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读书摘录_形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目标是用
15.《昨日的世界》(奥)斯蒂芬·茨威格
人生的真正轨道由内在力量决定。不管我们的人生道路看起来如何混乱而无意义,偏离了我们的愿望,它最终还会把我们引领到我们那看不见的人生目标。
没有必要因为世界表现得荒谬,我们就随着它一起来做荒谬之事。
任何一种知名度本身,都会扰乱一个人自然而然的均衡。
如果一个人脚下没有自己的土地,他就会失去挺直的身姿,就会变得没有把握,对自己产生疑虑……. 在我失去护照的那一天,我以五十八岁的年龄发现,一个人失去的祖国绝不止于那一块被划定边界的土地。
16.《人类群星闪耀时》(奥)斯蒂芬·茨威格
一个人对奇迹的信念永远是一个奇迹或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够产生的首要前提。决定性的事情几乎总是静悄悄一声不响地取得成功。
只有动摇不定和缺乏信心才使人疲倦。
谁做出一次妥协,那就再也不能止步。妥协被迫导向一连串新的妥协。
17. 《宝贵的人生建议》 (美)凯文·凯利
每当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
做出选择时,
你都要毫无例外地选择善良。
每当你无法选择走哪条路时,
选择那条能带来改变的路。
要培养坚强的孩子,
就要准确说出你家的独特之处,
强化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
要让孩子能够自豪地说,
我家就是这样的。
说话时要自信,
如同你是对的,
倾听时要仔细,
如同你是错的。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
衡量你成长的尺度是,
你愿意进行多少令人不舒服的谈话。
18.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看见即疗愈。看见问题,承认问题的存在,接纳它理解它,疗愈就已经发生了。
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但共生原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19. 《自控力》《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意志力是一种抑制冲动的能力,它使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人。意志力,就是选择去做最重要的事情的能力,即使那是件困难的事。
如果我们想增强自控力,就要考虑如何支撑住最疲惫的自己,而不是指望最理想的自己突然出现来拯救生活。
20.《微习惯》(美)斯蒂芬·盖斯
一天一个俯卧撑,一天1页书,一天50字。每天只做一点点的无负担习惯养成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消除坏习惯和建立好习惯有着共同的目标——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如果你有坏习惯,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远离这些消极的东西;如果你有好的习惯,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靠近这些积极的东西。“靠近”是微习惯策略的重点。如果给生活注入好习惯,被动坏习惯通常就会被边缘化。
前进的第一步总是最重要的。
习惯是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的一种行为。
压力会促进人们更加依赖惯性行为。遇到压力时,人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意志力就会减弱或令人感到不知所措。你没有精力做出决定时,往往会重复平时的做法。
情绪要么顺服你,要么支配你,这要看谁说了算。(吉米·罗恩)
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所做的事 。(安东尼·罗宾)
出现阻力的两个时间节点:行动前的阻力(第一个动作就必须非常简单)。继续行动时面对的阻力。
很多时候你的确很累,但给大脑或者身体找点事做,身体就会被唤醒。
微习惯增强正念和意志力,给你超乎想象的惊喜。正念是一个人能培养出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指的是对自己思维和行动有清醒的认识。正念是目标清晰地活着和敷衍地活着之间的区别。
形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目标是用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