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经济学十大原理学习心得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39人  汲思广溢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个人心得: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但是一切行为都是出自人,都是人的活动。所以原理一应该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理,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

一看得到权衡取舍,自然会想到利益最大化,但这其实是理性人的结果。人们在生活中确实需要作出各种决策,但是有意识的权衡比较少,而且决定的过程并不那么利益化。比如,我们在游戏和读书之间进行选择时,多数人都抗拒不了游戏的诱惑,但是哪一个选择对自己最有益呢?不言自明。另外,不同的人会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权衡,比如对于同样一个项目,老板注重的可能是公司的获益,员工注重的可能是个人业绩和成长。那么哪个人的利益为主呢?从时间角度来看,有些获益是长期才能见效的,然而人们无法有那种远见,能够看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后的结果,那么这又该如何衡量呢?如此可见,权衡取舍的过程并不清晰。

所以,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个人心得:“机会成本”是我在经济学中看到的最有意思的概念,其实它并不陌生,生活中是“被放弃的机会”,用成本描述有点新奇。现实中也很少用“机会成本”去衡量自己的得失,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直接的成本就是金钱,其他都不重要。换句话说,任何考虑金钱的人,对其他都不那么敏感。比如在高铁和普通列车之间进行选择时,成本有钱、时间和舒适度,但是后面两种成本,都是对钱不那么在意的人所考虑的事情。所以,起到主导作用的成本,依然是钱。要跳出金钱主导的圈子很难,即使春运期间,我也不会为了能和家里人多待上一天而选择买飞机票,毕竟那需要多花1000多元,对于我来说是很高的成本。但是,和家里人多待上一天到底有多大价值依人而异。既然,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础上,如此,配合原理一,机会成本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个人心得:很明显这是一个绝对理性的原理, 所谓边际就是指边缘,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理性人则是通过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

可以用边际决策解释很多现象,比如人在饿的时候,最开始吃到饭会觉得满足,随着饱腹感越来越强,饭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越低。通过边际量的考虑,对学习习惯应有所调整,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时间而变化,如果做成曲线,应该是向上凸起的一条曲线,会存在一个效率最高的区间。配合原理二,当学习处于效率很低的区间时,这段时间可能就不如去健身更有价值。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个人心得:经济学既然是研究人的决策,那么什么会影响人的决策当然也在研究范围之内,激励正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所以在经济学研究中起着中心的作用。说实在的,这一点,其实和心理学的研究十分一致,其实看到经济学的这几条原理,会发现很多都是和心理学相通的。

在经济学的应用当中,制定社会政策如何起到正向的激励,是社会的一个目标,而且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个人心得:我们认为一个人能够享受的物质越丰富,他的状况就越好,这貌似是不言自明的一个道理。贸易的存在使专业化和分工成为可能,而专业化和分工能够提高向社会提供的物品数量和质量。所以贸易会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但还要记住,这是理性人的结果。所以现实生活中不管经济学家怎样阐述自由贸易的好处,依然有阻碍自由贸易的政策,这就回到了原理一,而原理一的初衷则是原理四。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个人心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计划经济失败了,而市场经济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需要贸易,而市场是一个很成功的组织形式。在市场中,人们的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然而,以此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那么经济学就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市场,那么经济学就不适用了(楼市)。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个人心得:看不见的手是通过价格这个工具发挥作用的,但是一旦市场中出现能够控制价格,或者价格无法约束的对象时,市场就失灵了。市场存在失灵的可能性,所以政府的干预会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个人心得: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差别在于生产率,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生产率高低的影响其实很明显,比如粮食,如果我国生产粮食投入的生产力越多,那么生产其他物品的生产力就越少,那样其他物品的供给就会相对低了很多。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个人心得:这也是从生活中的一个总结,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货币量的增长,目前已成了公认的事实。所以货币政策对人民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个人心得:为什么说是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书中是从人们手中的货币量增多,从而扩大了对物品的需求开始讨论的,但是我认为这样有点不妥 。从工人的角度来看,人们手里的钱是通过工资的形式获取,那么在企业没有获益的情况下,怎会提高工资而增加人们手中的货币呢?这和原理四稍有不同。我认为货币超发会刺激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激励那些企业的扩张行为,增加创业投入,最终令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但是货币的流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具体是什么导致什么,并不简单。

总结

将十个原理串起来,从个人的角度,人面对选择,存在权衡取舍的问题(一);权衡时的依据是成本和收益(二);根据成本和收益,如何更改自己的行为(三)?人们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必然会受到激励的影响(四)。人的决策会影响到其他人,也相互依赖,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可通过贸易实现(五);贸易行为的进行需要有组织,而市场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六);但是市场会存在失灵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干预(七)。人和人以及形成的政策等共同组成了经济,从整个经济状况来看,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是生产力(八);整体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是货币,但货币的量一旦超过所需,就会导致物价上升(通胀)(九);而货币量不仅影响物价,还会影响就业,所以社会就面临着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十)。

十大原理,基本都是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的总结,这像是数学中的一些公理一样。单从几条原理上来看,原理十比较复杂,是否真的如此,只能姑且认同。而原理一、原理二和原理三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使用通过他们得到的结论时,应当格外小心。我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不同,这会决定原理四的作用,不同国家的经济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关键可能就在原理四。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也应是原理四,应当结合社会背景,制定出本土政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