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到手软也没停下!柴静《看见》里132段话,能叫醒沉睡的灵魂
书籍:柴静《看见》
书籍分类:社科/历史
小仙指数:四星
小仙的话:它带着一些诗意,却不是悬空的理想。它有一点美,也有一些残酷。它是接地气的、理性的、深刻的,也是扣动人心的。
随着阅历增多
我对空洞、沉闷、艳俗的书籍的厌恶
也与日俱增
▼
浮于表面的大团圆结局
一味高谈理想、不切实际的内容
和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男人一样
让人倍感厌烦
可喜!!!
柴静的《看见》绝不是这样的
它是值得掏钱买回家的书
▼
部分书虫信奉的“只看死人的书”不是一个真理,而是偏见——当代人同样写得出好东西。
花时间、花精力、认真、诚恳是出好作品的前提:这本书把柴静从小白开始成长的过程和中国10年间的社会热点通过20个章节交织在一起。
你可以从轰动一时的非典、汶川地震、药家鑫之类的大事儿中看到记者工作的流程,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也看到社会的变迁。
▲(柴静在采访)
《看见》与柴静的工作经历紧密勾连,它带着一些诗意,却不是悬空的理想。它有一点美,也有一些残酷。它是接地气的、理性的、深刻的,也是扣动人心的。
我的读书笔记里摘录了这本书中的132段话,当时抄书抄得手都软了。好几年过去了,回看我当时的读书笔记,那些句段依然打动着我。
关于偏见
▼
关于记者、新闻
▼
关于宽容
▼
关于自由
▼
关于完美
▼
柴静的阅历、敏锐和真诚支撑了这本书,让它不像一般鸡汤文那样让人一看就想吐,不像装逼畅销书作家的书那样充满流水线作业的痕迹,不像学究老先生的论文集那样晦涩难懂,也不像千篇一律的言情小说那样虚无缥缈。
▼
它言之有物,掷地有声
▼
柴静是那种敏锐、冷静的姑娘
她像个做事儿的人
▼
这本书里洋溢着一种热情
这种热情不属于中国90后、00后
它看起来像是商品经济繁荣前的产物
还带着一点摇滚乐的味道
它还算是本书,符合大家对书这一存在的认知
现在,有那么多人动不动就自己花钱找出版社出书,花钱在各种网站上做书的广告。书慢慢变得不像我们原本以为的那样了,它越来越像一种普通商品,甚至像一种附庸风雅的装饰品。
人们常常只是纳闷,却几乎不会意识到,大环境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无孔不入,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演变着。这不是道德人伦一点一点流失的问题,而是科技、经济改变所带来的个体不适应问题。
▲(柴静在采访)做新媒体的这几年,我总能听到新入行的人讨论用户如何热衷于低俗内容,如何肤浅,而随着工作年限增长,大家又都会慢慢醒悟过来:原来,除了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传播的方式;人们对优质内容的渴望从来没有变过,在浮于形式的内容泡沫之下,专业主义正在悄悄崛起。
▼
柴静在书里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我很欣赏柴静字里行间的冷静、理性、睿智,深沉。这几年,见到的女性越多,我越觉得,拥有这些品质的女人是如此稀缺。我见到的很多女人似乎热衷于活在传统定义里,做一个以色侍人的人,满足于常规的物质生活,甘心被标签化、毫无个性。
只有在片刻之间,我们感到不安,我们意识到这种生活里藏着的一丝什么,我们迫切地在追逐着什么,我们跳动着的心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
生活里藏着的是虚无
迫切追逐的是真理
跳动的心酝酿的
姑且将之命名为“当代伟大的文艺复兴”吧
醒来吧,醒一醒!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柴静 《看见》)
我们就可以……
————————————————————————————————————————
注:部分图自网络,侵删。
“书痴评书”公众号,每周六定点更新,只写实在、靠谱的书评。阅读过海量书籍的“书痴”,对书的褒贬都足够真实,带你挑好书,告别传统“高评却无质量”的书籍。降低信息冗余度,只读优质书。微信搜索“书痴评书”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