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密的人好好说话
文/绿骏马
经常受一些问题的困扰,比如读一本书的收获是什么?用一篇文字固化书中精华又该怎么写?如果读者看自己的短文又会得到什么?几天之后,回忆这篇文字,还有哪些残留?
没有人是来看你问问题的,他们想要清晰的答案,最直接的观点,至于你推导的过程是不需要附在文字中的。单刀直入的文章很好读,给人一种阅读的快感,获得极大满足,但却如沙滩上的海水,一浪过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时间被冲刷的丝毫不剩。
闲话少说,回到这本书《非暴力沟通》,介绍作者卢森堡博士毫无意义,反正都不认识。在不同场合听到有人介绍他的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很多天不曾阅读,直到和老婆一次不友好的争吵发生,迅速读完这本书。
争吵在家庭生活中极为常见。以前在部队工作时候,尽可能不和老婆发生正面冲突,知道她为这个家付出太多。职业特点,一周只能回一次家,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日子会很难熬。工作日相互思念,休息过后却彼此埋怨,第二周工作将陷入十分消极的状态。电话化解家庭矛盾,时间长成本高,若一语不合又会掉入另一个泥潭无法自拔。
退役回归家庭,告别了牛郎织女生活,却为炒勺碰到锅沿创造了空间时间,夫妻间的争吵也多了起来。
某天上午,文章写到正酣处,老婆打来电话。
妻:菜和羊肉买了吗?
夫:马上去。
妻:每次都是马上,趁着新鲜赶紧去。
夫:好。
妻:你晚上要去吃饭吗?在哪?也不和我说一声。
夫:早上不是说了吗,在南湖。下午,我做好饭再去,你和孩子回来热热就行。
妻:不用,我自己做。不是做饭的事,你出去吃饭起码和我说一声。
夫:不是说了嘛,还要说几遍。
妻:听你接电话时说晚上出去吃饭,没听你说到底去不去啊。
夫:去。你老公晚上要和战友吃饭,在南湖,可以吗?(语气很生硬。)
老婆没吱声,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思路全乱了,无心再写,肚子里充满一团气。不就吃个饭嘛,有必要问来问去?老婆出去吃饭,那次我不是高高兴兴说:“去吧,几点回来,晚了去接你。”现在到好,问这问哪,烦不烦。对着空空的房间发了一通脾气,锁好门,超市买菜。
《非暴力沟通》主张倾听爱的声音。沟通中,我们往往希望别人先开始改变,理解自己,甚至一个眼神对方就可以心领神会,变得温顺柔和体贴入微。现实中,语言却经常像一堵墙,而非一扇窗。老婆很多话是在关心老公,希望老公在乎自己,而老公往往感到的是一种捆绑和束缚,失去了自由空间。
我们都是凡夫而非圣人,在争吵生气时天然会出现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对方,甚至由爱生恨。长此以往,生活变的一团糟。相同情况,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解决一触即发的世界大战。作者给出明确的公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熟练运用和反复打磨这四个要素,自觉地在每个关键时刻深吸一口气,然后套用它,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对方,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豁然开朗。
沟通第一点强调观察,不带评论的表达看到的事实,减少比较指责评判带来的内心不适。常见情景中,妻子下班回家,发现家中非常凌乱,她可能这样表达:
你看看你总是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跟个猪窝似的。从来都不肯收拾,老娘每天累死累活,下班还要当老妈子,伺候你这个掌柜的!我究竟是倒了什么霉啊!
此话一出,丈夫必然强烈反弹,他听出了指责,听出了不满,听出了弦外之音。于是马上展开自我辩护反驳:
就你辛苦?就你上班?老子特么天天不上班?老子没有挣钱养家?有脸说我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看看你那些化妆品、包包!再买八个梳妆台都不够,哪儿哪儿都是你的瓶瓶罐罐!
这是一次完整的相互伤害过程。如果套用上面的公式,妻子应该这样说:
你看,沙发上全是衣服,垃圾桶满满的,厨房里还有没洗的碗。我今天真的很累,你知道我这个人爱干净,老公你能帮我把这些清理掉吗?
相比之下,后者的说话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如果你是这位老公,不但会默默的做完这些工作,还可能帮妻子按摩酸痛的肩膀,或者出门享受一顿小龙虾。
去掉评价,保留事实陈述,大家共同面对问题,这就是观察的妙用。类似后续的感受、需要和请求是一系列连贯动作。只有完整的表达到位,双方都会清楚地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对方希望自己做什么,也就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冲突,避免了彼此的伤害——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中午,买回了新鲜蔬菜,羊肉切好放在冰箱,打通老婆电话。向老婆逐一汇报劳动成果,语气舒缓,轻松,隔着电话可以感觉老婆很高兴,面带笑容。
“老公,晚上少喝点,早点回家,太晚了我和女儿会担心。”
“放心老婆,我啥时候喝多过。”
“吹吧你,忘了上回抱着马桶不撒手啦!”
“有吗?不记得。”
生活难免磕磕绊绊,心里装着对方,保持应有的觉察,争执和不快便难以发生。
非暴力沟通试图帮助我们解决冲突的一幕,重新回到人和人之间心平气和沟通的良好状态。亲密的人在言辞上相互争斗,最可能的原因是彼此太过熟悉而变的过于随意。公众面前,我们尽量保持言谈举止得体,未必是天生如此,而是告诫自己随时做到自我克制。然而,一旦回到家里,本性外露,说话追求直接,简洁,有时懒的琢磨。于是出现急躁,默认对方能和自己达成某种默契共识,结果爆发一场又一场战争。
《非暴力沟通》最大的贡献,揭示了我们生活中对话包含的暴力成分,一旦掌握了要素公式,那怕做不到非暴力沟通的全部可能,也会让我们告别昨天的蒙昧,有了改变自己和生活的可能。
和亲密的人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