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村》纪念我逝去六年的高考
文/徐
一、银杏树
状元村里,近五十年,已经出了六位状元了。
五十多年前,状元村还不叫状元村,它有一个更美丽的名字,银杏村。这名字主要来自于村中心那棵千年老银杏树。老银杏树身躯得要十几个大人才能环抱,枝叶也直插云霄。夏日暑季,老银杏总会给人带来一大片纳凉的阴影。
及第的爷爷就是在这棵银杏树下学习,才成为村里第一个状元的。虽然爷爷考上状元之后,就和其他五位状元一样再也没有回到村子里,哪怕是看看老银杏。但爷爷依然成为了村里人的骄傲。爸爸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就是要他和爷爷一样将来考取个功名不求中个状元,中个进士及第也就光宗耀祖了。
从及第爷爷考上状元之后,银杏村里村民变一发不可收拾了,直到及第十五岁,村里陆陆续续又考走了五位状元。村长商量着这可是村里最骄傲的一件事了,于是几个村干部一合计,就把这村名改成了状元村。
二、朝廷政务忙,状元不归乡
鞭炮声响彻天际,惊吓了树上的鸟儿,那些在老银杏上避暑的鸟儿便飞向远方。老银杏下聚集了很多人,铺台搭案,似要举行什么仪式。
原来自从银杏村改为状元村后,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四面八方有考取功名的学子书生们便慕名而来。不为别的,只想能在此取取经,学点高中状元的经验。于是状元村的村长就宣布,每年今天,会把高中状元的那些人的亲人请出来,给大家分享分享状元求学的琐事。
老银杏下渐渐热闹起来了。及第的爸爸也来了,和其他五位状元各自的亲人并肩而坐,只不过他爷爷坐在了六人的正中央。及第也来了,靠在老银杏下远远的看着这群人。
随着村长宣布开始,状元村又一届状元研讨会如火如荼的开始了,老银杏下围满了人,个个头戴方巾,着行衣,足方头鞋。研讨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及第本想讨个新鲜,凑些热闹,却不曾想,这研讨会忒的没趣,那些个书生瘦瘦高高,如同田地里的芦苇,风起而倒,风熄而立,真是好生没趣。及第靠在树下,渐渐眯起双眼,倒是睡去了。
这来参加研讨会的,多是寒窗苦读的书生,但也免不了几个瞧着状元村不顺眼前来闹事的主。只听人群中突然有人说了句:“你们这前前后后,中了六位状元,可怎么不见得他们回乡看望自家亲人啊?看列坐在台上的诸位状元亲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哪里看得到一点状元之家的风采啊?只怕是你们的状元都是忘祖离宗,背信弃义之辈吧”
“何人在胡言乱语,”及第父亲旁边的一位老者听得此话,义愤填膺,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汝等久不得志的俗夫庸才怎可知朝廷用人之道。我儿几年前还往家里寄过家书,就带在老朽的身上。”说着老者取出怀里用白布包裹好几层的家书,书信纸张已经泛黄,表面褶皱不堪,横竖两道深深的折痕映衬出老者已无数次展示出这封家书。
家书打开,众人便清晰的看到信中十个大字:朝廷政务忙,状元不归乡。
“看老人家这信件,言辞冰冷,句意决绝,再看这纸张,何止是几年前的,你说十几年前我都嫌它新了。况且在座的六位,状元不会只写过一封家书吧。”
却见台上其他五人彼此对视,无人反驳。只有那站着的老者指着台下所有人破口大骂。不知无辜受辱的书生们是怪罪于殃及池鱼的闹事人,还是怪不懂礼数的状元爹了。反正这状元研讨会的闹剧也就这么不了了之,草草收场了。
及第在老银杏下呢喃着说着梦话,却不知错过了一出好戏,可他嘴角挂着笑,也许在他梦中的戏,更精彩。
三、你用笔写字,我用笔画画
村里来了一个奇怪的人,头发乱乱糟糟,衣服破破烂烂,左腰别着个酒壶,又腰别着个毛笔。怪人望着眼前高大的老银杏,不禁触景生情,自语道:“老树尚能存乎千年,这大好河山怎能说丢就丢了呢。”
说话声惊醒树下打着瞌睡的及第,此时的他正捧着本书拿着毛笔,“学习”着。
“你是何人,穿着如此奇怪,想必是哪个落难的书生吧,我们村不接待书生了,你赶紧走吧,让王大爷看见了,得用锄头砸你脑袋了。”想到昨天研讨会上自己醒来后,王大爷扛着锄头追逐参会书生的画面,不禁又打了个寒颤。
“我不是书生,也没有落难,我这身行头,只是太久没换了。你又是谁,都说状元村里出状元,你这小孩,读书偷懒,却又能考的哪门子状元。”怪人不禁笑笑,在树荫下也寻着自己一个合身的位置,席地而坐,拿起左腰的酒壶,咕咚咕咚就是几口浊酒下肚。
“谁说我要考状元,我不想考状元,考了状元,就回不了家,看不到老银杏了。村里的那些状元,包括我爷爷,都没有回来。王爷爷说他家状元儿子在朝廷忙公务,不能回家,这骗鬼的话王爷爷却也相信。”
听小男孩这么说,怪人不禁想起某些往事,圣上和文武百官整日花天酒地,忘记了北方失去的大好河山,自己不也是这个原因才告老还乡的嘛。收复心神,怪人又问:“你不考状元,手里拿着这笔又有何用?”
“我手里这笔,可有大用,你们用笔写字,我就用笔画画,看看我画的。”及第每日陪着老银杏,无所事事,便每日把这老银杏在纸上画一遍。怪人接过本子,一页一页翻阅,初时线条暗淡,画面糟糕。慢慢往后翻阅,却是越发完善,翻至最后一处,老银杏与小村庄,栩栩如生,印在纸上。
“不错,你这笔确实适合画画,可我这笔嘛,更适合画画,”怪人说着,拿起右腰别着的毛笔,用酒浸湿,提笔就在老银杏上飞舞起来。
不出三刻,老银杏上赫然显现一幅美丽画卷,画的正是状元村,比及第自己画的何止高了一个档次,画中物事,都是和村子镜像对称,老银杏仿佛一面镜子,甚至连屋顶停留的麻雀也被照进了镜子里。及第此刻已目瞪口呆,原想自己画功初成,给怪人开开眼,可不曾想,对方竟是如此高人。
“这笔乃老槐木为干,本人发作毛,跟谁在下二十余年,从未写一字。”怪人将笔尖抹干,重新别回右腰。
“你到底是何方高人?”及第问到。
“在下原翰林张择端,字正道。”
“名字道是好听,可这画画也能出人头地,为朝廷效力吗?”及第不解地问到。
“能,你愿意跟我走吗,我保证,不出两年,你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及第心动了,回去告知父亲,朝廷大官张正道张翰林要收自己为徒,现在自己随着张翰林去学艺,两年后就可以入朝为官,光宗耀祖。初时父亲坚决不让及第离开,可在及第保证,在朝廷为官后,一定大张旗鼓的回乡,堵上那骂我们忘祖背宗人的嘴之后,父亲也就随他去了。
及第跟着张择端走了,也许很久以后,及第觉得今天的走是个错误,因为它虽然实现了少年的梦想,却实现不了少年的报复。就如同状元村里那六位状元,他们求学时,又何尝不是报复满腹,意气风发呢。为朝廷效力的前提,是有一个值得你去效力的朝廷。在这昏暗的朝廷里,有是随波逐流锦衣玉食的贪者,有是告老还乡忧国忧民的清者。状元村里的状元属于前者,和张择端属于后者。
四、又见银杏
多年以后,及第履行了对父亲的承诺。外人看到的锣鼓喧嚣,鞭炮齐鸣的场景,均由及第扔出的百两银票完成。
外人只知及第是村里第七位状元,却不知及第是朝廷新上任的翰林;外人只知及第是村里唯一回乡的状元,却不知及第做的是辞官还乡的决绝。
及第又回到了老银杏边,只有这里,才感觉不到朝廷的纸醉金迷。老银杏上的墨迹早已被雨水冲刷的没了痕迹,及第拿起老师送给自己的这支笔,就要作画,却迟迟没有下笔。不禁想起和老师初遇的场景,物是人非,自己却渐渐能体会出老师当年那份忧国忧民的心境。
“老师,您一生为国为民,却因这朝廷偏安一隅,贪图享乐抑郁而终。索性您想烧掉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我给救下了,虽只得半余,但也足够流传千古了。想必后人只知你张择端伟大画家之名,却不知您有心怀天下之志了。”
午时,烈阳炎炎烤着大地,一切躁动不已。老银杏树下却是一片安详,鸟儿在树枝上睡眼惺忪,少年在树下做着美梦。
好久没有睡得这么安然,睡得这么无所顾虑了。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
------《清明上河图》跋文
金 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