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太阳和东方的月亮

什么是文明城市?怕是舟山还不知道 ——城市文明五问(5)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279人  石声

什么是文明城市?怕是舟山还不知道
——城市文明五问(5)

一.城市思想失调
二.城市文化失忆
三.城市形态失彩
四.城市生态失衡
五.城市情怀失温


五.城市情怀失温

昨天,朋友在微信群中说, 早餐摊又出来了!终于有早饭吃了!并配了一张家门口的摊位图。摊位前没有人,整条街显得很冷静。我知道朋友意思,创城结束,又可以自由吃早饭了。也许他家里不烧早饭,也许他离吊着营业执照的店家要走一段长长的路。反正,他觉得文明城市审评的国测组走了,“戒严”解除了,生活恢复正常了,他很高兴。

街上的早餐摊到底是文明还是不文明?也就是说文明城市能不能有街上早餐摊或其他摊位?如不能有,为何国测组一走又有了,舟山是在演一场文明戏吗?如果摊位是合法的,为何测评组来检查就禁止?想到文明城市宁波街上也有早餐摊,想到以干净著称的新加坡也有早餐摊,街头摊位可能是世界华人传统文化的一部份了。舟山是月球居民吗?李克强总理说,“我看到有些城市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和摊位。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总理还说:”没有百姓便利的生活条件,大城市就会萎缩,流通业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如此,难道测评组是来干涉舟山市民的正常生活?或者,如果城市活力是城市文明内容的话,那舟山创城是反文明?

文明不仅仅是卫生,谁不喜欢环境干净?舟山好像把卫生做为了文明的唯一要素,只知道“干净”,不知道环境是什么。文明城市不是某些标准条条能容纳的,需要对文明思想的理解。你把街道私有的物事都移走,甚至把鲜花都铲掉,环境就干净了吗?你把自家院落都浇上水泥,让客人脱鞋脱袜,环境就干净了吗?干净理应是文明的素质,但文明还有许多内容,有些甚至比干净更重要。创城期间定海街道摊位不得放,店家门口的鲜花被清理,窗前的绿色植物被移走;供游人休闲喝茶的街头转角被清空。一些学校离开寝室的桌子不能有纸有笔,书本只能放到书架上,甚至垃圾桶都要收进柜子。创城创到一些地方洁癖到病态程度,我不得其解。

体现美和活力的城市是市民喜欢的。每个城市有独特的市井风情,这是城市的柔软与温情所在,也是一个文明城市最需要的内容。多年前舟山提出打造“花园城市”,未来应该一座是多彩多姿的城市,与今天的想创建的“文明城市”有悖吗?一块铁板,洗得再干净还是铁板。“我们宁愿不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这两个牌子,也不要让民生受伤害。”“我们一直强调,在为流动摊贩找到新的经营点前,不要取缔他们的经营。”这两句话,分别出自海口市委书记和儋州市委书记之口。两句话内容不同,其中蕴含的民生情怀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却是一致的。在舟山,我们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吗?

创建文明城市,目的是为了让居民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更长远的目标是为了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然,城市文明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但我们看到,在舟山,管理者专注于文明与卫生的各项指标,却忽略了居民生活的便利,以及小商贩的就业难题。于是,市民抱怨出门找不到熟悉的早餐摊点了,找不到补鞋的、修单车地方了;小摊贩们抱怨失去了挣钱养家糊口的门路。我很疑惑,创建文明城市好像是专事于地面干净的。为什么不提及制度干净,管理干净,服务干净,公务员队伍干净。这本应该是公开的文明,最应该的文明。如果把干净仅仅理解为卫生,作为文明的唯一指标,舟山或许是顶级文明了。

文明不是虚假创出来的。文明人知道,环境文明不是一天能创出来的,市民文明不是一夜能养成的。硬指标下来,咋办?你看,历史上不是有过亩产十万斤么,你可以把打上来的亩产三百斤粮食挑到国家粮库过磅时,大门进,后门再挑出来,再从大门进,一天绕着仓库转几百次,不是十万斤了么?于是,这一幕在舟山也有了,把破败的单体私有房屋用喷绘布缦围起来;菜场滴水不漏还嫌不够,再把铺上出售的带鱼尾巴齐刷刷剪整洁;为了街道整洁,公有单位私家车也只能出行百分之十五,人们真不知以为是演戏还是有紧急状态。

文明也不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文明”是有伤害的,或者说是否考虑会受伤害。创城来临,小区的每户住房防盗窗一律拆除,像是当年历史一幕又重演了,“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在今天“要你拆不拆,你不在就拆”这样的伤害情况不是在一家上演。防盗窗是私有的,住户主要是为了安全,而政府拆除的理由是城市形象。安全重要还是形象重要?为什么也不从安全角度来导示呢?如室内有灾,窗口也是一个逃生窗,把窗口封死的悲剧案例不也可以警示吗?再说,临街屋顶要亮化,考虑过顶层的住户因亮化而彻夜难眠吗?至少给受影响的人家送一块遮光布吧。

对一个城市来说,残障人士、老龄人的活跃指数往往表征一个城市的文明指数。舟山城市看上去有点富裕,然而残障设施很少,几乎没有,城市富裕的"白眼"缺乏对他们的尊重。街上及公共空间难看到残障人士,上了八十的老人也很少。当残障人和老龄人因城市不能为他们行走街头,出入公共场所提供便利感到自卑时,城市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势利”,很难让奋斗中的中青年看到未来即老龄以后的前途,因而难以有真正的“城市文明” 。还有,舟山的外来劳动力日益增多,他们也是城市市民,却很少听到为他们做了什么。城市带着偏见和歧视的色彩,如在商场交易时不用普通话,甚至以听不懂的舟山方言来为难对方等等,看起来这些细节事小,但对城市来说是文明的冷却。我从来没听到舟山能为此做些什么。比如让舟山市民推广学普通话,但舟山就以“大舟山”自居,不屑于此。

城市需要温暖与情怀,文明城市首先是市民的城市。也就是说市民的需要才是最要关心的。想想那些行动不便而居住在老旧小区的老人,能不能给他们住宅进行宜居改造?如安装外挂电梯或多些无障碍通道;能不能给日益增多的外乡打工者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解决子女入学就近读书等等;能不能建设多节点的城市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空间?如艺术馆、文博馆、科学馆、教育馆等,而不是打包在难以让市民步行到的政府门前。能不能……?能不能……?

在海岛寒冷剔骨的天气中,为城市文明的执勤者是苦的,为街道站岗的义公们是冷的,我深深理解他们为城市所做的付出。但为什么感到城市温度没有上升?我没有说决策者的初心是有悖文明的,与所有舟山市民善良的愿望一样,谁不愿生活在文明城市之中?谁愿意在一个不安全的,腐败的,医疗保险不足的,教育成问题的,社会保障可怜的、到处碰壁的,肮脏的环境中生存?我文章的全部指向是说舟山有对城市思想的准备不足,有创城者措施失当的,有甚至带来伤害的。我希望舟山真正走上文明之道,我还会再说我所理解的城市文明,以及我看到和体验到的对城市文明的伤害。

最后作个回答:
  什么是城市文明?我的话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什么是城市文明建设?文献经典回答:城市整体的共建水平,市民的文化素养,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 民主化程度。
  舟山是不是达标呢?

  城市文明的最基本原则:情感的延续与归属。
  这是世界文明城市的共识。这一基本的共识原则,舟山二十年前被重创了一次,希望不会有第二次。
2019年1月2日完稿

链接上文:城市文明五问(5)-城市生态失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