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记录
导读
记录直播平台从建立到衰竭,有幸目睹,并建立一套关于直播平台的方法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平台还有待验证)
平台特点:
有大平台及自有平台导流基础
不用担心用户量的问题
用户特点无法主导,需要时间洗用户
融资到位
不用担心钱
但产品进度不受控制(后面会讲到,这对未来产品有很大影响)
第一章:建立
1.1从测试版开始
直播app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成本高,在做成熟的直播平台前,一个早期探索版是很必要的,对于运营的意义是,可以在先期挖掘一批核心用户。
一个领导决定一个产品的气质,早期该产品的领导是内容型的领导,熟知新媒体及内容运营,重视铺设内容及新媒体推广,出身搜狐门户网站,后领导秒拍团队,经历冰桶挑战的广泛传播,熟知事件营销,了解微博推广规律
当时整个团队气质比较重内容,产品大方向也已内容为主导
测试阶段分为3个部门:用户/新媒体/明星
竞品对象:me,映客,花椒
用户:(人力不足)
家族及个人
家族:底薪政策扶持,保证低品质内容量产出,挖掘核心用户
当时平台家族一共8个,主播数量不足500,由于当时用户数少的可怜,多数是从子产品(内容型)导量过来,故当时的政策就是支付平台的签约主播底薪1000~2500不等;该策略的优势保证当时平台一定的内容产出量,保证app在线试运营。当然,劣势也很明显,由于底薪支付导致大量无用内容产生,挂机现象频出,当时整个产品打开界面也是乌烟瘴气,当时总结了一条规则,给底薪的平台一般是1/平台用户量低,堆量;2/要不就是签死你的主播,独家。前一种对主播质量要求不高,后一种对主播要求质量很高。
当时家族的工作:两个方面,一个是维持现有家族,包括基础结算,并且开始接触一些比较优质的家族,另一个工作进入一些当时积累的短视频达人群,把已经成熟的达人往直播平台开始导量。
当时有个小插曲,有个同样做直播平台的新app创始人跟我聊看看有没有兴趣加入他们团队,跟他们初步聊了一下产品原型,想的比这边平台方向更清楚,也觉得是未来的方向,它是和线下店铺做结合,平台赚钱的方向会集中在电商方向,例如主播之后可以在星巴克店铺直播,用户送星巴克定制礼物,还可获得用户定制优惠卷(后期我们平台也开始尝试这个方向),这个大方向比当时我们的平台大方向更清晰,但也存在着最大的问题,钱和资源的匮乏。当时我所在的平台,大方向还是定在做明星内容,平台赚钱方式还是比较传统,靠虚拟礼物赚钱,但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背后的靠山,钱和资源都不缺,从开始做这个app,上层所有人都这个自信就是这个app肯定能成,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上就是 当时用户运营的每日工作内容,总结起来就是招人,填坑,挖新并不是重点内容
新媒体:(辅助明星运营)
当时新媒体的工作内容总结下来就是占坑,注册各渠道账号,由于当时平台没有什么内容,所以当时各媒体号内容主要都是运营同学发一些主流内容,蹭些量
两个人的工作分别为:1/贴吧,粉丝群 2/微博,微信(包括做微信支付),当时领导对1的工作要求:尽快加入各个主流粉丝群,辅助明星运营,对2的工作要求:曝内容
明星运营:
平台最大优势资源,大量的明星资源,由于唾手可得的资源,最应该保证的就是产品的稳定性,明星所带来的流量是对产品的考验。当时的现状就是这样,明星资源就在这儿,什么时候引入就看产品了。我记得当时来了个百万级的小网红,是我们平台第一波测试,效果很好,很多活跃用户进去,评论量点赞数都很好(刚刚上线虚拟礼物不久,不作为考量标准),产品状态也ok,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运营很大的信息。
明星运营这边的主要任务比较人工,就是汇总各个部门的明星资源,进行排期,执行对应的资源,执行层面比较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