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和口才,交际课程设计

书声|商学院的砥砺故事精彩回顾(下半场)

2018-09-17  本文已影响69人  平平无奇小个子

记得《荀子》中有一句话这样的话,: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不能利。

今日黄浦剧场一场“砥砺”为主题的书声活动,让我们走进这神秘的六位商学院MBA创业者与公益者,现跟随小编回顾一下他们在栉风沐雨中的砥砺故事吧。

座无虚席的观众席 紧锣密鼓的后台

下午场来自中欧,复旦,交大等商学院的六位讲者分享生活,事业,学业中的故事。让观众朋友们满载而归,惊喜不断。经过书声团队数月的筹备,终于为呈现了一场好评如潮的思想盛宴。今日现场不仅有300名社会青年报名参与,更是吸引多名市政府领导,多家媒体现场报道。此外,活动场外直播链接当天浏览量达到近6万人次。

6个18分钟直奔主题的演讲

讲者一 陆俊 robin 10年跨国管理 中欧MBA  从涟漪到共益

几百万年前人的大脑最大变化脑容量变大,皮层出现了更多褶皱,但两种思维系统中系统1却依旧保存着。

系统1:(动物脑)直觉快速反应,系统1是悄无声息的,是潜意识的这导致我们的行为会不自觉地被环境中的信息所影响,我们的认识也会不自觉的被自己的行为影响,无意识的被自己的联想所操纵。

系统2:(理智逻辑)参与那些需要努力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认知紧张。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认知紧张,都有可能将系统2调动起来。

例如,如果出鼻血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启动系统1还是系统2?

讲者robin用大量事实与图片分析两种系统,教大家改变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再随意的凭直觉做事,而是转向更加专注的分析性思维中,为长期的社会价值服务。

让我们跟着Robin思考,创造共益,共智,共享的社会系统,需怎么改变大脑系统2的一部分?

书声talk :robin

讲者二 刘泽龙 复旦MBA,心脑之争?

讲者一上台,他娴熟的英语就把大家惊艳到。谈到心与脑,人会有联想到文科生与理科生,但文理科学科有边界吗?

刘泽龙选取四位大人物:钱学森,达芬奇,乔布斯,马云进行论证,以卓越的成就往往是打破了学科的边界。比如通过阅读《钱学森讲谈录》,才知道马老先生不单单是众所周知的”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一勋“,还在哲学、思维、美学、音乐、建筑、园林等等方面的诸多成就,科学与文化艺术即脑与心是不分家的。

而讲述小人物故事时,以自己的爱情为例,在异地恋,无房产,工作面临生命危险,众人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讲者依然选择初心,最终收获了完美的爱情。一句“爱国,如钱学森,爱人,如钱德勒(讲者英文名)”引发大家大笑。

讲者认为而在企业中,有脑也有心的组织,乃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跟着刘泽龙一起思考,在心脑之中,你认为哪个最重要?

讲者talk:刘泽龙

第三位讲者上台之前,一段由配音员浅风带来的朗读,给听众心灵的休憩。浅风朗读的是《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只有坚目标,不盲从,不随波逐流,才能看到孤独真正的“价值”。只有在人后非常的努力,才能在人前显得毫不费力。刘同说: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称之为迷茫;经历过的那些孤独,我们称之为成长。

浅风声音之动听,也是经过多少次练习才磨练成的。

彩蛋二:道道带领大家朗读古今流传的经典诗词《将进酒》《咏鹅》等,把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

书声朗读者:浅风

彩蛋三:书声不仅仅在上海,还在苏州,扬州,西安等多个城市举行。今天有特意从扬州的任小抒给大家讲《给孩子的古诗词》。此书是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叶先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士不可以不弘毅,叶先生从海外留学回到了中国,鲐背之年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中国古诗词结集成册。书籍收录了经典诗词作品218首,传递了“诗教”理念,以吟诵的方式给予古代的诗词一种新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

“我也要把这些诗意生活的理念带给孩子们。”讲者如是说。

书声彩蛋:小人书

讲者三:刘海涛 交大MBA 《灵魂的黑夜》

在工作和爱情经历了挫折之后,于迷茫中的刘海涛,遇上了这样摩尔写的一本好书《灵魂的黑夜》,如果你是在寻找意义,人格特质和个人地本质,那么你就会发现,黑夜其实能给予你许多馈赠。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考,开始了公益乐老模式创业,真正的去关心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因何而乐,因何而泣。这十几年讲者致力于整合国内外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生活增加,丰富的色彩,让老年人享受健康,过上温馨的颐养之年。

让我们跟着刘海涛一起思考,公益如果仅仅只是经济上的援助,可行之路能走多远?生活里遇到黑暗时刻,你会怎么样走出去寻求光明?

书声talk:刘海涛

讲者四: 丁智刚 交大MBA 破局

书声talk:丁智刚

从事20多年企业变革项目的丁智一上台就指出:未来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在十年后将荡然无存,那么企业应该怎么活,人要怎么活?人本性是懒惰的情况下,人是很难发生改变,但必须要有终身成长的思维,而企业也需如此。企业的成长思维往往是不痛不变的,在《创新者的窘境》书中也说,所有的管理者都追求确定性,而往往今日的优势会变成明日的枷锁。

于是如何创新,如何不断的迭代而更多可能性,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生存能力。企业怎么生存,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整个18分钟里讲者推荐了超多书籍,比如《重新定义公司》《终身幼儿园》,《创新自信力》,《设计思维》,《第五项修炼》,《精益创业》,《设计冲刺》。

让我们跟着讲者一起去思考,你对于现在公司所处的近况了解吗?你能预测未来公司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吗?

讲者五:王志云,真实的力量,中欧MBA

联劝公益有一个特别有趣名字的项目,叫一个鸡蛋的暴走,通过社会收集善款,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作为联劝的秘书长的王志云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当中,真实会暴露很多问题,看到了那种真实,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是持久的社会服务。也正是因为做了公益,事实上了解到了世界的真相,也正如今天推荐李娟的书籍《阿勒泰的角落》里感受到的真实生活。

“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里,身体自由了,想法也自由了。自由一旦漫开,就无边无际,收不回来了,常常是想到最后,已经分不清快乐和悲伤。只是自由。”

一段优美的文字配上讲者的故事,衔接的恰到好处。

跟着讲者王志云去思考,如此多的事实留守孤儿,如何去应对这些不平等的教育?

书声talk:王志云

讲者六 杨建东 交大MBA 从格子间到天地间

经历了人生诸多焦虑与不安,以及面对生活的重创时,2011年去了西藏,2012年考上交通大学mba,却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在15年荷兰的大教堂里,走迷宫线路时,拷问自我内心,得到的小卡片是,你从直接上来说,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倾听你的内心。因为是摄影和旅行狂人,讲者毫不犹豫选择了即使不受投资者看好的行业“旅行+摄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ptguide。

用旅行可以帮助灵魂登峰造极,用照片可以捕获生活的真谛,通过读书思考和学习,反过来同样会使旅行达到至深至美的境界。“风景是一种书,书是永远的风景”,讲者如是说。

让我们跟着杨建东一起去思考,人应该有一个vocation(事业),更要有一个advocation(爱好),你能将事业与爱好结合吗,能从格子间到天地间吗?

书声talk:杨建东

活动最后,大会向每位讲者颁发手绘照片。

讲者与主持人,现场志愿者一起欢乐合影。

志愿者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sharing,请持续关注“书声” 的公众号以及下半年活动,也期待加入志愿者行列为书声增添力量。

书声场地

“书声”是什么?

书声,定位于“阅读类TED”,致力于打造和推动城市阅读活动的TED类百人场活动,挖掘人与书之间的联结与力量,挖掘阅读里打动人心的力量,以TED类说书、朗读、画书等方式呈现。活动发起于民间,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联结多方资源和力量来共同呈现,让讲者、组织者、志愿者、利益相关方都可以参与其中并多方共赢,让推广阅读本身成为一种更深度探索的“阅读”方式。

书声,2014年发起于上海市黄浦区,书虫部落联合海燕博客,在黄浦区委宣传部、统战部的指导和助力下,至今累计举办百人场大型阅读活动二十余场,小型活动数百场,并于2016年走进杭州,2017年走进古城西安,2018年走进苏州、扬州。梦想几年后可以传播去五十城。用这种方式去联结和推动一个个城市的阅读者们。

为何“书声”?

书声,营造一种群体阅读的场域,台上每位讲者的TED类说书经由多轮准备和打磨,融合了自己的对于书籍的深度思考与感悟,一如TED的“值得传播的思想”,书声定位“挖掘阅读里打动人心的力量”,台上讲者的力量,或可成为互相点燃思想和启迪心灵的火种。

对讲者,18分钟讲书是一种深度阅读和思考过程,与阅读的输入过程形成相辅相成的“呼”与“吸”,是一种内化、升华与再创作,也是对自己思想和认知的深度提炼,也是在讲演现场触碰推动群体场域的一种新能力,而这些,都是个体阅读所不能替代。

对听者,听别人说书并不只是为了省事,而更是看看他人阅读与思考的新角度,听不同讲者的不同力量,一如进入一种思维力量的道场,阅人阅己,也借由场域的力量,让思维沉浸在一种深度思考和探索更多可能的场域之中。

对组织者和志愿者,在个体阅读和群体阅读之外,更可以触及一种另一层级的阅读方式:影响他人的“推广阅读”之中。一如阅读的输出除去写文还可以有说书,影响他人的阅读方式除了写书、说书之外还可以有推动阅读的方式来重新认识阅读。

当你触及阅读对人的影响或改变,也许你会和我们一样看到,一种活生生的生长与力量。看着和参与筹备每一场书声活动从头至尾的发生,尤其是在又一个城区、城市得以发生的时候,生而为人的生来就具有的生长性,因思维生长和组织生长变得更加活生生。阅读之乐,阅读之美,可以静观,可以欣赏,可以触及,亦可以一起创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