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会化行为

2022-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秀琴sukin

因为疫情的原因,暂停了上课,时隔一个月重新复课,坐在教室里,听到老师的声音,和一群家长共同学习,这种感觉真好,越发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多么难得,背后有科小无数老师默默的付出才创造了这个珍贵的学习空间。

上课之前,张老师解读了几个同学提交的作业,我的也在其中,张老师对我作业的鼓励,让我有种被看见的感觉,比如我在和孩子的互动中,给予他空间,让他可以自我调整。有些东西可能我自己都没意识到,但是张老师看到了并告诉了我。所以课后一定要写作业,不仅是为了消化上课的内容,更是用这种方式和张老师互动,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滋养。

这节课讲的内容是:赋能孩子--社会化的动力,张老师分享了带孩子参加太奶奶的告别仪式,很多同学都忍不住泪目,当孩子不愿意戴孝帽时,张老师与孩子的互动特别打动我,张老师说:只有和太奶奶关系亲密的人才有资格戴孝帽,而你代表了所有孩子来戴这个孝帽……我想即使是小小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也会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重要,那种使命感就是在给孩子赋能。

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无法根据现在的速度预测他未来也是这样。学会观察,学会等待,给予他独立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社会化的学习中保持他自己的节奏,鼓励他去尝试,接纳他犯错,在错误中学习,调整。为他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孩子社会化行为:

1.孩子看到同学有一双漂亮的新鞋子,他也想要买一双一样的。如果不了解这是孩子的社会化行为,我就会立马拒绝孩子,这是不合理的需求,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鞋子,而且还刚买了新鞋,再买就是浪费,不珍惜爸妈赚的钱……一堆指责孩子的话。孩子的需求是,他想通过“相同的,同等的,同类的”和同学建立连接和互动,先去认同孩子的这种感受和需求,但也坚持我自己的原则,不买不需要的东西。

2.孩子看到小区里开得正漂亮的花,要摘下来。看到喜欢的东西想要拥有,这是人之常情,但这违反了道德规则:要爱护公共环境,爱护自然,要用公德心。但是孩子以他的经验是无法体会这些规则的,如果能了解孩子的这种社会化行为,他想要和美时刻在一起,想要这种美是可以触摸到,甚至只属于自己的。就不会刻板地用道德标准来评价孩子,说孩子做错了,而是看见孩子对美的欣赏,给孩子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让他欣赏和感受美,比如带孩子蹲下来细细观赏一朵花,或买一束鲜花送给孩子。

3.孩子学着玩伴一样说一些脏话,因为同学玩游戏也想学玩游戏,“撒谎”等……这些都可能是孩子社会化行为,去看见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才能和孩子做到有效的互动,帮助他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