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笨猴日记|警惕听课的陷阱,有行动才是有效学习!
和几个老板一起喝茶。
大家都在交换自己最近听课的内容,一些观点也非常新颖。
这年头,似乎手机里没有几个学习的APP,如果没有看一些视频和音频,根本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是老板。
我听着,非常自觉的附和,觉得大家好牛逼。
随后就是反思,我的认知是不是错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563/ae895133386a5865.jpg)
一
Z女士经常去听一些大师的课,内容都是关于如何将孩子搞成神童的那种课程。
比如一分钟只要翻开书,就可以记住50首古诗,用的理论是“量子学习理论”。
这样下去,北大那些学霸不是直接被这个理论干翻了?
我笑而不语,但绝不允许我的孩子参加此类学习。
前不久,这个镜头被确诊为魔术。
最近孩子学习英语,我用的非常笨的办法,记住英语的单词,读、写、练、考几个形成闭环,昨天用APP做了个检测,好像接近700个单词了。
我们的付出是每天一个番茄钟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563/5b1c0d17b4506cda.jpg)
二
N老板这几年几乎把中国讲电商、讲企业管理的大师的课听了一遍。
学费、差旅费也差不多花了小100万,很多时髦的名词信手拈来,流行的模式更是烂熟于胸。
有人问,你开始做电商了没有?
回答:没有。
其实这种知识,就是属于茶馆知识,大家闲聊的时候作为谈资。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课,没有做成事呢?
因为从听课到干活,距离比较远。
知道了私域流量池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原理无论多么透彻,如何变成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563/64ee3efabda7a84f.jpg)
三
听课属于学习吗?
鄙人以为,听课根本算不上学习,特别是那种商业化的课程。
这些课程是一些碎片的组合,一系列新鲜的名词加上一些断章取义的案例,讲故事和做演讲都是很好的素材,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是好的。
说白了,这种课程的作用,你当作听罗永浩的相声就好了。
听课的意义在于,把他作为知识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去找到知识链,然后嵌入自己的认知系统。
所以,学习的目的一定是急用先学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563/15f1ac26e7f8d083.jpg)
四
我们做企业,需要的还是具有执行力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执行型人才,什么样的人不是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的身上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是信守承诺;
第二是结果导向;
第三是永不言败。
什么样的人不是执行型人才?聪明人大多不是执行型人才,聪明人一生都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很少能够像“阿甘”一样把一件事做到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563/08e5f0cd1f6d23d9.jpg)
五
听课多了,动嘴能力与抬杠能力非常厉害。
干多了,自律能力与执行力非常强。
动嘴能力强,方便要饭。
动手能力强,方便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