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就说出来吧!如果爱,就抱抱吧!
01
前几天下午,学校组织了《弘扬价值观,唱响中国梦》感恩演讲活动,里面有个环节是抱抱老师,抱抱家长。
我站在队伍前列,刚开始还是满身不自在,觉得这个环节有点煽情,太难为孩子们了,谁好意思在上千人面前过来与你拥抱啊!
没想到,转眼身边就围了很多学生,孩子们或调皮或羞涩地笑着,也有的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还有的红着眼睛流着泪,就那么柔软那么真情地伸开臂膀,和我紧紧抱在一起。瞬间,我放下了矜持,笑着,抱着,笑着,不知不觉又泪花满眼。
围在身边的孩子好多啊,有学习优秀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开朗的,有内向的,有自己班的,也有兄弟班的。有男孩,也有女孩。我认真地和每一个孩子抱抱,顺手再拍拍他们的肩,或摸摸孩子的脸,或者在她们耳边低语一句话。抱不过来了,我就把两三个孩子一起环住,什么也不说,把头埋在他们青春的肩膀上。用心,让他们知道,老师很感动。因为,他们的拥抱。
02
会后,回到教室,我向孩子们提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大家现在还偶尔会与父母在一起睡的请起立。(有三分之一同学起立)
第二个:会对父母说或者父母会对你说“我爱你”的请起立。(只有一个同学起立)
第三个:刚才在现场与父母拥抱了或者平时也会与父母拥抱的请起立。(依然只有一半左右的同学。)
由此可见,班里大约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与父母很少言语沟通或者肢体沟通,真是触目惊心!
我问一个男孩子为何不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情,或者抱抱他们?他说不好意思。很多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我又故意问他:“那以后你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话,会不会对人家表白?”他大声说“会!”全体同学哄堂大笑。
我也笑了,只是笑过之后忽然想到,为什么孩子们可以拥抱我,可以对心仪的异性表达爱意,却不能与自己最爱的亲人抱一抱,说声辛苦呢?
不过细细想来,这也是中国的普遍现象。父辈不善于对孩子表达感情,孩子们自然也不好意思对父母表达了。两代人的代沟,所谓的叛逆,其实也是由于平时缺少思想沟通缺少情感表达造成的。反观那些与父母互动良好的孩子,大多数都乐观,开朗,扛打击能力也相对较强。
原来,家长,亲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真是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啊!
03
忽然,一种强烈的情感促使我,命令我,有责任替父母说出对孩子的爱。
于是,我对一个男孩子说,他的父母如何担心他的晚归,如何逢年过节会给我发个红包,不管我如何拒绝,他们依然雷打不动照发不误。父母的爱,虽然曲折含蓄,但本质是不变的。
最后,我命令他晚上回去抱抱自己的父母。他笑了,脸微微发红。我知道,他回去依然不好意思去拥抱父母的。与其这样,不如让我先给他一个抱抱吧!
想到此,我便笑着走了过去,和他大大方方拥抱了一下。
瞬间,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我的热情也被点燃。于是,我又想起了另一个默默为我们班级活动奉献过无数次的男孩,他的父母经常不在家,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替父母抱抱他?虽然,我已经让同桌的男孩与他拥抱过,但,我还是又走了过去。抱抱,有时候真的能替代语言。
剩下的时间,孩子们一边兴奋地拍手,一边叫着没有与父母拥抱过的孩子名字,我也一边真诚地诉说着他们父母的爱的行动,一边走过去和孩子们一一拥抱。
那个最调皮捣蛋但又为班级体育活动贡献无数力量的男孩,我说了谢谢;那个父母在农村基本没有来学校看过他的男孩,我说了加油;那个物质无忧却爱惹点事的男孩,我说要乖;那个经常被我批评的小惹事精,我抱得更用力一点,他懂!
……
04
下课前几分钟,我们的拥抱大典终于结束。
我不觉得我煽情,我也不觉得这个抱抱多此一举,我更不觉得这个动作太特立独行,会带坏孩子。
我只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爱,就要说出来。爱,就要做出来。
依然记得,活动时除了和我拥抱的学生外,还有好几个家长。那个女儿变化特别大的妈妈,那个住校男孩的爸爸,那个因为摔伤骨折过的妈妈,那个做生意的爸爸……
抱抱,或者握手,我们什么都不用说,我们在那一瞬都懂!他们把孩子托付给了我,也把信任给了我。我想替他们,也应该替他们,把爱传递!
……
如果爱,就说出来吧!如果爱,就抱抱吧!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