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件事“自私”才是“正道”——赵周老师《用拆书法练内功,构建
我对赵周老师和拆书帮都不陌生,因为参加过几次本地拆书帮的活动。但遗憾的是并没有用好拆书工具——更关键的是没有领悟拆书背后的思维。
这次听完赵周老师的课,我懂得了如何利用读书来有效学习,对于什么叫个人知识体系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让我明白了为何最近几年“一直在学而不长本事”。
我在2015年之前我还没意识到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各方面见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当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时候,首先陷入的第一个误区就是“口不择食”,然后求多求快,以致于当时在知道拆书读书法的时候,我因为觉得这样读书慢而并没有重视。
而后是2016年狂热地参与了一把知识付费浪潮,整个2016年我从微信、得到、喜马拉雅和其它平台上买过的付费内容超过5000块。而实际上也有很多来不及学习,而学习过的也发现好像也只是知道了特别多的概念,跟同样“爱学习”的人能够有很多谈资,显得很有学问。
但一段时间下来,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好像提升并不明显,而且增加了焦虑无助感。我想我确实是为了自己的成长焦虑买了单,同时也操之过急而忽略了该有的方法和节奏。
当然收获也是有的,主要体现在增加见识上,开始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定位自己,相信了知识的力量和价值。我想可能对于很多从大学之后停止主动学习和看书的人来讲,当想重新在自我成长道路上跑起来的时候,或许不得不经历这样一种“野蛮探路”的时期。
比如,如果我不是从当初广泛和零碎的读书、听课、参加社群中顺藤摸瓜,或许我就没办法接近更高的学习水平,自我开发的动力和认知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提升。
我想我可以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主动的学习知识(包括看书、听课、社群活动)一定好过在一亩三分地得过且过,有针对性的精深学习一定好过漫无目的的“随遇而学”。
就像赵周老师所说的,如果是学习能力不足,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极其容易陷入思想混论。不仅面对真正的知识内容无法消化应用,还很容易被各种有的没的“长得像知识”的东西一次次地收智商税,一直在准备更好的方法论中,还搞得自己很像在学习。
赵周老师将学习分为“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己中心的学习”之后,我马上对应到了,因为我的求知欲太强,有爱钻牛角尖,所以特别容易陷入前者“学院式的学习”,因为“将来可能有用”而容易对很多东西感兴趣,最终忘记了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甚至都没想过要解决什么问题,直接钻进了知识漩涡中,没有让自己掌握一项可以付诸价值的能力。
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就是要聚焦于自己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相信人生成长就像打怪升级,我们只能把眼前的障碍清除了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升级挑战中,否则即便准备很多以后要用的“绝杀技”也是暴毙于原地。
那么,无论我们接触的是书、课还、零碎的干货文章还是平时朋友间的言谈,知识或者信息都可能是以“只言片语”形式出现的,即便是看完整本书、听完一个系列课,是否与自己有关、自己是否可以很好的运用,都必须进行一个“个人化”地处理过程,这个就是拆书学习法。
当我们为一个打动自己的知识点进行“前因后果和上下文”的处理过程之后,一方面是对其进行了有效性和适用范围的甄别,一方面是与自己的其它知识和经验进行了主动关联。
不断进行这个过程可以让自己的知识点像三通管一样彼此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持续生长的个人知识体系。这样,我们既可以保持持续的高效学习能力,又可以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快速识别和给出对策。
如果要让我总结一下经过赵周老师这一次提点之后所认识到的学习,我感觉有效学习就像人的消化系统在消化食物,而书本、课程、文章、信息、闲谈甚至生活中的所有见闻,都是我们的“食物”。
我们是否可以真正吸收到营养让我们长得健康,不完全取决于食物本身的营养,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个好的消化系统,能在众多食物中提取需要的,参与到造血造肉的工程里;去除不需要的,及时排泄出去,留恋就“有毒”。
最终,就像即便是最有营养价值的美食,我们吃完也会有排泄物;我们吸收所有知识,也应该是这样的态度,关注需要,而不是被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