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六 )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秋鹰搏兔

       著名语言学家费尔南迪·德·索绪尔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一种是表音文字体系,一种是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就是世界上仅存的并仍然使用的表意文字。文字的前身是图画和刻符,后来由刻符才逐渐转变成文字,汉字也起源于图画文字,经历了六千年左右的发展,汉字一直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的特点,不断地适应,不断地调整,成为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最具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国家的“国”字,本写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 “或 ”字最开始表示就是国家、疆域的意思,“或”字借作虚词,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

   “炮”字在想起中常常写作“砲”,砲本从石,古代以滚石为武器,火药发明后,形体演变为“火”的“炮”。

    “采”本义是采摘,后来有了色彩的意思,才加上三撇写作色彩,色彩的意思才从“采”中分化出来。

     “然”字本来已经有了“四点火”表示燃烧的意思,被借指代词后,“然”字又加火字旁,发展出“燃”字。

      “春”字也是如此,甲骨文的“春”用三个草木表示植物茂盛,又用“屯”象征草木初生,(甲骨文中象草芽破土之形),加上“日”表示阳光充足,把春天的季候特征表现的一览无余。

甲骨文

     金文“春”字减少了草木的个数,保留了其他信息,小篆字形则和金文相差不大。

金文 小篆 楷书

      楷书“春”的字体则高度简化,失去了字理信息,下半部分仍保留了阳光的信息。

       我们中国的汉字能够成为世界最悠久的文字,创新和改变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有着大智慧的古代学者,在每一次汉字简化时,没有将汉字的字义信息舍弃和删除,每次都做了特意的保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