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书

善良不应该只是善良人的底色

2025-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慢慢悠悠_sxj

        《善良是人格的底色》是李镇西先生在《教育的本色》中的第二篇文章。是的,善良应该是人格的底色。《三字经》开篇即言,人之初,性本善,也是说人的本性应该是善良的。牙牙学语的孩童,初入学堂的懵懂孩儿,眼睛都是善良的,满眼都是善良的姿色。。见的多了,识得广了,认知强大了,口袋阔了,眼睛中的色彩也越来越丰富了,善良的成分已越来越淡了,这是环境带走了善良。

      牙牙学语的孩子会做好事,会打抱不平,以侠者勇气纠正世间的“不正之风”,他们影响着成人,让我们汗颜。个子高了,身体胖了,胆子却越来越小了,心眼儿也越来越宅窄了,看不见不平之事了,“雷锋精神”也过时了,反而与善良背道而驰了,各种想法,做法与善良背道而驰,渐行渐远,本性也发生了转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总书记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李镇西先生说,教育就是把每一个孩子都教成好人,而不被教坏。其实这些都是以善良为根本的,每一个好的行为都是善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区24就是在教化我们每一个公民争做一个善良的人。大到爱国,小到讲卫生,我觉得都是善良的一种具体表现。农夫对蛇的怜悯不是善良,帝国主义发国难财,乘人之危更不是善良,因为他们缺乏真爱。

      老师的善良是什么,是爱,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用毕生的爱做教育,用爱浇灌孩子们成长。爱是会传染的,也会传递的。教会孩子叠被子、穿衣服,学写方格子,尊敬长辈,见人问好,这都是一点一滴的爱,我们不会忘记。学吃第一口饭,学走第一步路,喊出第一声妈妈,爸爸,读一个字,引导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父母的爱。父母的爱,师者的爱,长辈的爱,社会的爱,国家的爱,都是没有长度,没有界限,有的是温度和深度。孩子犯错了,适度的批评教育也是爱;人犯罪了,国家依法惩处既是对个人的爱,也是对群体,社会的爱。国家的长治久安靠每一个公民的善举。

      人之子,人之父,人之师的我们更应该懂得善良的重要性,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人渐行臻远。当你开始爱自己,你就会睡得越来越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