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东北大碴子味儿的冰爽青春
都说这剧的名字劝退,的确,时间君都看了三篇这部剧的推介文,还是没记住名字。直到得知这是一部东北味儿的青春剧,才打算去看一眼,搜索的时候,又想不起来这剧到底叫什么名字,直到开始看了,还是觉得这是幼儿园才有的台词。
这剧设定挺抓人的,一开始就设下穿越的悬念。如果只是穿越也就罢了,关键是穿越到了1999年的东北,剧的很多细节,都勾起了时间君的少时回忆。
东北冻货
第一集李进步从男澡堂出来,看到街边的冻梨和冻柿子。
冻梨样子是那么回事,时间君的老家,冻梨叫冻秋梨。冻秋梨要放室外冷冻保存,吃之前放水里化开,水能跟着变成冰碴,大概是下图这个样子。
吃的时候,把冰掰碎,从冰水里把梨拎出来,梨的冰爽可想而知,一咬冰牙,再咬牙就没了知觉。
记得通常是大过年的时候,吃完年夜饭,一大家子热热闹闹,打麻将的打麻将,打扑克的打扑克,聊天的聊天,端上来一盆冻秋梨,大家想吃自己伸手拿,给火热的大年夜加点冰爽。
剧里的冻柿子就不忍直视了,冻柿子绝对不长这样儿,这是冻黄桃,而且还是切成两半的冻黄桃。
冻柿子是冻大柿子,老家街头没见过柿子树,倒是北京的街边院里,秋天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柿子,这是在网上找的冻柿子图片。
东北啥都爱冻着,也不知是为了储存还是独爱冻过后的那份口感。把大柿子冻实诚了,吃的时候放水里解冻,然后拿个碗装着,把柿子去掉蒂,用勺子挖着吃,果肉带着冰碴,也是很过瘾。
第一集段霄在食杂店替李进步付完电话钱,问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的李进步吃冰棍不,也相当写实。冬天的时候,东北的冰棍通常都是成箱摆在店门口的地面上,省电,方便挑选,还不占店里的地方。
东北麻辣烫
麻辣烫店真不是搭个蓬罩块透明塑料布能解决的,在东北的冬天会冻死。剧里这样的店跟韩剧里街边炒年糕店倒是一模一样,在时间君的老家和上学的长春,没见过这样的麻辣烫摊。
时间君吃麻辣烫是在大学之后,吃遍了学校周边的麻辣烫。当年东北麻辣烫店通常都是开在不起眼的犄角旮旯,比如住宅楼的一楼、街边的简易房。
当年是3元一碗,通常可以自己拿个小碗,自己装土豆片豆芽白菜粉等各种素菜,还有鱼丸等各种荤菜,能装多少装多少,装好之后给店主,辣度自选,店主负责煮熟加料。
现在想起来,这不就是改良版的不那么麻和不那么辣的四川冒菜嘛,跟现在的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几乎一样,只是规模要小很多。
当年的校园
当年《当代歌坛》在校园中流行极广,似乎那是当年唯一的流行音乐杂志。
深圳元素也相当真实,当年的确有东北人去深圳赶海冲浪,带回关于深圳的传说。还有一本书《花季·雨季》,写的就是深圳的校园生活,时间君当年也买了一本看了好几遍,不过没有看后来拍的电视剧。
段霄说的带背带的东北大棉裤,时间君小学时穿过,棉裤是姥姥亲手缝制,的确暖和。但是上初中后,打死都不穿了,穿着窝囊,还特别显胖。
丢自行车
在老家,没有丢自行车的风气,全家前后拥有过五辆自行车,从来没丢过。
不过2000年前后,长春丢自行车成风,锁在楼下的自行车,如果晚上不扛到楼上,第二天幸存的几率几乎为零。
后来2007年去了北京,发现北京丢自行车的频率不亚于长春,几乎是逢买必丢,同学的亲身经历,停楼下丢,停地铁站也丢,丢到后来都不敢买自行车了。
爱拼酒
李进步的姥爷李五四贪酒,这几乎是东北人的传统,而且这么多年似乎没变过。前几年回老家,和小学、初中同学聚会,男生依旧爱拼酒,女生能喝的也不在少数。
东北口音
剧中东北口音最浓的当数牡丹姐。时间君的老家不但跟剧中口音差不多,而且平翘舌不太分。有把二声读四声的字,比如“没”读成四声,还爱用“贼”“啥”“可拉倒吧”这样的字眼儿。
老家也有变音,把客人叫qie(三声),和“且”同音,来客人了叫“来且了”。上街,则叫上gai(一声),现在也没想明白为啥要这么叫。
少年李青桐说话的冲(四声)劲儿,咋咋呼呼,性格又二,可以说很东北了。
除此之外,街边嘣爆米花、赶大集、大集上抽奖、东北最普及的海鲜带鱼,都极具时代和地域特色。
剧里的城市是在哈尔滨取景,虽然叫铁原(总有点铁岭、松原的嫌疑),城市的设定应该至少是地级市,更像省会城市,毕竟公交车路号都排到220号了。
还有麦当劳开心乐园餐,时间君的老家一座县级市,到现在都没有麦当劳呢,而且公交车目前也只有四五条线路。
当初看韩剧《请回答1988》和国剧《最好的我们》,虽然也有很多时代共鸣,却缺少地域共鸣。
终于《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横空出世,虽然不乏前两者的影子,可东北元素一点都不违和,处处勾起回忆。
那年的那些人并未走远,只是在那个时空热闹地生活着。
(配乐版阅读请移步微信公众号:一点五倍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