框架是宏大的。从细致入微的儿童生活无缝衔接到阿富汗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话题。但又不同于一些话题严肃的经典名著,朴实的文笔与流畅的情节让读者不自知地陷入故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着主人公的忧与乐。就像一部电影,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笼罩着书本封面晚霞的赤色,如一股股暖流涌向人的心头。那一只牵着线的风筝,就这么一直在风中漂浮着,牵动着人们的心。

风筝与风——评《追风筝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朴实却动人的话语贯穿始终。这句话的来源是“仆人”哈桑。哈桑经历的是悲惨却问心无愧的一生。他是纯粹、正直和忠诚的化身,人性中毫无瑕疵的存在。童年时期的“我”对哈桑是拒绝的。他是“我”最亲密的的朋友,最忠诚的“仆人”,更是最大的“敌人”。因为他占有了父亲的偏爱,拥有着“我”骨子里没有的那种父亲所欣赏的勇敢与血性。所以,哈桑越是无怨无悔地付出,越是不顾一切地为“我”战斗,“我”越是厌恶。他为了让“我”获得梦寐以求的追风筝大赛冠军,牺牲了自己的尊严。“我”亲眼看到哈桑被侮辱的整个过程,却没有勇气站出来。反而,却因着内疚与悔恨而刻意疏远哈桑,最终逼迫他离开了自己。

正是哈桑这样完美的品性,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倒映着“我”的懦弱、狭隘和丑恶。

风筝与风——评《追风筝的人》

随着阿富汗的陷落,“我”随父亲离开了这片曾经美丽而富饶的故土,定居美国。童年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而到了美国,“我”谦逊儒雅的性格更为适应那里的环境。“我”终于找到了自我,遇到了友情和爱情,过上了美好舒适的生活。但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惩罚,“我”和妻子一直不能有孩子。多年以后,父亲老友拉辛汗的一封信打破了这一切平静。哈桑为了守护“我”曾经的家园,被塔利班害死了。留下一个儿子索拉博,被塔利班抓走了。拉辛汗告诉我:

“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于是,“我”挣扎良久,毅然踏上了这条未知的旅途。这意味着放下现有的舒适生活,意味着可能会丢掉性命, 更意味着拯救索拉博的同时,拯救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愧疚、悔恨和良心的不安,意味着自我的救赎。这是一条赎罪之路。

风筝与风——评《追风筝的人》

回到家乡,“我”竟然从拉辛汗口中知道了一个父亲到去世都没有告诉自己的惊天秘密: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索拉博是自己的亲侄子。感到被欺骗、被背叛,也更坚定了要不顾一切救出自己这唯一的血肉至亲。

这个真相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我”踏上塔利班的地盘,看着曾经的家园已满目疮痍。冒着生命危险,“我”进入塔利班内部,带着索拉博逃了出来。又经历了好一番波折,带着索拉博回到了美国。

风筝与风——评《追风筝的人》

整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书中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如哈桑临终前给“我”写的信、索拉博的勇敢举动和被救出后心理状态的变化、风筝的象征意义……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也是不容小觑的。童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与故乡发生变故后人们悲苦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半生经历见证了外国入侵者和塔利班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暴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犹如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不禁潸然泪下,唏嘘不已,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篇赎罪的故事,更笼罩了历史的血色。

风筝与风——评《追风筝的人》

总之,于我而言,一本书如果令人印象深刻,有所触动,并愿意反复回味,就是一本好书。最后,愿每个人都能勇敢找回自己的风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