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熟悉的东西会感兴趣。
人们在社交中常会遇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有人在和你讨论着一些你不了解过的内容,例如电影,书籍,游戏。你会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但他可能还在兴奋着滔滔不绝的讲着。你又不好意思去打断对方。只好礼貌性的随声附和着。
这时有人就会好奇着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是内容的无聊?说话的人欠缺技巧?还是听众理解力不够?为此哈佛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者研究发现。竟然是因为故事太“新”了。他们发现:人们可能高估了自己和他人对未知的接受度。
这个表面上接受内心已经嫌弃的研究,一共进行了四次实验。大致内容是给一部分讲者看一个有趣的视频。让他们讲给听众听。讲者被分配到新奇组(听众没看过同一个视频的)和熟悉组(听众看过同一个视频的)。
在演讲前。研究者对讲者和听众做了次问卷调查。讲者们猜测新奇组会更喜欢听他们的故事。听众的预期也是如此。而且大多数听众表示并不想听别人讲已看过的故事。
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研究表明听众的反应正好相反。听过故事后。新奇组对于故事和讲者的感觉并不好反而熟悉组的反应更为好一点。
事后,研究者问讲者认为哪些听众会更喜欢他们讲的故事。结果,就算是面对面讲完以后,讲者仍然认为,新奇组的观众更喜欢他们的故事。
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听新故事,反响却是平平呐?是不是讲者知道要给熟悉组讲故事有点心虚,所以更努力的讲的更好?接下来的实验。研究者让讲者在不知是哪组的情况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听众的评分和讲者的想法没关系。不管讲者有没有努力,听众只喜欢听知道的故事。
听众的这种反应还有个解释:信息差。在沟通中往往存在着信息差。这个词指沟通双方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对等,他们会假定某些信息双方都知道,但是有些没说出的内容可能对理解整件事很重要。比如在这个实验中,讲者讲述了乌鸦的一些有趣现象,但听众在没看到目露凶光的乌鸦们聚众揍猫之前,可能很难想象什么叫社会我鸦哥。新故事和陌生体验中会存在更多信息差,如果双方共享的信息背景太少,听众就很难完整地理解整个故事了。
为了验证这一点,在第四次实验中,研究者给视频写了三个版本的介绍,分别包含不同水平的信息差:超简略版(只有故事大纲)、中等简略版(包含故事主要内容)和详实版(包含了故事的细节)。看过或者没看过视频的听众们这次不需要听人讲故事,只需要读分配给自己的故事介绍,然后反馈自己对这份介绍的喜爱程度。
结果,新奇组听众中,除了读到详实版故事的人以外,其他人和前几次实验一样给了差评;而熟悉组的听众则对三个版本的描述都感到有趣。显然,就算超简略版只有两句话,看过视频的人仍然能补上那些缺失的信息;而没看过视频的人,则需要丰富的细节描述才能弥补其中的信息差。
这项研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解释了人们的一些谜之偏好。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经典电影的续作很少有原作那么出彩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都去看了?电影业早就知道,想让观众买票,就在旧元素里加入一点新东西;反之同样可行:在新的背景中放入一些人们熟悉的内容,《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听起来就比《僵尸》吸引人。小时候我们会想看《变形金刚大战黑猫警长》,而现在的我们会抖着腿期(kan)待(xi)中美合拍的《哪吒大战变形金刚》。毕竟,系列作品不仅能因共同背景而让观众感到更容易理解,而且每次都能唤起回忆里的感动,并加强粉丝们与熟悉事物的情感联系。
而对日常社交来说,意识到信息差的存在,也能让我们澄清许多意味不明的对话。如果你也遇到过“怎么说都不明白”的情况,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是否存在着“互相都以为对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信息差。
(来自果壳分享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