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是很难改变的?
《认知 : 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这本书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人工智能之父赫伯特·西蒙所写。
为什么人很难改变?不是说人是适应能力最强的生物吗?人是智慧生物吗?为什么我们即便犯了错,还是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呢?
①『现象』
从认知角度讲,“数十年如一日”不是一个好词。
很多人虽然在某项工作上,或者在某个岗位上干了一辈子,但是他的成长早就在工作的第二年就陷入停滞了。
尤其在很少经历变化的传统行业,有些人每天做的事都一样,经历过一年四季后,基本上会遇到的问题,也就遇全了,再之后,就是重复的机械性劳动。
那什么叫重复的机械性劳动呢?
比如,一个岗位是给某个设备上螺丝。那么当他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后,他下次就不用再动脑子了,直接重复之前的劳动就行了。或者,一个设计师给一栋小楼画设计图。之后,他画类似设计图的时候,都是以之前的小楼为参照的。
也就是说,别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一旦有了惯性思维,一旦有了成功经验,我们会迅速陷入“按部就班”。
回想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别管是生活、工作还是社交,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有之前的影子,甚至你跟人聊天的方式,使用的词语,也就是那么几个。
这个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学原理呢?
②『原理』
事实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
首先,你会根据现实问题,从记忆系统中,提取以往相似的场景。
然后,你会回忆你在相似场景的表现和做法。
最后,你会把这些相似表现,用到新场景里。
这个从回忆,到定位,再到匹配的过程,被称为满意即可原则。
它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提出的。
它的意思是,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常常只考虑自己满意就可以了,并不会考虑所谓的最优解,没有迭代意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一个人在一棵树下休息,结果一只兔子撞在了树上,死了。于是,这个人一睁眼看到一只兔子,很高兴,就把兔子拿回家了。第二天,他又来到了这棵树下。
从品德方面讲,这个人是好逸恶劳,喜欢不劳而获。但其实,它背后映射的就是满意即可原则。白捡一只兔子,那个人很满意,于是它的思维就被满意束缚了。
可以说,这种思维遍地都是。比如,在工厂拧一辈子螺丝,也不思考如何提升和改变的人;用一个方法解不开题,就直接略过,不思考迭代方法的人;碰了一次壁、犯了一次错,就缩回到原来状态的人。
③『困难』
这就是人改变自己的困难所在。
因为,即便你想往前走,你想改变,可是本能在把我们往回拉。
满意即可原则最大的问题在于:非常主观。
这种主观跟我们的人生经验、家庭环境和社交人群息息相关。
比如,你看很多人走入社会后,他们做的工作多半跟父辈一样。父辈在某个行业的语言、经验和社交圈,决定了这个孩子未来的就业方向。因为,当孩子跟家人商量未来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满意即可原则就发挥了作用。
父辈们思来想去,自己的人生经验就是某个行业,甚至某个岗位,所以他给孩子的讲解,也只能围绕这些经验打转。孩子貌似找到了答案,但其实只是传承了父辈的思维束缚。
工作以后,我们每天面对着固定的人群,习得了固定的社交规则,掌握了固定的社交语言,所以当我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时,会觉得我们和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这种“不适感”,就逼迫我们继续回到满意即可原则中,不要做出改变。
总结一下,人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但好在不是不能改变的。警惕满意即可原则,在处理人和事的时候,多思考一点怎么能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这可以说是唯一的路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