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习惯 回到最初2019-07-30
武义县青年教师进阶培养集中培训的第二天是论文与课题的撰写辅导,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做的、说的、写的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散乱,不够聚焦,其实自己也知道,面对工作很多时候缺少了设计与架构,做了什么,写什么,这就是问题,捡到什么写什么?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问题意识不强,整合能力不够。所以一度不太想分享,自己知道问题很多,也明白出在哪里,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修改。
今天真的是临时组内决定让我分享,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了PPT,分享了自己写作的意图及整篇文章的建构过程。确实也得到了丁主任的有针对性的点评:
1.论文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抓点。
2.整体的文章需要更聚焦。
3.主副标题是否对应,主标题过于诗意。
4.内容上,德育贴近孩子生活,育德功能要突显。是否可以聚焦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行为习惯,可以回归到尊重、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5.问卷的方式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问卷的问题的设计要围绕主题。其次,选择的选项要中立,不带有导向性。最后,要有一定量的样本。另外,实证研究用数据说话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还有教育本源的问题。
6.表述过于泛化,是否可以结合劳动教育,课程融合,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研学活动是否有融合点?
总体来看,自己也意识到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问题,而是自己无法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这些让我已经舒适的表达,其实本身问题就是很多。其实论文也好,课题也罢,更多的是你需要告诉别人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思考了什么,怎么呈现的?如果说,当自己真的站到教育教学研究之外来看,是否能让他人看懂并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
附培训记录:
论文的撰写
何为论文
论点(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 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较长的文章,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观点鲜明
论据,立论的根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 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论据经典
论证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即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点”的问题。 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 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逻辑严密
基本路径
1.定位
(1)哪方面(内容)的:学科论文,还是综合类论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与教研创新 《含校本教研 网络教研等》 ,教研员调研报告):教给谁(谁来学)一一学情分析, 教什么(学什么)一一教材分析,怎么教(怎么学)一一教法(学法指导)探讨教的(学的)如何一一教学评价。
(2)哪种类型(体例):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叙议结合(叙事研究)的论文:如案例分析、课例报告:调查(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提炼)
(3)何种用途(目的):发表(刊物,栏目、字数),评比(主题,视角,要求,字数),自我总结与反思。
2.选题
(1)选什么?
趣向性: 自己感兴趣的、平常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实践性:与自身工作联系紧密的具有实践价值的话题;
导向性:与政策导向、课改理念保持一致;
独特性:针对具体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做法或想法。
(2)怎么选?
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
从自身成功的教学片段(案例)中选;
从研读相关教学理论专著(文章)的感悟中选;
从与同伴交流研讨的启迪中选。
(3)应注意:
切口小, 主题明:忌跟风,免雷同:忌大空,重实践:忌抄袭,善借鉴。
3.取材
(1)重积累:理论的积累(读书笔记),经验积累(课后反思、教学随笔)。
(2)会检索:大型的搜索平台(百度等),金华教育网(数据期刊或数字图书馆),师大校园网。 输入关键词,查阅近三年的相关文章,摘录有价值的观点及做法。
(3)善取舍:素材要紧扣主题: 初稿可长一点, 再压缩:相近素材要比较,选最精练的。
4.构架
(1)突主线:围绕主题,突出主线。
(2)清脉络:层次清晰,论点连贯。
(3)强逻辑:逻辑严密,结构严谨。
列提纲: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一-“立”起来: 是思维的“方向”-一-“富”起来:是逻辑的“节点”一一“强”起来。
小标题最好做到字数相等, 内容对称: 小标题应是本部分内容的简练概括: 同级提纲下的各部分篇幅应大致相近。
5.行文
(1)体例规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简练、明了,不要使用标签式语言、古诗文,最好能体现文章的核心概念:口子不宜过大,可用定语加以限制)
摘要(300字左右,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 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 不要写成文章的背景介绍)
关键词(3-5个词,体现文章主题与特色的便于检索)
正文(序号,标点,间距,字体)
注释(当页注、篇后注,作者、译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年份)
参考文献(作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年份: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年份及旗号)
特殊要求,如2014省论文评选:排版(纸张,页边距、行距,字体,字号)字数。
(2)表述科学:观点正确,符合政策导向与课改理念: 准确使用学科术语,理论的支撑与事例的注释相结合,克服“两张皮”现象。 调查类的要注重理性分析,经验类的要注重理论提升,操作类的要注重理论阐释,说理类的要注重实例印证。
(3)表达顺畅:可读性
6.修改
(1)冷冻处理: 文章初稿完成后,先放一段时间(一周或半个月),再来修改。
(2)事必过三:多次修改
(3)同伴交流:
7. 定稿(思考求充分,表述求明确,主题求鲜明,素材求简约)。
二常见问题及对策
1.“不问西东”一一定位不清
明晰定位:内容、表达方式,呈现方式。
2.“画龙未点睛”一一拟题不准
题目要“明” “小”“新”
3.“临时抱佛脚”一一积累不多
注重积累,要“多读” “多思” “多记”
4.“采得百花不酿蜜”一一提炼不精
蚂蚁 “搬运”,蜜蜂“酿造” 。只“叙述”不“研究”一一分析提炼,指导实践。
5.“脚踏西瓜皮”一一布局不行
列好提纲,拟定适切的小标题。
6.“被人牵着鼻子走”一一特色不明
观照研究自我, 问自己(已、能、想)做
7.“大题大做” “小题小做”一一转换不灵
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8.“上错花桥嫁错郎”一一针对不强
加强研究,知彼知己ーー杂志、栏目
9.“初级产品出口”一一修改不成
自我反省、虚心求教,潜心修炼
10.“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一沟通不畅
三评价纬度
1. 科学性(理论的先进性、材料的确凿性,方法的科学性)
2.创新性(新课题的前沿性、旧课题的突破性)
3. 实践性(经验有推广价值、理论能解决实际问题)
4.可读性。
教研课题报告的撰写
教研课题
申报表、研究方巡查
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课题的结题报告
·1.问题描述: 分析问题现状、明确问题表现、指出问题意义
2.原因剖析:分析问题成因
·3.方案设计: 目标,对策,步骤的设计
4.实践改进: 方案付诸行动
5.成效分析: 分析实践结果、形成结论成果
第1-3部分,申报方案。整体构成研究报告论文:“点”的问题:课题:“线”的问题
结题报告的撰写
一、主要内容
问题、研究、成果
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题目(核心概念)、过程梳理、成果提炼,框架构建
一主要内容
1.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做该课题)
问题:是什么、表现、成因。
课题源于问题, 但课题不等于问题。
问题要明辨真伪(文献综述)
问题要转化为课题
2.研究历程(怎么样做研究的)
工作即研究,但工作不等于研究。
工作即研究: 要求工作者要有研究的意识,遵循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来提高其实效性,而不是凭经验办事 同时研究要立足本职,注重实践性研究,研究的目的最根本的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
但工作不等于研究,工作计划不是研究方案, 工作总结也不是研究成果。
工作:目标一一任务一一完成情况。
研究: 问题一一假设一一验证。
研究路径清晰可行
研究路径即怎样来验证假设。 依据假设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 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勾画出主线突出、逻辑严密的行动路线。线路切合校本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3.研究成果(研究的怎么样? 成果有哪些)
成长即成果,但成长不等于成果。
成长即成果: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学习 、实践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的成果。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价值定位:
1.探求教育教学规律,或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一理论成果。
2.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一一实践成集
课题研究成果是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研究成果, 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 不少的结题报告,只讲实践成果, 不讲理论成果。 研究成果的陈述过于简略。
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这里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 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课题研究过程撰写的论文的观点,应在成果中体现出来。 具体的措施做法不是成果,但其中折射出来的对原有理念观点的新认识、新策略,新原则等就是成果。
经验的理论性总结或经验的高度理论化就是重要的理论成果。 经验的理论提升很重要。
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题目应该反复推敲
常见问题: 1)题目表述不够清晰。2)题目与内容不匹配(大小,指向)。3)标签式用语.要求: 题目新颖明了 新颖: 体现创新性,研究的内容有新意。明了: 明示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研究的是什么: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切入点),如基于 将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题目尽可能简洁。
·2)题目与内容相符 题目能够涵盖研究的全部内容,并与研究的内容保持一致。
3)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太大, 必然空泛题目太小,份量不够。
4能够扬长避短 如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实践型。
2.过程梳理要突出主线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理论依据、目标、主要内容、方法、步骤,课题研究方案或开题报告中都有,只要略加修改就行。但研究过程则需要回顾、梳理、归纳、提炼,而不是工作计划,也不是工作总结或工作实录。
研究过程清晰,因果关系明晰,可操作性强。 研究载体的特色和亮点, 应成为过程梳理的重点。 最好能提出一个比较“靓”(叫的响)的核心概念。
研究过程的梳理要让人明白:
1)研究过程是紧紧围绕研究目标,扎扎实实的推进的。
2)研究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是在理论依据中得到有力支撑的.
3)研究的内容应在过程中得到具体体现,并通过主线把相关的研究内容串起来。
4研究的成效是研究过程扎实推进的必然结果。 研究过程的梳理应该是为研究成效的提炼做铺垫的。
3.成果的提炼要注重特色
文本表述要有自己的话语,关键词彰显课题的创新点。 课题研究要讲土话, 不要讲普通话。 就是说结题报告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语言有特色,有个性。 只有研究了、感悟了、理解了才能有自己的语言。
4.报告框架力戒“八股”
课题的研究报告必须回答: 为什么研究(价值)?怎样研究(过程)?研究的怎样(成效与困惑)?但框架应尽可能有所创新。
例1:常规式
第一章 研究缘起·背景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
第三章 研究依据·方法
第四章 研究过程·实践
第五章 研究结论·成效
第六章 研究思考·展望
例2:突出研究过程,几种模式并列推进
初中学校网络五种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基于网络环境,优化校本教研
二、“专家引领的个人发展式”网络教研模式
三、“学科工作室的集体互动式”网络教研模式
四、“教学论坛的问题探究式”网络教研模式
五、“主题菜单的研训遗体式”网络教研模式
六、“资源共享的素材积件式”网络教研模式
七、网络教研的成效与深化研究的展望
例3:突出研究过程,几个环节梯度推进
必修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
一、必修课程校本化的困惑与挑战
二、推进教学目标校本化,追求课程目标的适切性
三、推进教学内容校本化,追求课程内容的生活性
四、推进教学方式校本化, 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五、推进教学资料校本化,追求课程资源的时效性
六、推进教学评价校本化,追求课程评价的精准性
七、必修课程校本化的成效与展望
下午:论文课题解析
重点难点,突破点,题目不要过于诗意、空泛,精准化,有效性,要有佐证材料,题目不够聚焦,文与题相对应吗?思维品质怎么体现?怎么研究?学科的独特性在哪里?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更聚焦,课例不等于课堂实录,落脚点在哪儿?如何提升?如何从论文中得到体系的构建?如何选择?如何应用?标题是否在同一个纬度上?文化是什么?文化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用“文化”这一个词合适吗?为什么?如何选择?如何使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综述要有综要有述,研究内容也需要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