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散文随笔散文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78人  尹韵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家,是人生的起点,成长的摇篮,避风的港湾。一个宝盖遮住窗外风寒;一横三撇,是家人的期盼;一撇一捺是回家的步伐;一个竖钩,是一家人紧紧团聚的脊梁。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近日,一部原名【迦百农】,中译为【何以为家】的电影备受好评。影片从庄严的法庭上,一个12岁的男孩赞恩,将其父母招商法庭拉开序幕。

这部影片介于纪录片与情节片之间,讲述了一个黎巴嫩难民区家庭里一个12岁孩子,眼睁睁看着父母为了生存将姐姐贱卖,离家出走本想安稳度日却在三受挫,重回家庭得知姐姐遇害,终于奋起反抗却被判入狱。在服刑期间,他控告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生下我?

影片的男主人公赞恩,12岁,在该片中饰演黎巴嫩难民。这是他真正的名字,而难民同样是他真实的身份。126分钟的影片,素材来源于真实,赤裸裸的记录了,正在遭受战争洗礼的国度里,生存选择与道德选择的博弈。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影片定格在赞恩的微笑中,而我却丝毫开心不起来。我难以想象,那样惨绝人寰的经历,竟然全部源于真实。我企图在那个黎巴嫩的贫民窟里寻找家的气息,结果看到的却是流离失所、满目疮痍,没有怜悯、没有同情,穷人如同猪羊一般被陈列在砧板上,为了生存疲于奔命。

有朋友带着12岁的儿子去观看了这场电影,影片结束他问儿子:如果你是赞恩你会怎么办?他的孩子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经历。我不禁再一次庆幸,我所生长的这片土地有人守护它的安宁。一位曾参与过维和的退伍军人曾和我讲,战争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回归影片,他究竟给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怎样的反思?必须承认的是: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痛苦,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

赞恩,是那个举着刀子刺向富人的疯子;也是那个被父母利用赚钱养家的孩子;更是被战争波及毫无反抗之力的受害者。而他的父母呢?他们的一生都是奴隶,祸福旦夕,任人摆布。加害者同样是受害者,有太多的不平都无从申诉。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影片中有几个情节,

1. 赞恩丢掉了老板送给姐姐的糖果。

2. 在游乐场赞恩脱掉了女性模特的外衣。

3. 没钱的时候赞恩拒绝了免费的饮料。

4. 赞恩丢掉了来监狱他的母亲送来的食物。

5. 买“饮料”时被欺辱赞恩拼命保护弟弟。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因为这样的细节,让我感觉这部影片如此真实,这样真实的惨,令人唏嘘难过。那个瘦弱的身体里,确实的住着一个高大的灵魂。

电视剧家有儿女里,刘星开过这样的一句玩笑:谁让你生我了,经过我同意了吗?在这部片子的背景下,生育究竟是礼物还是又一场灾难?

不要觉得这部以战后难民区为载体的电影,对现实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身边有太多的父母对于孩子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我们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同样要告诉他们面对侵犯要学会反抗,别让孩子背上恩情债。等你有了孩子第一次成为父亲和母亲,也会做的不好,别什么都赖孩子。要温柔的和孩子说上一句:妈妈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当的不好,请多担待。

2017年暑假我曾去支教,那里有相当多的孩子生性顽劣调皮捣蛋,但也有好多成绩优秀的孩子被父母逼得辍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开红的男孩,他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小偷”,但他全家只有一月百元的收入,他也只是想要生存。

在很多家庭将要破裂的时候,中国人总是劝和不劝离。然而如今我也会思考原生家庭真的对吗?有多少原生家庭里的孩子,目睹了父母的暴力留下了一生的阴影。重组的家庭如果幸福美满,也许对他们来说是个转机。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影片的主人公赞恩,这本片导演和相关人士的帮助下,已经和他的家庭移民挪威,睡上了真正的床。但还有太多人,没有他们那么好的运气。

【何以为家】• 他从不是孩子

最开始,我觉得这部影片惨的让人心疼,我好希望谁来救救赞恩,这个12岁的孩子。可到后来,我相信他是来救我们的,那个瘦弱的躯体里,闪耀着不可磨灭的人性之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