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的原因
在秦与汉之间那段时间,名曰“楚汉之争”。那时刘邦手下有名大将叫韩信,他曾在项羽手下做官,多次立功,可项羽并不任用他,这还真是应了别人说的“项羽有功不奖,有地不封”啊。因为在项羽手下无法实现自己愿望,于是就去了刘邦那里。在刘邦那,因为萧何见他非同一般,便推举给了刘邦,于是拜他为上将军。可因一次战役,他与刘邦的关系逐渐 倒塌,到了韩信自立为王,关系欲加不好。后来被刘邦萧何处死。他的死,与自己和刘邦有关。
首先,在他攻打齐国时,也就是与刘邦产生矛盾的那广战役。《史记》中讲韩信攻打已降的齐国,自立为王,与刘邦结下仇恨种子。回顾之前,刘邦派韩信攻打齐国(这是可以证时的),此时两人关系极好,亲如兄弟。韩信也兴致勃勃,整顿军马,打算去讨伐齐国。未行,有使便来信说汉王已派郦食去齐国说降,并且成功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刘邦既派韩信去讨齐,有派郦食去请齐降,他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结果,一是齐国降了,韩信去攻,不是逼齐国又造反吗;二是齐国破了,郦食去请齐降,不是白费吗?这二者都有害,刘邦却谁也没说,这与韩信的仇不是他种的吗?再说韩信,,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读出他好争功,武力又很高,精通兵法,但是明知齐已降汉,却非要打齐国争功,显武力吗?虽然知道韩信忠于汉,但是对于这件事,明可以不用一兵一将将齐占领,却非要动用几万大兵平齐,有这样必要吗?即使那个谋士说的有些道理,但他也是有理性的,会自己想一想吗?军令纪律严格,但是人有时也要灵通一点的。
韩信在汉有很大的功劳,破魏、破代、破赵、收燕、平齐、灭楚都是他的功劳,在地位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功高自然骄傲,再加上韩信本就自大,使他觉得可以与汉王刘邦平起平坐。有一次甚至还说自己功多,刘邦必不敢打我。他为大将军,与刘邦的地位可以说是很接近了,随着他立的功越来越多,他称王的欲望就越来越大,再加上他很自大,控制不了称王的欲望,使得一片忠心化为灰烬。刘邦则是心胸狭窄,看不惯别人。有一次因为钟离眜,刘邦迫使韩信杀掉他的挚友钟离眜,这又使韩信与他离了一些距离。有一种说法是韩信后来造反了,也许是因为韩信看不惯刘邦的种种行为吧。
韩信与刘邦完全不是一种人,就如同刘备与关羽一样。刘邦这个人,用他大臣的话说就是仁义(还有一个就是他心胸狭窄),而韩信则是阔大开朗,说话比较直,不擅长说话。有一次,刘邦与他对话,“陛下不过能将十万”“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这两句暗下意思是“将军你比我厉害”但是刘邦并不了解他,刘邦他想的意思是“你小看我”。按他心胸狭窄,不久一定会杀掉韩信。
韩信功高,却又自大;刘邦仁义,却又心胸狭窄。这两种人能在一起吗?最后只能像岳飞一样,被莫须有的名义杀掉,这就是“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功藏;敌国破,谋臣亡”功高自大之臣必死。
(注:此文并不是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