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
骨子里想做,不这样做就难受,就象追求爱人那样,追不到就不放手。追到后,还要想方设法让她幸福,让家庭幸福,让孩子幸福。
所以,只要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有意义的事),就要设定下一个目标,重新设定新的意义,因为时间可不等人呐,也更因为自己的现在,就是因了过去的变现。
那如何将未来的“变现”实现呢?那就是现在做好当下的事,且能“骨子里”自动自发地做,那就找到“意义”,做起事来,就感觉那是自己应该做的,根本不需要任何的“附加条件”,就是骨子里想做,且做成后,小则为家人谋幸福,大则能帮助别人……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成了之后的副产品,不仅自己能赚钱养家糊口,还能赚个名头,真是利名双收的事情。为啥不去做呢?还得苦口婆心地给自己做政治思想工作,好在自己是个有耐心的人。
但自己,更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就象三国演义赤壁大战前,诸葛亮游说东吴,虽唇枪舌剑说服了江东文巨武将,进行了决定意义的“两劝”。
一劝周瑜。虽说周瑜是主战派,但“骨子里”还不够坚定,无法劝张昭等文臣让孙权也主战。这时,诸葛亮说出了一个理由,让周瑜彻底主战。诸葛亮故意说,曹操修了一个铜雀台,等占领东吴后,将江东的两个美女“大乔、小乔”住进去,成为曹操的小老婆。这一激将法果然有效,因为小乔是周瑜的老婆,听到这话(可能周瑜也知道这是激将法),更坚定抗曹的决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老婆都被人霸占了,自己还有活吗?
二劝孙权。周瑜及张昭主战是没问题了,但一国之主的孙权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虽经诸葛亮、周瑜等力劝,但孙权却是表面上要战,但“骨子里”却还在犹豫、徘徊。
孙权在犹豫什么?
被诸葛亮“看”出来了,也是采用激将法,将孙权“骨子里”的担忧给扒了出来。孙权当时握有两副牌,可战、可降。战则付出代价,还不一定自保;和则臣服于曹操,自己可以当个逍遥王,但没有自由。
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采用了激起孙权骨子里的“自由”,终于让孙权“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而举全国之力抗曹,且还是孙刘联合。
其它的,如诸葛亮更是超目标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带着不仅在涉及个人或集体利益的情况下,个体和集体都会反击。
而这些,也都是“骨子里”想要做的事。
诸葛亮之所以能游说成功,也是其“骨子里”要求自己得这么做,不然,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集体而言,而自己的利名都是副产品。
想通了这一点,那就会“一往无前”,且不留后路。
历史亦然,做事也按照这个逻辑,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