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出效果
2022-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细雨8233
有个朋友说他的孩子很懒,昨天让孩子拿出数学作业本订正,却不料孩子直接说没有作业本。然后朋友直接翻书包找到了那本作业本,但孩子竟责怪把他书包给弄乱了。于是,老子打了小子。
我想到昨天课堂上我让全班分组读《诗经·氓》,我让一二小组读1.3.5章节,三四小组读2.4.6章节,我读题目。
当我读完题目,一二小组几乎只有类似蚊子的声音,而且就一两只“蚊子”。(我想,或许他们之前没有习惯,或许他们“懒”,或许他们不会读,但我目标很明确,希望语文课读起来。)
于是我“救场”,带头一起读,读完第1章节,我说:“读得比我想象中好,真棒!”
我转身走到三四小组前:“来,有没有更棒的!”果然,声音比前面小组大。读完我立马表扬:“哇,你们怎么这么厉害的!”
然后再走到一二小组前,我觉察到实力还是有差距的,于是鼓励后继续领读,但这次我声音明显放低,并且越来越低,在领读到一半时,我的声音消失了,因为更多孩子们的声音出来了。于是,赞美送上:“原来你们是保存实力哈,真给力!”
如此循环、肯定、支持,最后再全班齐读,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响,所谓的朗朗书声就是此景。
然后带着他们练习一章节的背诵,很多孩子,不出几分钟,就背得非常流畅,甚至有些孩子的背诵水平不亚于重高孩子。
温馨建议:孩子表现出你眼中的“不正常”时,作为家长,不是和孩子杠上,批评指责,甚至河东狮吼+动手动脚。
而是要去看到背后原因,然后思考如何去引导,如果你做不了,那说明最要学习的人,应该是你!
坚持分享4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