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大学生活

本来面目——第十三篇:结课·死亡的拷问

2017-05-10  本文已影响73人  psychology凡心

      

泰坦尼克号,1997年上映,豆瓣电影评分:9.2分
泰坦尼克号.更近我主(Nearer My God to Thee)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影像中的生死课,结课:困惑是思考的起点。

       之前的期末作业是每个学习小组提出要探讨的问题,完成内容是——A:5分钟短剧或微电影,表达对生死的思考,然后接受同学与老师的提问;B:选一段不超过10分钟的与生死相关的视频,带领同学和老师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泰坦尼克号作为结课来自于学生作业完成过程,谭雪贝等6位同学组成的小组,选择了B作业,并用《1523个生命,我是其中之一》的主题,将自己带入船上的一个角色,说出生死关头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将问题抛给同学与老师。

      泰坦尼克号沉船前的20分钟,是一段被压缩在有限时间中的无限思想空间,阶层、性别、年龄、职业角色、宗教信仰、人生阅历、个性特征,人与人的关系,都在被“死亡”拷问。

       播放完20分钟的沉船场景后,照例让学生先回到自己的内心进行整理:

       1.你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什么?

       2. 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

       3.此刻,会有哪些问题跳到你的脑子里?

       然后,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想要讨论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小组组成联盟,讨论后列出问题清单;可以独立作战,看自己5分钟内能够思考出多少问题;当然也可以两组竞争,比赛出谁思考的更充分、深入和发散。

       问题意识,对于学习,特别是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是有重要意义的,学生经历了十多年的应试教育,标准答案成为得分王道,考试成绩决定命运,现在面对生命,标准答案和得分都变得微不足道,面对真实世界的应用与创造,标准答案也似乎行不通了。问题是一个牵引器,激发人探索和学习的欲望,提升人的主动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部分问题:

1. 社会阶层与生死:死亡面前生命要分贵贱吗?为什么穷人觉得富人比他们有权利活下去?穷人与富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 求生与求死行为:为什么有些人放弃求生,有些人执着求生?求生应当被指责而求死应当被赞美吗?妈妈带着孩子死去是不是剥夺了孩子生存的机会?这样负责吗?船长在驾驶舱死亡是正确的吗?什么力量支撑音乐家最后演奏?

3. 生死关头是什么影响人的选择:死亡和平常行为有什么不同?落差在哪里?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死亡才好?如何拥有平静死亡的力量?原则与责任是否重于死亡?信仰是否能够缓解死亡焦虑?生死关头需要道德吗?占用妇女儿童生存机会活下来的男人们的选择对吗?

       回归到“本来面目”,如果大家记得第一次分享《影像中的生死课》,曾提到有人问我:“如果人生只剩下三个月怎么度过?”迷之巧合,这本书的结尾,同样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假如我还有半年生命……”

思考完之后。请认真思考下一个问题:“是什么使你不能从现在开始做?”

       2012年参加陕西省失独者家庭访谈开始,重新找到生命中现在开始做的事情,开始和父母一起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从2012年开始思考,如果我不在了,父母如何过得比其他失独者家庭更好一些,如果父母逝去,现在每天能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我从现在开始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为教育工作做些什么。无需焦虑,也没必要着急,现在开始做,死亡来临时依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在我死之前,我想……                  

        现在开始行动,我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