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困难——《穷爸爸富爸爸》第7课
这是本书的倒数第三章。之后的最后2章+思维导图(自制),我合在一块写。 也就是这本书快要分享完结了。
这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作者认为阻止我们通往财富自由的原因有以下5点:
1.恐惧。
2.愤世嫉俗。
3.懒惰。
4.不良习惯。
5.自负。
恐惧,大多数人在涉及金钱问题的时候总是胆怯,害怕失去。这很正常。因为大多数人收入的途径单一,只有工作。他们需要为未来负责。即为未来的生存负责。所以,害怕失败很正常。人人都讨厌失败。
作者认为“恐惧本身并不是问题之所在,关键在于你如何处理恐惧心理,如何处理亏钱的问题。处理失败的不同方式造成了人们生活的差异。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处理恐惧心理的方式不同。”
作者给出2条建议:一方面,趁着年轻,多积累财富。当资本渐渐丰富,我们便不在恐惧失去。另一方面,面对投资,克度恐惧。保持对风险、收益和失败的平常心。
我想,收入低的人更倾向于选择一成不变的生活。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他们没有“第一桶金”,没有资本,没有能力去承担失败的后果。所以,这里建议,闲钱投资。
有人问,我生活花费没有多余的钱怎么办?那么我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先储蓄,在消费。
巴菲特说过“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的看待风险,失败,总结经验,寻找机会。
作者建议,“别像穷人和中产阶级那样:把很少的鸡蛋放在许多篮子里。把你大部分的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并集中精力:坚持一种投资战略,直至成功。”
这个我并不认同。因为我们的资金有限,损失一次需要很久才能恢复。感觉作者这个观点有赌博的成份在里面。
我建议前期分散投资,低成本试错。自己总结寻找原因。找出其中的优质股,之后在集中资金提高投入。无论投资的方式如何变化,我依然建议,投资的前提,闲钱投资。最低底线,绝不可以借贷投资。
嫉世愤俗。我们总是会问自己有关“如果”的问题,例如:“如果经济恰好在我投资之后崩溃怎么办”,“如果我无法偿还借款怎么办”,或者“如果事情不像我想的那样该怎么办”。有时我们的朋友或是亲近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提醒我们有某些缺点,他们常常会说,“你怎么就认为你可以这么做”,或者说“如果这是一个好点子,那其他人怎么不做呢”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只“小鸡”。因此,我们常常需要极大的勇气,不让谣言和杞人忧天的怀疑加剧我们的恐惧和疑虑。”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的朋友总是看到损失?总是顾虑失败?总是对未来充满失望?他们即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投资专家,那干嘛要对我们的投资喋喋不休?给不了我们合理有效的建议,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使我们疑虑不前,错失良机之外,一无是处!
懒惰。作者认为“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懒惰的人”。
他们除了工作对自己的财富毫不关心。整天忙于工作,对自己的身体毫不关心。他们把忙碌作为逃避问题的借口。总之,他们内心很清楚自己是在逃避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这是懒惰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一种通过忙碌掩饰下的懒惰。
作者给出的解决之道,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让自己“贪婪”起来。
在我们的固有价值观念中“贪婪与欲望”是不好的,坏的,不应该的。“贪婪的人都是坏人。其中的负罪感深深的影响我们。
作者认为,人们需要坐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我不再工作,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又或:“如果我拥有足够的钱,我会做什么?”没有一点“贪婪”,没有想拥有更好东西的渴望,就不会前进。世界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我们都渴望生活得更好,新发明的诞生是因为我们渴望更好的东西,我们努力学习也是因为我们想要了解更好的东西。
作者建议,:“做你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你不管怎么做总会受到批评。如果你做,会受到指责;而你不做,还是会受到指责。”
克服不良习惯。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更多地反映了我们的习惯而不是我们所受到的教育。”
自查我们生活中的细节。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良习惯。有针对性的改变它。理财从改变习惯开始。最简单的改变,从记账开始。
克服自负。
200年,基金市场火热。身边的人都在聊基金。怎么选基,怎么定投,哪个经理人厉害。仿佛人人都成为了专家。忘了自己是谁。到了2021年初,这些专家通通被打回原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夜之间基金会跌破天。于是矛头纷纷转向了基金经理。他们似乎忘了。基金是他们选的。基金经理也是他们认可的。
作者认为,“我知道的东西给我带来金钱,我不知道的东西使我失去金钱。因为每当我自高自大时,我就认为我不知道的东西并不重要。”
盲目的自信即为自负。然后他们在金钱、财务和投资领域,有许多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除了发泄兴奋的情绪,没有其他。都是废话。
我认为,人要对市场存有敬畏之心。今天能使你赚钱,改天就能让你亏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的话可能是过期食品。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