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成长三、分享中感受美好
分享美食、分享玩具、分享此刻的感受、分享快乐,不仅能愉悦自己,让自己感受到快感如波浪般起伏如群山般绵延,还能影响他人,帮助他人变得更好和感受美好。
我奶奶一共生了十个孩子,存活七个。那时候缺吃少穿,能养活这七个孩子,有多不容易啊。
小时候常常听奶奶说,每次吃饭,七个孩子一人一个碗装饭,所谓的饭也就是一点米夹杂粗粮烧成的。每人面前再放一小碟,专门放菜,不厚此薄彼,大家均等。
那时候门前是一条大河,鱼虾是经常吃到的。碰到中午烧小鱼,每个人能分到两条比手指头粗一些的小鱼当菜。
虽然少,格外珍惜。大家看着菜吃饭,倒也不争不抢,吃得特别香。
人多,只有大家一起公平分享,才不至于因为贪心因为偏心而生却太多烦恼。
老公村里有一户人家,养育四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平时炒几个菜,大家哄抢一空。最苦吃得慢的人,最后一定是干巴巴的吃白米饭,顶多倒上一点剩菜汤。
那个姐姐最聪明,每次一家人开饭的时候,她自己总是盛最少的饭,急急吃完,然后快速装满第二碗,堆上厚厚的菜,不急不慢开始她的享用。
多年以后,聪明的她成了村里最胖的姑娘。老天没有亏欠她,吃下的每一口和家人耍心眼得来的食物,都变成了摇摇晃晃的肥肉。
伴你成长三、分享中感受美好孩子年幼的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为了经济考虑,会舍不得吃桌上的荤菜,他们认为这是给孩子补充营养,自己专挑蔬菜吃。
我有个闺蜜,女儿从小就享受各种专宠待遇。每次做好一大碗肉圆放冰箱,每天给女儿准备一两个。或者烧排骨烧鱼,夫妻二人绝对不吃。
有些父母,带孩子来到肯德基,买上几个鸡腿,看着孩子狼吞虎咽,自己微笑着慈爱的看着。
我一方面夸赞平淡生活里伟大的父母点滴之爱,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一方面我又不赞成这样做。因为你的习惯,会让孩子受之无愧,也许他们当初也曾不安惶恐甚至不忍和不舍得,孩子也曾试着省给父母吃,可是每次每次徒劳无功的争执后,还是在爱里屈服,独享了美食。后来,就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习惯,不再内疚不再有一丝良心上的波动。
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霸王”气焰,唯我独尊,好的就必须给他留着。
家庭中的美食,一定要记得大家分享。从小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匹配享受最好的。
不需要委屈谁。父母有时候自认为的爱孩子的行为,还会让一部分孩子有了不公平和羞耻的罪恶感。孩子吃大人看的现象,提升了父爱母爱的高度,却让孩子受到灵魂的拷问惴惴不安。
分享美食,能在你一口我一口中,彼此关爱,和谐而快乐。能让孩子懂得关注身边人,体察身边人,而不是凡事处处只想着自己,不自私,不狭隘,融洽与别人相处。
伴你成长三、分享中感受美好幼儿园两个小朋友,男孩在抢女孩玩具,女孩虽然不舍还是给了他,她也想玩男孩的手里玩具。谁知最后男孩死死护着自己的玩具,也不肯归还女孩的玩具。男孩哭着跟老师恶人先告状,甚至抓挠了女孩。
男孩的妈妈事后不以为然的说:他还是个孩子,不就是一个玩具嘛。
你的孩子是孩子,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自己做不到分享,还要霸占别人的所爱,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孰是孰非,一眼见分晓,人品见高低。
也许有些父母会说:我家小孩天生就小气,你甭想从他手里拿到他的东西。
是的,有些孩子,特别吝啬自己的宝贝,一旦家里有小朋友到来,谁碰一碰他的那些玩具宝贝,他立刻翻脸哭闹,搞得大人也一脸尴尬。
这时候,就要注意平时的引导了,生硬的说教和霸道的抢过来,都是不明智的。
平时,每晚的睡前阅读很重要。多选一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小故事,启发启发他。读后,问问他的读后感,末了大人补充总结。
每一次只要他肯和小朋友分享,及时表扬给予奖励或者承诺下次送一个他心仪已久的玩具。有时候一点小零食一个微笑一个手势的赞或者一次亲吻,孩子的世界都是莫大的鼓励和兴奋。
分享,也必须是可以分享的,也不是傻子,不能无节制。有时候,人还必须要有私心,我们总有自己的底线不能逾越。长大后,要懂得不是任何人都值得你的分享,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分享。有些财富,不能分享;有些情爱,不能分享。懂进退,知道分寸,在分享的世界,才能和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