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就不是我了啊"这句话听着真得(dei)劲!
每天刷一下微博热搜榜是我的习惯,今天突然看到“考上北大就不是我了”这句话。
突然打开了我很多年的心结。
点进去看以后发现此话出自马云。嘿嘿,果然是马爸爸。
这句话说的那么肆意,洒脱,在做自己面前,什么北大清华牛逼哄哄的鬼都给我让路。
But,6年前,我可绝不会这么想。
那时,我作为高三生,感受着从没有过的疲惫。高中三年是灰暗的,快乐的日子真的可以数出来,除了几个朋友能给我带来星点的慰藉,是对未来的期待,一天一天支持着我走下去,这种期待很多人或许无法理解:我偏执地赋予着每一件东西以未来的意义。比如,买本子,我会挑一本封面是沾满雨珠的窗子,透过窗子可以看见厚厚乌云却有阳光努力挤出来的画面。比如去图书馆自习,我会选择最高层的窗子边,用俯瞰的视角去诠释内心渴望的征服。这应该属于心理学里面说的“过度补偿”吧。每次考试,排名、别人对我的看法,都是我的心情坐标,回到家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抑郁,内心真的常常在尖叫,有一次甚至过度焦虑引起心悸被送去了心脏病医院急诊,还好只是情绪引起的,好好休养并无大碍。
没错,高中后我似乎就成了一个平庸的孩子,在那个大家都说好的省重点,我似乎并不是被老师多看中的孩子,因为我偏科。语文和英语多出来的分数都补给了数学,永远形成着微妙的平衡。对,我患得患失,几乎每一次考差,我都喜欢用坏的情绪惩罚自己。那段时间,我起痘,自己都觉得自己灰头灰脑,错过最后的“早恋时间”。
高中的字看出我当时不是一个轻松的人
接着,高考成绩重重甩给了我一巴掌。高考放榜后我哭了一个星期。那真是上天给我安排的一个大礼,正是我最在乎的东西在我面前摔得粉碎,我懂得了不在乎,原来不过如此,我还活着,我还是我自己。那些执着的名校不过是自己的概念,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这样的定义多了,会让自己很累,甚至迷失自己,最重要的问题始终是你是谁。
我开始凡事不勉强,尽力就好,开心就好。那些美好的能量再次在我身上流淌起来。
所以当我看到“考上北大就不是我了”这句话觉得多么有正能量!比什么“生是北大人,死是北大鬼,不考北大就后悔”厉害多了。哇靠,微博简直推动了思想进步。
这种书就想打一个大叉叉
很多标签都是障眼法:“名校”“专家”“校花”......常常给你制造很多错觉,引出你的诸多执念,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你真的很难认清你是谁了。不是不需要定一个目标,而是不被这个目标蒙住了双眼,不管有没有达到目标,你都有你的骄傲和精彩。很多人也喜欢给你贴标签,那么你先给你贴一个叫做“自己”的标签,以后什么乱七八糟的标签都与你绝缘。
你未来的一切都在你手中,与任何符号无关。
明天高考,祝好,不管结果如何,请记得自己有多重要,你未来的一切都在你手中,与任何符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