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勇|《啃读教育经典》读书摘录(第二章)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靳志勇
啃读

2019年5月6日,周一

第2章,主要围绕博尔诺夫的作品《教育人类学》进行解读和论述。

这一章,共6个小节,分别是人生因遭遇而不同,生命因危机而裂变,在遭遇和危机中塑造自我,遭遇与危机对教育的启发,绿色的方舟与心灵的重建,成长的秘密。

下面为主要内容的摘录——

人生因遭遇而不同

博尔诺夫认为,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作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的往往令人痛苦的中断人们的活动,使转向一个新的方向,导致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关键词:突然、痛苦、转向。

有好的遭遇,也有坏的遭遇,好的遭遇,能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不好的遭遇则会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生命因危机而裂变

危机是必然的,是不可以避免的,人只要生存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处于危机之中。

按照来源划分,一种来自外部,一种来自内部。

危机和遭遇对人产生的共性是,它们会使人打破原有生活的平衡,是人的连续性中断,而使其教育和生活发生突变。

在遭遇和危机中塑造自我。

遭遇和危机是造成教育非连续性的原因。

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对应的教育之非连续性形式,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形式的统一才是教育过程的真正本质。

其他学派认为,来自外部的危机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障碍和干扰,而他认为危机是教育的另一种途径,有其积极意义。

遭遇和危机,让人找回存在。

哲学是这样解释人的本质,人必须首先活着才有可能拥有本质,一种明亮状态。

人并不是活着就必然拥有本质,人经常会处于非本质状态。

人在顺境时,往往会忘记自我,犹如在昏睡中。而当遭遇挫折,身处逆境或者转换环境时,遭遇,逼迫人们在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并作出取舍的决断,人会猛然惊醒,最终独自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真面目,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只有在遭遇和危机过程中才会成立。

人的明亮状态势必(显现,真理时刻)往往是一次性的,是涌现的。

遭遇和危机往往与新的起点联系在一起。

遭遇和危机是唤醒自我转变自我的契机,是开创新起点的机会。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属于青春期危机,其实怕你心里不是一种躲之不及的不足,而是实现成熟的条件,如果没有叛逆期,人可能永远长不大。

危机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不是需要人为制造一些危机,这当然是不可以的,因为不论危机有何积极的作用,首先意味着对人的伤害或危害,而且这种影响和结果是不可控的。

遭遇

遭遇危机对教育的启发

教师或家长要为孩子积极创设遭遇产生的条件。

教师只能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遭遇产生的条件,或者说努力培育遭遇萌发的土壤,即使他不出现也要保持耐心,因为在班级的遭遇不可能同时面对所有学生,所有学生也不会都遭遇同一对象。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产生必要的自尊自信,没有内外的积极的自我肯定,没有想成为高尚卓越之人的愿望,那么就会滋生出种种问题,如撒谎,懒惰逃课,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

要创造遭遇产生的条件,在学校主要渠道是通过开设不同的课程。只有课程丰富了,学生产生遭遇的可能性才能增加。

但要产生遭遇远不是提供多样课程这样的简单,关键还在于老师的理解深度。

教师要努力创造遭遇,促进专业发展。

如果教师没有把专业发展当作内在的追求,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得到完善和提升,如果教师没有形成稳定的职业信仰,如果不能产生真正触及人心灵深处的,改变其全部生活的遭遇,那么读书听讲座,外出参观等,就只是外在于生命的负担,或者只是能求得点滴的教育技巧,而不能形成强大的根本能力,不能带来本质性的变化。

很多老师因某次偶然的遭遇而被深刻唤醒,从此不再急功近利,不再以获得职称名师等荣誉为最终目的,不再基于外在的名气而开启真正的取经之旅,他们寻求靠近真正的高人,沉浸到经典书籍中,用知性阅读的方法,啃读一本本根本书籍,修炼强大的教育教学能力,沉潜到教室中,沉浸在课堂上,知行合一,努力开出一朵花来。

要努力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遭遇产生的前提是,一方面与提供的机会有关,一方面也与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关。

一个没有接受系统教育的人,他的遭遇只是偶然巧合的,没有体现自觉性,依然是不自由的。

遭遇的片面性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危机,善于利用危机。

在孩子经历危机时,教育者应当采取以下正确的措施:告诫,力陈利弊,指明出路;号召,给教育者以决断的自由,把青少年的力量动员起来对付危机;唤醒,唤醒孩子处在沉睡状态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回到本源上去,从而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

错误的做法是,在孩子遭遇危机时,家长或老师包办代替,代替学生承担困难,或用安慰去掩饰低估危机的严重性。

一批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坚信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他们追本溯源,反中儒家,一方面致力对儒释道三家作出新的诠释及应用,另一方面把西方哲学思想融会在中国传统智慧之内,融合中西哲学,从而建立新儒学。

教育者不能人为设置危机。

在危机中重建信任,在信任中直面危机。

人类生活只有基于对世界的根本信任,才有可能在世界上产生有意义的行为。

这种重新获得的对世界和生活的信赖,仍然时常受到威胁,人们必须不懈努力,以克服不断产生的绝望感。

绿色的方舟,心灵的重建。

最好的选择,宣泄,重构和升华。

如果老师没有合适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很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迎合宣传的道德教化,二是放任自流,纵容学生没有纪律性。

首要的是倾听,注视,陪伴,慰藉。

课程目标最后的指向是通过一种仪式,一个长久的课程,儿童学会将灾难纳入自己的生命叙事中,理解接纳灾难,从而重建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课程理念:将生命视为一个故事,将每一天视为一页或者树叶,由自己书写的纸。

真正难以超越的是顺境,是自己苦苦奋斗,梦寐以求的成功和既得利益,许多人不是死于苦难和逆境,而是死于“功成名就”,迷于“荣华富贵”,止于“鲜花美酒”。

原来,抵达的地方比梦想还要美。


第二章,分享结束。第三章,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