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六月部----普通话读到内牛满面,客家话却毫不违和
平水韵:六月(仄)入声:
月骨发阙越谒没伐罚卒竭窟笏钺歇突忽袜曰汨阀筏鹘纥厥蹶蕨殁橛掘核蝎勃渤悖孛揭碣粤樾鳜脖饽鹁捽猝惚兀讷羯凸咄矻
上面的韵部用普通话读可以读到内牛满面,用客家话却毫不违和,下面以豪放派风花雪月高手李白同学为栗子佐证一下"客家话是保存得最好的中原古音"这个命题,当然同时也可能证明如果可以见到李同学的话,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用客家话跟他Say Hello的。
粗略统计,李白同学有400首诗包含了“月“字,四季中“秋月“最多达34首之多,用“月“字做韵脚的诗也不下百首,堪称嫦娥超级粉丝协会会长或天文爱好者的开山始祖,据说最后醉酒奔水中月而与世长辞了,可谓生命不止,逐月不止,独得一枚嫦娥超级粉丝终身成就奖。
考虑月份里的月字不算月亮,包含月份的诗共53首,其中三月和五月最多,分别占11首和26首,可见李同学比较热爱春游,想想也是,漫山遍野嫩草萋萋的,坐骑可以使劲造,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李同学的燃料贵了!十月份占了4首,国企待遇就是好,秋游也不少,次数少很可能是受制于年初的燃料费预算太少,没办法貌似财会大妈的数学知识可能估计也到更年期了!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李白【独漉篇】乐府)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七言古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五言乐府)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李白【古风其二】 五古)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李白【古风其三十二】五古)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李白【古风其三十八】 五古)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李白【邯郸才人嫁为斯养卒妇】乐府)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李白【江夏行】杂言)
......,......,......
此处省略了有点多首,懒得摘了。
有一说李白同学生于甘肃长于四川,如果用四川话读六月部也毫不违和,那就证明四川话和客家话同出中原古音一脉,三国时汉室曾偏安于蜀地,中原古音语言一统蜀地毫无悬念。
下面再看看河南籍同学工部同志的栗子: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五古)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
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杜甫【鹿头山】五古)
【留花门】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杜甫【留花门】)
杜同学包含月字的诗有240多首,但以月部做韵脚的诗才3首,可谓寥若晨星,感觉老杜虽然也喜欢以月入诗但好像又很不喜欢这个韵脚,按理河南更是中原古音的中心地带,受方言习惯的限制肯定不存在,难道是因为李同学珠玉在前把六月韵部的车位都霸完了?!歪,妖妖灵吗?过来帮忙把李同学占位的沙发挪一挪!
从老杜几首月部韵脚的诗来看,其实也是用的中规中矩的,其中"活,室, 洁, 色 ,咽"完全合韵,却并未被平水韵六月部收录,顶解捏?这就得从平水韵初始作者刘渊开始调侃了,刘渊是山西临汾人,山西靠近北方匈奴胡地等少数民族地区,语言被胡化的可能性极大,拿着胡化了的山西话审韵脚同样会内牛满面,舌头捋不直,出点差错在所难免,如有纰漏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最后插播一个小道消息,据说建国时曾经准备把四川话当成普通话来推广的,最后却被京城当时的一帮文化精英否了,理由是咱北京有极其丰富的语言类文学作品(硬通货哦),你四川话有吗?没办法,北京话就北京话吧,但你不准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不讲北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