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志读书书评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26种敏感期!如何不疾不徐做智慧父母?

2019-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贤贤话诗文

朋友家有个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人也长得乖巧可爱。因为我们两家孩子同龄,关系又好,所以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

这一个周末,我们照例又约好去公园。一见面,朋友就一副愁眉不展的苦瓜脸,她女儿也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时不时地盯着她的妈妈看。

原来,早上起床以后,朋友发现女儿在啃手指甲,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才出了门。

“你说这怎么办呀?都小学了,还要咬手指头,怎么就改不过来呢?我每天给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什么用?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指甲光秃秃,连皮都咬没了!”

都说女孩子的手就像脸一样重要,朋友的担心我可以感同身受,可是我也不知道该给她什么建议才好。

直到我读到一本叫做《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的书,才知道朋友女儿咬手指头的原因,其实正是6岁前的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父母重视的结果。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的作者李芷怡是一位留美儿童早教专家,她曾经在国内外多个一线城市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做高级老师指导,具有非常专业的育儿知识与儿童行为治疗经验。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100个不同的故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深刻剖析了0-6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敏感期的表现,以及如何利用中西育儿文化融合的方法,来帮助儿童顺利渡过敏感期。

此书拒绝枯燥深奥,读起来简单轻松,可以让父母毫不费劲就学会孩子敏感期的应对办法。

什么是儿童敏感期?

作者李芷怡说“孩子在敏感期学到的一切,成人即使花上50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学好。”

什么是“敏感期”呢?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岁期间的某些阶段,会由于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从而努力从环境的中吸引、学习,以满足成长需要。

“敏感期”一词起源于另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大约一百年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通过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敏感期”,为其在幼儿成长中发现的各个特殊学习期命名。

“敏感期”是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最伟大的贡献之一,通过她的研究,认为幼儿在0-6岁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存在不同敏感性。在每个特殊的阶段中,幼儿会对特定的动作、行为、事物等表现出强烈的专注、学习能力。

就像蝴蝶幼虫一样,为什么从卵里面孵出来后,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爬到有光亮的树梢去吃嫩芽?就是因为蝴蝶幼虫在刚从卵里出来时,本能地有着对光的敏感性,而稍大后则会失去这种敏感性,幼虫也就不需要在树梢继续生活了。

敏感期的特点

按照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儿童的观察结果,得出了儿童有“九大敏感期“的结论。而在《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作者李芷怡更是详细地把0-6岁儿童的敏感期划分为了26种。

0-2岁半的敏感期分为:视觉、听觉、口腔、手、行走、语言、被爱等敏感期;

2岁半-3岁的敏感期分为:自我意识、空间、秩序、模仿、关注细微事物等敏感期;

3岁-4岁的敏感期分为:叛逆、完美、色彩、人际交往等敏感期;

4-5岁的敏感期分为:婚姻、性别、身份确认、艺术、情感、读书等敏感期;

5-6岁的敏感期分为:社会规范、数学、文化等敏感期。

敏感期是所有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都具有的特性,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敏感期对某一事物的强烈关注性,幼儿对其他的东西都不会有兴趣,只有处于敏感期的这个事物才能引起他的注意。这对于幼儿的探索、感受和潜力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个特定的敏感期是会消失的。不论幼儿在敏感期的学习成果如何,过了这段时间后这个敏感期都会消退,到那时对于之前所关注的事物便会失去兴趣。

敏感期也不是按时的。虽然有一段俗话说,“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捏周岁独立站。”但是受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身体素质影响,这些从百姓口中流传下来的幼儿特征,也不一定能代表每个小孩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发生这些现象。

敏感期也是一样,有时出现一种,有时会一起出现好几种,都是根据幼儿自身的内在是否有了准备学习的欲望而决定。而且,每个幼儿的敏感期持续时间长短、呈现的状态也不一样,如果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等着它来,反倒有可能错过孩子的最佳学习时间。

敏感期其实是幼儿内在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跟外在表现的直观性不同,幼儿的内在变化是较之于外在更加复杂的一个过程,是需要通过父母认真观察才能发现的。比如刚好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幼儿,看似一个人在玩积木,而父母在一旁聊天时,不经意地说起手机没电了,这个幼儿会立马站起来去给父母拿手机充电器。虽然他自己还不太会说话,但他的内在已经完全明白父母的语言中要表达的意思,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应对。

为什么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得让家长伤透脑筋?作者认为,也是因为在敏感期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予孩子相应的帮助,所以孩子的内在发展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智力会迅速发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拥有很强的安全感,对自己也充满信心。

孩子敏感期,父母怎么做?

现代家庭,大多只养育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快乐源泉,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家庭未来的希望。同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也是理所当然的。优秀的子女不仅是父母的骄傲,更是子女自己本身能力的体现,是其一生是否幸福的指数灯。那如何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子女呢?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指出,0-6岁的幼儿如果顺利渡过每一个敏感期,让内在成长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那么幼儿的心理和智力水平,将比同阶段没有得到满足的幼儿高一个层次。

01、给孩子最大限度的爱和自由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个世界上也许再没有什么比父母之爱更加无私和伟大了。

可是当看着孩子毫无征兆地哭闹,孩子不厌其烦地要父母陪着他玩同一个游戏,孩子问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时,父母也会头疼不已,甚至有的父母还会由此给自己的孩子贴上很多的标签,“倔脾气”“死脑筋”“不是好孩子”等等。

但是他们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各种在他们看来很奇怪的举动?原因就在于父母本身就缺乏幼儿成长的相关知识,不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止有外在的表现,还有更重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每个人都是从第一次开始做父母,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学习,也给处在敏感期的孩子造成了心理上不可挽回的伤害。

父母应该怎么做?多读育儿书籍,学习儿童成长必备的知识,并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孩子。在孩子敏感期给予其充分的爱和相对自由的环境,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此来完善孩子的人格,让孩子在快乐中长大。

02、别着急,等着孩子自己长大

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说过,“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花,有着不一样的花期,也许有的是春天开花的迎春,有的却是冬天开花的腊梅。

成年人总是很忙,尤其是做了父母以后,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起早摸黑地在公司和家之间来回奔波。

有些父母因此在孩子敏感期时缺乏耐心。看着孩子吃手,反复讲了也还是吃,最后在孩子手上抹上黄莲、苦胆汁一类的东西,以此杜绝孩子再吃手。

其实2岁半以前的幼儿吃手的动作属于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孩子需要用口腔去感受这个世界,并且锻炼自己的牙齿和舌头。如果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寻求同样的方法,让自己在心理上感到满意为止。

03、抓住时机,给孩子提供学习条件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有一些跟平时不一样的表现。

比如3个月大的婴儿,会一直盯着眼前的东西看,并且视线会随着这个东西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头部也会跟着一起转动,这是进入视觉敏感期了。

比如2岁的孩子喜欢打人,跟小朋友玩得高兴会动手推搡别人,不开心的时候甚至会抬手就给别人一巴掌。这种情况,如果排除家庭教育因素,那只能是因为孩子进入手部敏感期了。

再比如3岁的孩子跟父母玩上下楼梯的游戏,必须按照他自己制定的规则,他在前,父母在后,否则必须重新再来一遍才罢休。这是进入秩序敏感期了。

……

当孩子处于这些敏感期的时候,父母不要制止,更不能利用父母的威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强行打压。那应该怎么做呢?

视觉敏感期,父母就多给孩子看一些颜色、形状各异的图形和物品,以此来刺激孩子视神经的发育;

手部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多提供一些可以抓打、拉扯的玩具,让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得到满足,锻炼手部肌肉的同时,也会增强孩子感受世界的能力;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应尽量配合孩子的要求,陪伴孩子重复做几次,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

每一阶段的敏感期,都有孩子内在的心理需求。做细心的父母,及时发现孩子不同时期的敏感期,并给孩子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孩子更加顺利地渡过敏感期。

总结

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每种生物都有其相对应的敏感性,敏感期是所有生物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像《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那刚出生的蝴蝶幼虫去寻找光和食物一样,我们人类也必须通过敏感期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当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父母只需安静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孩子在生命初期获得更多的感受和力量,才能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