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文艺天下正史/野史集锦

歼灭日军十万,抗日战神薛岳的巅峰之作——长沙战役之一

2024-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迷途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1938年10月25日,日军攻占武汉。武汉会战结束,日军右翼前锋攻下了湘北重镇岳阳,对长沙虎视眈眈。

蒋介石决定放弃长沙,实行“焦土抗战”,于是在11月13日在长沙点起一把大火。经3天3夜焚烧,把这座千年古城化为瓦砾。

但日军却因在武汉会战中伤亡惨重,(人员阵亡高达20万,中方统计25.6万),战线拉长,兵力不足,暂停了南侵的步伐,本该得以保全的长沙,却被蒋介石付之一炬。

此后,中日双方在以长沙为中心的洞庭湖东岸的新墙河至鄂南通城、赣北静安、奉新及锦江沿岸对峙。

中国军队第9战区长官部也驻扎长沙,满目疮痍的长沙成为了抗日的最前线,在山雨欲来中开始了粤汉路上的孤城坚守。

1939年3月,二战爆发,日军为配合德、意作战,决定“迅速解决对中国的战争”。遣军迅速南下,先取长沙、再下衡阳,连通广州,将中国军队压缩到西南川黔,以此挫败中国政府的抗战意志,逼降中国。

日军南下,长沙成了日军首先要攻取的战略要地。

日军从上到下信心满满,以为像前几次大会战一样,几次冲锋就能将中国军队击溃,长沙唾手可得,但这次他们碰上了硬茬。

此后日军从1939年到1941年间。连续3次发动了对长沙的大规模进攻,却久攻不下、损兵折将,总计伤亡超过13.5万人。但长沙城却依然屹立不动,成为横亘在日军南下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日军此前在中国战场上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历史从此被改写。日军战史也不得不承认:“长沙战役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动摇了一部分官兵必胜的信心”。

到底是怎样的指挥、怎样的战术让日军折戟长沙,信心动摇?长沙战役,究竟是怎样改写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对日军难求一胜的历史?在长沙城下横刀立马、屡败日军的中国将领到底是谁?

他,就是薛岳!

薛岳,字伯陵,广东韶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作战勇猛,精于谋略,外号“老虎仔”。抗战开始后,他一路率军抗击日军,亲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战恶战,对日军了如指掌。

他从怵日军 ,早在台儿庄战役结束后就放言:“日军并非不可战胜,我们一定要延续台儿庄战役的辉煌”。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在随后的武汉会战中,他指挥第9战区一兵团部队在南浔线硬刚冈村宁次的王牌11军,使其在武汉外围的崇山峻岭间寸步难行。并将计就计,在万家岭地区伏击了准备钻隙偷袭的日军106师团,给其以毁灭性的打击。21000多人的106师团,只有师团长松浦淳六郎带领两百多人逃脱。创下了几乎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记录。

薛岳由此名震中外,被日军认为是“中国最难缠的对手”。而此时,薛岳已升任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手下有32个师,24万人的部队。足以让日军喝一壶。

二战爆发后,他敏锐的觉察日军必定有所有所动作。当日军开始在湘北、鄂南集结时,他料定日军会南攻长沙,于是在岳阳至长沙的粤汉铁路沿途,依山河之险铺下了4道防线。

南北走向的粤汉铁路上,横亘着4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分别是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两岸山野连绵,群峰耸立,是中国军队防守的天然屏障和依托。

薛岳在这些河流两岸构筑阵地、层层设伏,他命令部队一旦开战,就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消耗和拖垮日军,达到目的后即撤往两翼,待日军突入长沙附近后,再以优势兵力合围夹击,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

这就是薛岳在抗战期间创立的“反八字阵”,又名“天炉战法”。针对日军火力凶猛,单兵战斗力强,易集中火力兵力突破一点的优势和人数不足的劣势。中国军队一开始不与日军正面硬刚、死缠烂打,而是节节抵抗,诱敌深入,分段消耗疲惫日军。待日军攻入纵深阵地,兵力不足,补给困难时,再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合击,予日军以重创。

这套战法很好的避开了中国军队火力和单兵战斗力不足的劣势,又很好的发挥了人数上的优势,扬长避短。“反八字阵”在武汉战役中屡试不爽,频频给日军以重创。

而这次薛岳的对手,就是武汉会战中吃尽“反八字阵苦头的冈村宁次的11军。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冈村宁次对这个难缠的对手咬牙切齿,却又心存畏惧。他早在长沙战役前几个月就制定了《江南作战指导大纲》,精心准备,全力谋划,正是为了对付薛岳第九战区的中国军队。

冈村宁次的11军属日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在日军中数一数二。拥有7个主力师团和数个独立旅团,总兵力15万人,装备也是日军中最好的,配备有飞行大队、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是具有极强战略进攻能力的超大型野战集团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超强战斗力的冈村宁次11军对上薛岳的第9战区中国部队,谁才是真正的王牌呢?

日军为了掩盖从湘北主攻长沙的战略,于9月14日以重新组建的106师团从赣北地区向西发起进攻,袭取了高安。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一举收复高安。106师团对中国军队心有余悸,于15日匆匆退回武宁,靖安据守不出。日军牵制和吸引中国军队的意图没有达到。

9月18日凌晨,日军集中了11军上百门大炮,朝新墙河北岸的金龙山、斗篷山、铜鼓山的中国守军阵地猛烈轰击,炮击持续了两个小时之久。

炮击过后,日军第6、第13师团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分数路向新墙河北岸中国军队的阵地扑来。

负责新墙河北岸防守的是张耀明的52军,此前阵地上构筑的防御工事基本被日军炮火摧毁,52军官兵以血肉之躯顽强抗击着敌机的轰炸和敌人的猛烈火力。给日军前锋奈良支队以巨大的杀伤,阵前尸横遍尸横遍野,中国军队也损失惨重。

第6师团司令官稻叶四郎急调36旅团增援,薛岳也向前沿增派援兵,双方在新墙河北岸的山地旷野间反复争夺,阵地数易其手,双方都伤亡巨大。

湘北战场开打的第一天就异常惨烈。

在金龙山、斗篷山的前沿阵地上,52军赵公武2师的胡春华营,全营在没有任何工事防御的情况下,顶着日军密集的炮火死守阵地,与突入的日军一次次展开了殊死搏斗,一直坚持到20日。全营除7名重伤员先期撤退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9月20日晨,日军又集中炮火轰击比家山、草鞋岭一带阵地。195师顽强抵抗,日军进展缓慢。日军增加兵力,连续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争夺。

防守比家山前沿的史恩华的一个加强营,共有5个连队,500多人。因左翼宋家湾阵地已于19日陷落,比家山阵地的北面和西面都受到了日军的轮番攻击。

在日军炮火和飞机轰炸下,阵地上尘土飞扬,烈火熊熊。全营官兵凭着坚强的意志,顽强地阻击着敌人。坚持到22日,全营已伤亡过半。这时比家山右翼的友邻阵地也被日军突破。比家山瞬间陷入日军的三面围攻中。

阵地已很难守住,师长覃异之亲自电令史恩华:“你们三天的阻击任务已经完成,如不得已,可放弃阵地,向东靠拢”。但史恩华的回答斩钉截铁:“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全营官兵也齐声高呼:“誓与阵地共存亡”!

23日清晨,日军以十几辆坦克开路,向孤悬的比家山再次猛攻。处在敌人重重包围中的3营官兵与日军奋勇搏杀,全部战斗到最后一刻,没有一个人活着离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比家山。

3营的英勇无畏,让凶残的日军也肃然起敬,日军占领比家山阵地后,第13师团奈良支队支队长奈良晃率部向无一逃跑投降、全部战死的中国军人鞠躬致敬。

23日的战斗还涌现出一位传奇人物,52军2师上等兵曹锡在战友都已牺牲的情况下,孤身奋战,用集束手榴弹和机枪杀伤日军上百人,被《大公报》、《中央日报》誉为“中国兵魁”、“最勇敢的抗日军人”。

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占领了新墙河北岸阵地。23日拂晓,日军在飞机、重炮掩护下开始强渡新墙河。

中国军队冒着敌机轰炸和猛烈的炮火,在南岸顽强阻击,给渡河的日军以巨大的杀伤,新墙河河水为之染红,但中国军队自身伤亡也很大。

中午,新墙河南岸一处阵地被日军突破,同时,日军海军陆战队在九马嘴、鹿角登陆,迂回中国军队侧后,中国军队被迫后撤,第一道防线完全被日军突破。

但日军攻破第一道防线,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薛岳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9月26日,日军向汨罗江南岸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而此前日军海军陆战队和十三师团一部已经洞庭湖迂回至土兴港、营田登陆 ,准备从侧面攻击中国军队的汨罗江第二道防线。中国军队按照原计划向后撤退,诱敌至长沙、浏阳一带的第三道防线。同时一部分军队撤向日军的两翼和后方,准备设伏反攻。

9月28、29日,日军一部进至长沙西面的永安附近,沿粤汉路南下的日军也进至长沙北面的桥头驿。

日军在突破第一道防线后,进展迅速,攻势凌厉,但随着战线拉长,日军消耗很大,兵力不足,粮弹将尽,已成强弩之末。薛岳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他立即命令部队开始反击。

28日,日军第6师团1000多人孤军突进到福临铺,气焰嚣张的日军没想到,中国军队在这里设了口袋。埋伏的195部队突然向日军发起攻击,日军猝不及防,伤亡过半,仓皇逃窜。

第二天,沿粤汉铁路救援的日军3000多人,在占领福邻铺后向上杉前进时,再遭195师伏击,伤亡700多人。

至此,分散在日军侧后的中国军队纷纷向日军出击,几路日军都陷入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四面楚歌,损失惨重。冈村宁次又一次领教了薛岳“反八字阵”的厉害,他立即下令所有日军立刻回撤,中国军队奋起直追,又给予日军不少的杀伤。

10月9日,日军退至新墙河一线,双方又恢复了战前态势,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此战日军利用强大的火力优势,频频强攻一点,并利用水道快速迂回,连连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但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步步阻击,让日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日军突破至长沙附近时已成强弩之末,薛岳利用中国军队的人数优势,四面合围、剪刀夹击,让日军四面楚歌,屡屡遇袭,只能仓皇逃窜。冈村宁次在薛岳的“反八字阵”下又败一局。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4万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3万多人。日军占领长沙、消灭第9战区中国军队的战略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损失惨重。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长沙战役的胜利。

但日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此战过后,日军第11军指挥官也换成了阿南维幾,薛岳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对手,位于抗日最前线的长沙必定迎来更惨烈的战役。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