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经验交流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故事~2018

立足生活,精心提炼,努力创作出真实好看的作品(下)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970人  米老爹

前不久,简友那年夏天的流星雨在我写的故事《信使佳话永流传》后评论道:“这种传记故事,既有当地人文习俗,又富有情怀,文学价值很高!值得赞扬!”我 回复他说:“其实不是传记,就是创作的新故事,虚构的。”他又一次评论:“还以为是真的呢,足以证明你写故事的能耐大。”

《信使佳话永流传》是我应故事专题的子专题“故事烩”第27期征文而写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前些年,我一个在邮政局工作的学生,要参加全省邮政系统的故事演讲比赛,要求是原创的故事,她知道我曾经写过故事,就求助于我。我考虑到邮政系统的故事比赛,肯定要写跟邮政有关的。再考虑到两岸通信通航后,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的很多,经常有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几十年不通音信,要找亲人是很难的。我就把这个背景放在邮政系统中去构思故事,从一封无法投递的“死信”引出故事,然后逐步展开,最终亲人团圆。这个故事得了一等奖。

“故事烩”27期征文的主题是“春节那些事”,我就想,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把这个故事放在春节团圆不是正符合征文的主题么?我就把这个故事重新修改充实了一下,参加了征文。

完全虚构的故事怎么会那么有真实感的?这依然要得力于平日生活的积累,仍然是立足于生活,进行精心提炼加工而成的。故事的几个转折点:投递员吴天想方设法投递一封地址不详的死信、同事小刘投递一封上海大学寄来的信有地址却因为城建而找不到、何思的妹妹何梅思几经辗转的人生遭遇、林老师的母亲林妈妈是原蚊香厂的职工等等,这些都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我们老家就有当过志愿军的村民,他就讲过有的战友被俘了一直没有音信;我们县就有个蚊香厂后来下马了;近年来城市建设很快,到处拆啊建啊,一些施工的工人往往是临时的;向高校要招生信息也是我熟悉的事,因为我就是高中教师;同时,我还有邮政局的朋友。所有这些生活在何思寻找亲人、吴天尽力送信这件事上去想象,去构思,怎样发生矛盾,怎样解决矛盾,怎样尽量一波三折使故事有起伏有波澜。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再认真修改,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曲折的有真实感的故事。

第三个方面是怎样才能创作出真实好看的作品

要创作出真实好看的作品,仅有生活积累,也知道不能照搬生活,必须提炼加工,使之更集中、更典型,其实还不够,还必须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才能达到目的。

写作技巧有很多,我掌握的也不是很全面,而且限于时间我不能一一讲到,只能简单地说些最基础的。

讲故事少不了叙述,叙述是记流水账还是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安排呢?完全按时间顺序还是把结局放在开头用倒叙?需不需要插叙?什么时候插?还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事后必须交代的补叙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动笔之前就作好安排。

除了叙述,还有描写也很重要。一个故事或一篇小说,是不是精彩生动吸引人,很大程度上跟描写有关。发展情节要叙述,是否生动好看,可读性强要靠描写。光有叙述,缺乏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不可能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的。

描写有多种。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如景物、天气、场景、场面、气氛等等,还有社会环境,也就是社会背景和人与人的关系等。人物描写包括肖像(也就是人物外貌,含面容、身材、衣着、道具等)、动作行为、心理活动、语言(对话和独白)等。有时候还有对动物的描写,当然必须能衬托人物才需要。

比如我最近写的《外面的世界》第6节,就用了天气变化的描写来推进情节发展烘托气氛。一开始写雷阵雨是情节的需要,有阵雨才会有老吕进来躲雨,是阵雨才能一下子就停,才有婆婆回来发现端倪。中间部分茶姑在厨房做饭时的描写“天还是那么闷热,刚才的雨肯定没下透,还有大雨要下呢!要不然,真想回娘家去,哪怕哥嫂不高兴。”这里天气的描写结合心理描写,既引出了娘家哥嫂的不友好,也为下文发展蓄了势;茶姑想溜出去却被张崇母子把守住了,出不去,这时的天气描写“天越来越闷热,外面黑得像一桶漆,没有一丝光亮”是进一步蓄势,暗示茶姑处境的封闭,预示将有一顿暴打等着她。这一节最后的描写“一个闪电突然把世界照得雪亮,把个蹲在旁边的猥琐的男人一下子推到茶姑的眼里。她心里一颤,慌忙进屋了。外面,暴雨如注”,闪电突出了张崇的形象对茶姑的震慑作用,用“暴雨如注”的简洁描写来暗示即将到来的家暴是非常凶的。这里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避免了直接的暴力描写。

同时,为了较清楚地表现茶姑对外面的世界从向往到出走,再到无奈而设法返回的必然性,我较多地采用了心理描写来展现她的心路历程,这样写不仅使茶姑的行为显得真实可信,而且使茶姑的形象更加立体化了。

描写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前面说的都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说了,可参看我的:《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和宝玉眼中的黛玉》和《从侧面展现出更大的空间——再谈构思》(均在文集《书海拾贝与写作谈片》中)。

其他表达方式也要按需要恰当运用,如抒情、议论、说明等,但在故事小说中用得很少,在散文中抒情常用到,有的散文还有较多的议论,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有结构方面的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呼应、铺垫、伏笔、照应等,如《外面的世界》第1节在野猪坦茶姑就看到了一片油茶林,这就是伏笔,后面第7节到野猪坦摘茶籽再次遇见老吕就是照应。第5节写茶姑给女儿大姑二姑买东西也为后面第10节找到汽运的车埋下了伏笔。

修辞方面的技巧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还有衬托、烘托、抑扬、对照、联想等艺术手法,另外还有渲染、留白等借用绘画术语的较高级的技巧(可参看:《学习一点留白的艺术——三谈构思》 和《对偶、对仗及对比》)。

如《外面的世界》第4节写茶姑在舞厅看跳舞时有几段心理描写就是运用了联想。她因城里人跳舞的潇洒联想到自己生在农村的不幸和生不逢时,由音乐的快节奏联想到乡下锯板、打铁以及水电站开闸放水,电灯一下就亮了;由此又联想到进厨房做饭和丈夫张崇的表现;再因舞厅里激情的叫喊联想到自己新婚时闹洞房的陋习和张崇对这些陋习迎合的表现……这就使茶姑受不了了,回到旅店就有了和老吕的一番对话,引起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些联想全是茶姑熟悉的生活,是她亲眼看过或是亲身经历过的(当然也是我看过的或亲历的),所以就可以写得很具体很细致,同时显得非常真实。

没有这些联想,后面的情节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茶姑的行为就会显得轻浮而不可信了。至于最后一节似乎坐上了飞机只是一种梦想,因为她没有坐过飞机,所以不可能具体,更不可能是自主的联想,只能出现在梦境里。

另外,我这里举简友陌上红裙最近的作品《沐桥镇的公家人》系列中的一篇《阮部长》为例来说说(这个系列的作品都写得非常好)。

这篇作品从阮部长的姓在当地的发音为“远”说起,再说到征兵时候的忙,顾不上回县城的家,乡亲们对他信任,什么事都找他解决,引起县公安特派员一番关于家的感慨,然后引出他种的一小块菜地。接着写他这块菜地的丰收,经常带些新鲜蔬菜回家,引发女社员对他妻子的羡慕,很有几个经常上门来找他。接下来就写他怎样谨慎接待来访的群众:男的迎进屋泡茶招待,女的一律到办公室接待,还着重写了妇女主任刘秋兰在一次开会后见他宿舍门开着,就进去看看,看了他橱柜里的书和照片,却没有他妻子的照片,想看看他妻子什么样,就想等他回来问问,却等到天黑也没回来,只得走了。谁知阮部长竟在办公室一直等到刘主任走了才回自己的房间。最后才写到县里的一位领导告诉刘主任,他是因妻子病逝才提前转业的,刘主任即对阮部长萌生爱意,但阮部长却更加不敢和她走得太近,不忍连累她。

这篇故事在技巧的运用上是比较到位的。前面的一些描述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铺垫烘托,用他的群众关系好,热心解决大家的问题来烘托他的优秀品质;一件件小事之间过渡自然,不露痕迹;接待男女群众的不同形成对照,特别是刘主任到访他竟在办公室待到她走了才回自己的房间这一细节的重点描写,细致地刻画出一个心中有亡妻、重感情,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时刻注意在细微处约束自己,不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的性格特征,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转业军人严于律己的形象。可见,要把作品写得好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精心构思,恰当地运用技巧。

有关构思的问题,在我的文集《文海拾贝与写作谈片》中还有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好了,时间有限,就讲这些了。现在回顾一下,今晚我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写出真实好看的作品,首先是要立足于生活;第二个方面,要写出真实好看的作品,仅有生活积累还不够,还必须对生活精心提炼;第三个方面是,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才能创作出真实好看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立足于生活,对生活素材精心提炼,努力写出真实的好看的作品。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