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研读

静静:《青少年心理学》研读第七天读书笔记:(59—69,共11页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9人  早产儿成长之路

本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读书笔记 ,也就是对书中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二是学习感悟。通过今天的学习,链接自己的生活,有哪些体会和必得。

今天阅读的是第3章:社会性过渡中的两小节,青春期的身份变化、 社会再定义的过程、社会过渡的多样性 。


一、读书笔记


(一)青春期的身份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获得一些通常只有成人才能享受的优待和权利。二是开始享受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1. 法律界限的设定。许多美国土著民族有青少年只有经过正式的成人仪式以后才算是取得了成人身份。在当代美国,只有到了法宝的成人年龄以后才享有投票权。权利的增加意味着相应的义务也会增加。因青春期个体发育快速而多样化,导致对在成人和未成年人的判别标准上无法按照年龄来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限。不同领域之间的分界线各不相同。(法宝驾车年龄为16周岁,法宝享有选举权的年龄为18岁,法宝购买酒精饮料的年龄为21岁等等)

2. 青少年法律身份的矛盾性。一般说来,当该行为被 认为对其有害时,法律倾向于将年龄界限设高一些来限制未成年人的行为,反之,亦然。

(二)社会再定义的过程

在许多文化中,青少年的社会再定义是以群体为单位的。如班级精神。

1.  社会再定义过程中的常见事项。

(1) 真正或象征性的与父母分离。在过去,分离的形式有分房间或分住所睡觉,可当学徒或佣人。在当代,会被送去夏令营、寄宿学校,大学。

(2) 强调两性之间的差别。出现这种差异性,部分是由于生育发育导致生理变化,另一部分是因为成年人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性别十分相关。

(3)对老一辈知识的传承。传承的有文化、知识、实践。

(三)社会过渡的多样性。各个社会中社会再定义的主要区别存在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过渡的明显程度,二是过程的持续程度。

1. 明确程度的多样性。决定年轻人及其在青春期过渡中明显性的因素有:同一时间(时期)内,共同成长的个体身上发生身份转变的多样化程度。如果所有的年轻人都在18岁从高中毕业并结婚,那么18风就是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明确界线了。

(1)当代社会中社会再定义的明确性。关于成年期,很少有普适的标志: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

(2)青少年对自身的看法。

(3)传统文化下社会再定义的明确性。有仪式标识,以此宣告个本在群体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地位。

(4)过去年代中社会再定义的明确性。在1960年,向成年期过渡有三大主要因素:结婚,与父母分居、完成学业 。

2. 青春期连续性的多样性。青少年逐渐地获得成人角色和身份的过渡形式被称为连续性过渡。如步入较为突然,过渡进程并不顺利的过渡形式则被 称为非连续性过渡。

(1)当代社会中青春期的连续性。当代社会中,我们总是将青少年排除在成人世界之外。我们很少给予他们足够而直接的训练来应对成人世界,但是却又突然要求他们像成人一样的独立。因此,在当代社会中,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比在传统社会中要显得突然得多。个体需要转换的角色有三个:工作者、为人父母、社会公民。

(2)传统文化下青春期的连续性。在传统社会里,青少年随父母出去劳作、带弟妹、做家务等,很早就开始学习技能,等到成年期时处理相同问题已得心应手。

(3)先前时代青春期的连续性。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向成人的角色过渡得早,连续性强。较早离开父母,帮助父母养家糊口,带弟弟妹妹。

(4)当前青少年与父母分居的趋势。购房压力、学业压力,导致分居的年龄推迟。


二、感悟


通过今天的阅读,发现父母对孩子严格才是大爱,父母包办溺爱孩子是大害。尽早让孩子适应社会、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完成青年向成年的过渡,增强过渡期的连续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