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个世纪,冒昧和自己相遇 ——读《无条件接纳自己》

谨以此文,献给25周岁的自己
年轻的时候,我们想要成为任何人,唯独除了自己。
一、成为那个很厉害很厉害的人。
在之前的很多年里,我保持着一种持续的痛苦,那就是对学习的追求所产生的痛苦。我以为只要看了很多书,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就能够变成一个越来越好的人。我常常制定计划,努力的遵守计划,但又常常因为这些学习计划的无法完成而感到苦恼,挣扎。我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坚持、然后再次失败,记不得反复了多少次,就像日与夜的交替。
如果你曾强烈失望过,那么相信,你心中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执念,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对我来说就成为了一种必须。我接受的社会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怎样的?你必须拥有很多很多的钱,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你必须吃很多的苦,才能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努力的增加自己的技能,为了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各种媒体渠道不断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加深这些印象,我们的父母、周围的朋友几乎都在这样的持续刺激中一个个沦陷,当然也包括自己。
我们真的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而变成更好的人吗?这样的人不是电视里的霸道总裁,就是文化精英,当然还有我的那些朋友们。他们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他们对于生活的一切都可以打点照顾的很好,几乎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仔细一想,我们真是的太弱了,同他们对比起来,我们简直就是不堪一击。所以我们崇拜知识精英、企业领袖以期望某一天自己能变成他们的样子。我们不断的学习,虚心听从他们的教诲,融入自己精心的实践,不断的努力去实现一种蜕变,过上一种相对理想的生活。
可是,我的问题是,我们真的可以通过某种努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吗?现在看来,我要给出的是一个否定的看法,在某些大多数时刻,努力是必要的,可是在一个伪命题面前,任何的努力都只可能将我们带到一个更加偏离主题的地方,因为在这个环节,幸运是最大的一张底牌。但不幸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将获得祝福。幸运是随机的!
那些梦想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断努力的人,就像在一台跑步机上不停的做运动,结果很简单,要么坚持下来,瘦了下来,要么运动一两天,然后等待着跑步机扬尘。我是一个不幸的后者。可是,我无所谓了,这二者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差别。通过减肥成功而成为一个精干苗条的人和继续堕落保持更加厚重的赘肉,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几乎是同样的一回事。
康德认为,我们的价值不在于身材的胖瘦,肌肉的多少,也并不在于知识的多寡,甚至是道德的好坏。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将我们的价值观强加到古人身上可能不会适用,而我们所有评判的条件都无时无刻不在发声着变化,那么,一个人的价值是怎样推演而来的呢?
我找到了一个比康德更加简洁的答案——我存在。因为我存在,所以,我有价值。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体系,而我们崇拜的正是一种外在的价值,这些价值关乎别人如何评判你,以及你取得的成就或错误的行为。事实往往是,一个无法承认自己内在价值的人,在外在价值的索求上也将经历众多的苦难,甚至是毁灭性的。对自我内在价值的承认,包含在三个内容里面——认知、感受和行为,而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不断的实现自我接纳是肯定自我内在价值的唯一方式。
二、自尊的力量——有条件的自我接纳。
人的尊严一直盘桓在我们的脑海,我们做人一定要有尊严,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自尊的,那就要求我们表现良好,过得像个理想人物,一旦我们无法表现的卓越,自尊也会逐渐在我身上失去了立足之地,所以,人类为了为人的尊严,不断的要求自己要做到某些标准,就像俞敏洪曾今为了让同学看得起自己而拼命的努力直到吐血进医院。他本人坦诚这样的方式是绝对错误的。自尊就像一把火,可以让我燃烧起来,但是,你要不断的添柴来重建这种温暖,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着了最后一根火柴之后去了哪儿?
三、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做《无条件》,如果耳熟能详的话,相信也能找到一些关于无条件自我接纳的影子。简单的从字面上就能望文生义的东西,我想无需多言:我是一个好人,仅仅是因为我存在,我拥有思维、感受和行动,即使因为一些原因我做了坏事,也不能说明我是一个坏人。接受那些自己犯下的罪行认定,但抗辩自己是一个罪人。在初次听到这样的论断之时,相信我怒不可遏。谁说不是呢,但惩罚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惩罚,而不是为了改善,惩罚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讨论国法法律,仅仅从我自身出发,就能发现,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不停自我责备的自己活的有多么痛苦,这种痛苦大部分时间同人类本身的怀疑精神相结合,而导致了更加深重的灾难。那么自我接纳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种接纳保留了自我的行动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尽最大的力量补偿他人的损失。既然错误已经造成,责备自我对于被损害的人不能产生任何补偿(甚至心理上的都做不到),然为什么不选择自我接纳,这样至少保留了我们的人性,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补偿。
四、做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从思维认知方面来看,我们需要多读书,或者是一些哲学理论,调整我们自己的看待自己他人与世界的方法,其次,利用想象的方法把自己置身于各种情绪困境当中,试着感受和调控自己的不健康的情绪,而转变为健康情绪。行为方面,我最喜欢的“羞愧练习”,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无伤大雅的活动,试图分离你的内在价值与你的不当行为。比如通过在地铁上大喊停车。这个行为看起来很蠢很神经,但是并不能说明你这个人很蠢很神经。当然最好的羞愧练习都是不经意的,当你真的面临了那些尴尬而难受的时刻,如果你仍然能这样去思考,便已经真正走在了无条件自我接纳的路上。
五、无条件的接纳他人。
当你已经试着去无条件的自我接纳,那么推己及人,相信你也可以无条件的接纳他人,而放下心中的偏见,同其他人快乐的合作。且最终无条件的接纳这个世界。我们并不是被邀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没有人应当为我们做好一切准备或者铺就成功之路,我们自己生命的意义,还得我们自己去创造。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去吧,勇敢去改变那些你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你不能改变的,并努力去分辨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