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精深营知识体系精深营第16-18组

出丑效应#知识体系精深营#7月作业-9-第16组侯蕾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12人  熊妈侯蕾
出丑效应#知识体系精深营#7月作业-9-第16组侯蕾

片段来自同组小伙伴钟慰

I:

人们通常更喜欢有点小缺点的好人,这是我2014年学习心理咨询师时就知道的观点,一直以来都被我用来在自己做的不太好、或者犯小错误的时候用以自我安慰。

毕竟,完美这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要保持完美形象,必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华丽的袍子上看不到虱子,就是因为距离远);但距离产生的不仅是美,还有疏离——当你什么事情都好像可以轻松搞定时,离“没朋友”也就不远了。但小缺点却能轻松的打破“完美”的金钟罩,让人瞬间产生“原来你也是这样啊”的亲近感:大事不出错,小错很正常,一个真实的人远比一个完美的人更让人喜欢。

今天看到这个拆页,“出丑效应”这个概念给我的新知启示是:适时的运用自嘲,有意识的自曝一些小缺点,也可以成为让他人对我产生好感的方式(这里已经大脸的默认自己是“能力超群者”)

A1:

1、今天中午的精拆复盘,在拓展一个小伙伴“如果不吐牙膏,妈妈怎么亲你呢”的时候,我语音展示了自己想到的游戏力操作方式:用夸张的口吻在孩子面前装傻充楞、假装亲了一脸的牙膏沫子,对着镜子咋咋呼呼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平时我在和孩子互动、用到游戏力时,这种傻乎乎的夸张形象是我常常出现的正常状态;但可能因为我之前在小伙伴面前展示的都是比较“正”、端庄的讲师形象,大家第一次听到我这样说话,都表示“好夸张”、小彦的反馈是“原来熊妈还有这样好玩的一面”。可见这种“呆傻蠢二萌”的状态带给大家的心理反差还是挺大的。但课堂效果却非常好,大家都很精确的get到了“把刷牙这件事儿变得好玩”的态度精髓。

由此我判断,对于我的这种状态展示,听课的小伙伴还是挺喜欢的。

2、前天和几个讲师小伙伴一起带娃出去玩,虽然彼此都很熟悉,但好久不见,我能感觉孩子们对我还是有些拘谨。走着走着,不知从哪个话题说起“有没有出生时抱错孩子的可能”,我说:没可能啊,当时产房里只有我一个人,虽然我有时候也觉得他真的不太像我,你看他长得那么好看……听到这里,几个朋友一起意外的笑了起来,其中包括8岁的小姑娘杨杨。后来吃饭和唱歌的过程中,我明显觉得杨杨对我更亲近了——这也算是“出丑效应”的作用吧。

3、精深营的班主任小柔,平时在群里颇有呆傻蠢二萌的架势,什么早上起来给大家放一炮自己再去睡个回笼觉啊,说起帅哥啊勾搭啊就摆出一副坏笑八卦的神情,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她“拿着小鞭子跟在大家身后催作业”的严肃形象,反而觉得她有趣可亲近。

A2:

以往在朋友圈分享的都是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案例。下周尝试至少分享三个跟孩子互动中做的不满意的情形,并po在铁粉群“陪伴有价值”群内,邀请群友一起帮我做PHP。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