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写作训练营5期【1】班作业区

【1班1组】+Day11《打开率10倍提升的标题写作法》

2019-04-25  本文已影响8人  Anyway梦在远方

【学员信息】103-Anyway-小作业7

【作业要求】可以从小作业6的5个选题当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深入展开,并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字数1000-1500字。

【作业如下】

标题: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复制商鞅成功经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正文:

我们常常被教育,做人要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谦虚的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你就可以复制他们的成功。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觉得单纯的复制别人的成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历史经验曾以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成功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而韩非学习了商鞅以及申不害的成功经验,是法家集大成于一身的人,却没能带领自己的祖国韩国走向富强,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法家代表人物:

一、商鞅;

在战国初期时候,秦国还很弱小。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孝公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深刻认识到秦国跟其他国家比差距很大,于是决心变法图强并下达《求贤令》广招天下贤才。

这个时候,商鞅来到了秦国并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经历了与秦国旧贵族“变法之争”以及秦孝公大力支持后,商鞅变法成功了。

商鞅变法在我看来是为后来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商鞅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也因此成为法家积极实践的代表。

二、韩非;

韩非跟商鞅一样“喜刑名法术之学”,这是先秦法家的理论基础。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带“子”的都比较厉害,比如孔子、孟子。荀子也是中国历史里有名的思想家,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名叫李斯。

韩非祖国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但他的强国的方法不被当时的韩王重视。

韩非不得志,只好写文章,以求感动老天能让韩王回心转意。在此期间韩非写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十多万字的文章,结果后来秦王赢政读到这些文章。

秦王读完韩非的文章,惊为天人并说“我如果能见到这个作者并跟他交流,就算死也没有遗憾”。李斯说:“这好办,这作者韩非是我同学,就住在韩国。”

秦王赢政便攻打韩国,想迫使韩非出使秦国,这样嬴政就可以见到韩非。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日渐强大,秦国一国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此时秦王赢政思考的重点是在兼并六国的总战略中,先灭韩国还是先灭赵国?

韩非建议赢政,主张先灭赵国;而已成为秦国大臣的李斯第一个反对先灭赵国。最终,韩非被李斯、姚贾等人陷害入狱而死。韩非死后,赢政非常后悔,想特赦韩非,但为时已晚,大错早已酿成。

好了,两个人物的故事在这里总算是讲完了。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韩非和商鞅都是战国法家的杰出代表,都著书立作都是有才华的人才。商鞅是战国法家伟大的实践者;韩非是战国法家集大成者。但现实是,商鞅变法成功,韩非没能在韩国实行变法。相比较而言,商鞅在我们眼中是一个标准的成功者,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复制商鞅成功经验,为什么就没有成功?

在我看来,韩非是输给了机遇。复制别人的成功,需要的是“能力、实干、机遇”。

谁也不可否认:韩非跟商鞅一样有能力;跟商鞅一样努力实干;但韩非没有商鞅一样的变法环境。

韩非生活的时代是战国后期,那会秦国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的战争即将展开。留给韩国变法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换句话说也是历史留给韩非大展身手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我们要想复制成功者的成功模式是离不开“能力、实干、机遇”这三点的,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复制商鞅成功经验,为什么没有成功?在我看来就是时机不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