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障(一)

2023-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巨哲私域变现商学院创始人

为什么明明人们懂得很多道理,却无法过好这一生?

知而不做。

一个人不在于他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他们做到多少。

那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

认知不高。

认知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知见障。

知见障就是不明白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无知和谬知都是知见障的一种形式。

知见障体现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它在无形中左右着你的命运。

这个题目的文章主要讲知见障的四个表现形式:

1.生之不察。2.徙之失善。3.失之同和。4.居之失脉。

一、生之不察。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疾得以致病者,子之讳也,必促张之,自欲自欺,必被世人相欺也。”

你不接受客观事实,反而采取一些自欺欺人的行径,这源于内心的贪欲和虚妄。

掩盖事实的真相,可能是自欺,为了让自己安心。可能是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迷惑他人。也可能是自欺欺人,自己知见障太重,看不透事物的本质。

《学经》说:

草木者,其死愈近,其衰愈明;人则反矣,其衰显微,其饰亦至,使其衰不现,以致心安,其死愈近,则其生机愈显矣,重饰轻因,乃生之不察。

草木的死期越近,衰落的迹象越明显。但是人却相反,衰落的迹象刚显现出来,人就会开始掩饰,以隐藏衰落的迹象,这样才能使自己心安。死期越来越近,掩饰程度也会越重,这样反而显现出了生机的现象,重视表象的掩饰而轻视造成事件的原因,这就是生长的时候不懂明察。

我们不懂得洞悉事物的本质,出现问题找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就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内心就会恐惧、不安,人为了使自己心安就开始自欺欺人地掩盖迹象,甚至伪造出虚假的繁荣的景象,但是,真实的事情却一步步在恶化,所以,结果只会欲盖弥彰,自食其果。

一株植物,因为某些原因它的叶子枯黄了,但是你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你没有去寻找叶子变枯黄的原因,而是选择摘掉黄色的叶子或者用颜料把枯黄的叶子刷成绿色。

所以,草木不会自己掩饰,掩饰的是人心。

我们总说要向大自然学习,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大自然反映的是万物客观的运行规律。另一个是大自然不会掩饰,是什么样就会表现出什么样。

人却不一样,因为人有贪执妄,有知见障,很多时候会掩饰一些事实。

就算是名人,他们写的自传本应该是真实记录自己的一生,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客观如实的记录?

大多是进行修饰过的。

那么普通人呢?

不掩饰事实,不自欺欺人,反而不正常了,也许这就是人性。

有人说你要自胜,就需要逆人性而为,这里面的人性是什么?

就是人性中的贪、执、妄。

那么,贪、执、妄,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吗?

人类基因中有自我保护的特征,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有贪、执、妄的。

但,这些仅限于个体的生存和延续。

所以,更多的是在后天生活中不断培养起来的贪、执、妄。

“生之不察”就是在后天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见障。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afa0-168189742551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