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初探散文、随笔

浅谈《桃花源记》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542人  芊漠的雪

文|静学罔思

若将《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小说来讲,它主要是以一位渔人因“忘路”为引线,而偶遇桃花林,继之详细阐述其沿途的所见所闻为故事情节,随着渔人一步一步深入桃花源,借村中唯美的景致、祥和的氛围、恬淡的生活反面衬托出其与外界巨大的反差,进而反映出当时的现世局面之混乱。

开篇道出时代背景为晋太元中,此时正值“淝水之战”前后,前秦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全国都处于动乱岁月,尤其是东晋,朝廷内部混战,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此文以一位渔人为主要人物,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常年”以捕鱼为业的人,却会“忘路”。这个“忘”字用得十分巧妙,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一个“忘”犹如时空穿梭般将渔人带入了另一个别样空间,实则让人真假难辨。全文便以此字展开,渐入佳境,如梦如幻,又虚无缥缈。

对渔人的描写,开篇的“忘”也是点睛之笔,因为“忘”而巧遇桃花林,在为桃林之美慨叹之余,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之心而“复前行,欲穷其林”,即顺其自然地想要去看看桃林后面到底还有什么,这种心理也是人之常情,由此继续推动情节发展。

文中对景致的描绘堪称细致入微,所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让读者仿若置身于桃树下,伸出手臂便可掬一捧桃花,着实美不胜收。

而桃林的尽头又是水之源头,接下来的“便行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小口”以及“仿佛”透出不易为人所辨识的神秘感。渔人深入山中,“初极狭,才通人”又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甚为隐蔽,为后文的“不复得路”做了很好的铺垫。

继续向前,便“豁然开朗”,文行此处故事情节自然而然出现转折。渔人所见之土地、屋舍、良田、美景、小路,以及鸡犬的鸣叫,往来种作的男女,“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凡此种种恬淡、和谐之状恰与外面的世界形成巨大反差。此两段主以渔人所见所闻的外部环境描写为反面衬托,来推动情节向下发展。

村中人见到渔人,自然是陌生人造访,故显现出惊讶之色是情理之中。但之后的盛情款待,安宁祥和,其乐融融之景,甚至“余人各复延至家中,皆出酒食”更体现出村中人的富足、热情、诚恳之情,以及村里无纷扰、战乱等等民不聊生的状态。

由渔人的到来,最终引出村中人之所以“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避乱”。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主旨,前面的所有铺设及描绘无非就是为了引出这一最重要的话题。

文中并未详细写出渔人如何讲述现世之乱,而只是用“一一为具言所闻”一笔带过,但通过村中人“皆叹惋”,以及当渔人欲归往时,村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反衬出与现世截然相反的世道,烘托出虽村中人不知“今是何世”,但仍幸于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却并不想从此涉足乱世的婉拒之情。

文末并未直接描写渔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通过渔人出山后,所做出的种种行为,来侧面烘托出他的内心,其实是对桃花源中这种恬淡生活的无限向往。而这种向往又不仅仅是诸如他这样的一个平民百姓的个人行为,就连太守以及高尚士这些官宦以及高逼格的文人都是向而往之的。最后,又通过再也没能找到此处,隐喻类似桃花源这种圣洁之处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只能是神之向往的圣地而已。此种结尾实则令人捶胸顿足、无限叹惋,心里油然生起一片唏嘘。

全文行文之流畅,描绘之传神,不愧为传世之佳作。由一个“忘”、一个“逢”即巧妙引出故事情节,侧面烘托、反面衬托运用恰到好处。虽全文对现世之乱只字未提,但读罢仍可为之慨叹不已,并为桃花源之唯美而流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