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心灵驿站

又是零点,伤不起啊!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97人  燕勇来

17 豪迈旷达刘禹锡/郭劭恺

        公元772年,中国,同时诞生了两位文学艺术上的明星,一位是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一位是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

        弱冠之年,二人便同登进士,走上了仕途之路。而后,刘柳二人因政治革新的失败被贬。十年之后,二人同被召回京城,可好景不长,随后,二人又被贬去更远的地方。此后十几年,刘禹锡一直处于被不断调任的状态,饱受“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悲凉之态。

        同是被贬,与柳宗元不同,刘禹锡更多了一份豪迈、一份旷达、一份乐观。

        柳宗元面对大江,悲痛万分,提笔写下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千古绝句。而刘禹锡看着天上一排秋去飞鹤,写下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诗篇。柳宗元在小石潭面前,苦苦一笑,认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便悄然离去。而刘禹锡面对眼前贫瘠的房屋,淡然一笑,留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传世名篇。

        在失意面前,他没有以泪洗面,没有退隐江湖,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床头万木春”。即使在人生低谷,仍能鼓起勇气,在困境中奋起。这就是刘禹锡,豪迈、旷达、乐观的“诗豪”刘禹锡。

21.积极乐观刘禹锡/瑾瑶

      早年的进士及第并未给其带来太多荣光,太长的平坦仕途。  由于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并积极参与,在新政被废后,不可避免的踏上了多舛的贬谪之路。青春的时光并非用来实现宏伟政治抱负与富国强兵的伟大理想,而是大数耗在了无尽的贬谪之路上。二十三年的光阴,逝去了母亲,夺去了好友的生命,但在与白乐天相逢时,他仍乐观豁达,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干古哲理。多舛的命运未能打败刘禹锡,他在漫漫征途中,终于在晚年得以重回朝庭,重得重用,大器晚成。刘禹锡的积极乐观,为他的人生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22.忠勇爱国辛弃疾/ 瑾瑶

      自幼耳濡目染父亲谆谆教诲的辛弃疾,在心中早已埋下抗金还宋的种子。在一起汉民起义中,辛弃疾率部50余人,以少胜多,成功擒获敌军将军,归顺南宋。英勇果敢使辛弃疾名噪一时,尚青年便步入仕途,担起抗金大任。其在沙场上留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流露出辛弃疾忠君爱国,渴望勇立战功的思想感情。 但南宋的朝廷终究是怯懦的,对军事的轻视使战胜敌军难上加难。仗义直言的辛弃疾由于排挤,被迫离开朝廷,过起谪居生活,留下了“听取蛙声一片”的闲适,但其内心对国家的热爱与忠心从未改变。

乐观旷达刘禹锡/曲佳恒

        历经千年的洗礼,刘禹所写下的诗篇在众多的篇中依旧光彩夺目,焕发着他独特而诱人的魅力他的豪情万丈无流露其间,虽身处陋室,但陋室在他笔下却不陋,这是多么圣贤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身处随室他却保持着高尚的情操。

      他在政治上,无疑是失败的,但在逆境中却悟出了

舟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深刻人生哲理。他曾失落过,他最终在纠中选择了乐观,他也从未曾在逆境中选择屈服,他的棱角在最终也未被磨平。

人中豪杰辛弃疾/曲佳恒

        仰望历史的星空,纵观历史的长河,他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山河破碎的时代,原本可以像其他词人一样的他却拉弯弓射大雕,他从小博览群书习武艺。既上得了马背也又拿得起毛笔。

        二十一岁,他便上阵杀敌,立下大功,在刀光剑影中式成长着自己,他的机智与勇敢,震惊着整个南宋朝庭。可惜他的笔虽能写出千古美文却不能力挽狂澜拯救南宋朝庭。他的抗金主张,却不被他人认同这破碎的山河就成了他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他最终带着这个遗憾,退隐山居,郁郁而终,临终前还高呼"杀贼,杀贼"!

19.文武全才辛弃疾/崔婕

        “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写诗”可谓对辛弃疾这一文武全才最恰当的评价。辛弃疾虽未遇英明君主赏识、提拔,但也是一代英雄好汉。他金戈铁马,志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欲上战场为国杀敌,收复山河的熊心壮志总在心中、梦中燃起熊熊烈火。他独上北固楼,叹出“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忧愁伴随他的左右,山河破碎,国家危急,使他无意赏景。辛弃疾在朝廷做官,整日面对书桌,怎么不改雄心,用笔书写不凡人生。他那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辛弃疾在国家之途中的寻找。

18.豪迈乐观刘禹锡/崔婕

        刘语熙并不是一个仕途得意的人,但他的才气仍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十几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21岁考取进士,后因主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被贬朗州,但他没有自甘沉没,而是积极面对,不断学习民歌民曲。创作了“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的《采菱行》,抒发自己的苦闷之心。被贬期间,他创作了数百篇佳作,如《秋词》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还仿习民歌写下《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寄情山水,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豪迈的精神面对,可谓人中“诗豪”。

24夹缝求生刘梦得/史璐欣

万丈沟壑,路远南行,缘何坚持?二十三年折太多,余生何去从?

刘梦得从来便于他人不同,他的倔强,令人欣赏,又叫人心疼。年逾半百,被贬和州,竟因知县恼火再三搬迁,处境每况愈下,可他却从“面对大江观白帆”看至“垂柳青青江水边”,哪怕最终只落得一床一桌一椅一小屋,仍坚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如此安贫乐道的情趣,造就了他的旷达与无畏,使他登上人们心中的高地。

他是沉舟,是病树,但他更是争流百舸,新生春木,豪饮一杯,他的人生便又奋起于困顿之中。晴空一鹤排云上,渡过逆旅人生,梦得的前方光芒万丈。

23一片丹心辛弃疾/史璐欣

他曾征战沙场夺江山,也曾攀登北固亭望神州;南宋衰微,偏安江南,他慨叹仲谋坐断东南战未休,他追忆寄奴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毕生所愿乃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却在流光中白了发梢。时代的沧桑赋予了他肩上重担,既是千古江山难觅英雄,他那便成为英雄!家国占据了他的心弦,就连醉酒都无法消愁,摇摇晃晃挑着灯,隐隐约约又提剑返沙场,万丈豪情终有一日成!

千百度寻君,未料匿于灯火阑珊处。

19.自信旷达刘梦得/苗滨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半生怀才不遇,政治失意,但他总能化沉郁为通达。身处陋室之时,他乐观的说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变悲怨为乐观,旷达地喊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他支持变法,屡遭贬谪,却仍能愈挫愈奋,吐露豪迈的诗情。他在《陋室铭》一文中曾说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他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相提并论,展现出他那“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迈之情。

18.意气风发辛弃疾/苗滨源       

    壮士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你一袭素衣,一把长剑,穿梭于血雨腥风,遥望那落日楼头,那日见衰颓的南宋王朝。你看到金兵入侵时南宋朝廷的无计可施,也目睹了在敌人占领下凄苦百姓的水深火热。这时,你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终于使你抛开世俗,决定以满腔热血开辟一条为国尽忠之路。你“十步杀一人,百步不留行”,刀光血影里你勇往直前,人情险恶中一笑置之。直至年迈,你仍在醉里寒风中挑灯看剑,在午夜梦回中沙场秋点兵。天下英雄谁敌手?意气风发辛弃疾!

21豪情万丈辛弃疾/李悦超

        南宋灰飞烟灭,却留下了辛弃疾的豪情。敌军已溃退,乘胜追击,一战获胜,功成名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现实对他是残酷的,腐朽的南宋朝廷,让他纵然豪情万丈,热血满腔,也无法在官场上立足。“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留下的除了无奈还是无奈。本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却只能沉痛慨叹“可怜白发生”!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已成为泡影,唯有梦中“醉里挑灯看剑”,驰骋沙场。他只能在笔尖抒发自己的豪情,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传奇历史。历史的光芒已渐渐隐去,而辛弃疾的万丈豪情在历史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20乐观豁达刘禹锡/李悦超

        刘禹锡,在困苦中欣然绽放,在逆境中振翅飞翔。他被贬二十三年,蹉跎半生,但却在陋室中自得其乐,“惟吾德馨”。在众人悲寂寥之时,却吟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在他年老被召回时,虽时光已飞逝而过,却仍能豁达地自我排解,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勉。他回京后挥笔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即使狼狈,也永远保持着骨子里的那一份自信乐观。他不汲于名利,潇洒一生。他就是那个有着乐观的心态,豁达的胸怀,笑对人生的“诗豪”——刘禹锡。

22豪情万丈辛弃疾/贾鑫烨

          少年时抗金归宋,于酒酣之时挑灯看剑,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军营生活,是梦醒

角声连营,点兵沙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雾弦惊”的英姿。本欲“了却君王天下事”,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天子一令便开启了其仕宦生涯。然伐金之谏不为重用,因与当政之派政见不合,而被弹劾落职。

        既如此,便归隐山居,享受田园。放下前的苟且,去欣赏诗和远方的田野。茅檐低小,溪上青草,村居之乐,乐在望“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还有无赖小儿于溪头卧剥莲蓬;乐在看翁媪相对而酌,吴音媚好;乐在清风中,明月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嘴角微扬,饮一壶清酒,赋一首诗词,闲云野鹤,恬静悠然。

        年岁己高,却复被起用,可怜已白发斑驳,只能登临北固亭忆往昔“不尽长江滚滚流”。

      纵使命运多桀,壮志难酬,却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将满腔激情寄于词作。

      花千树,星如雨,灯火阑珊处,那人豪情万丈。

21豪迈洒脱刘梦得/贾鑫烨

        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青年时代,仕途一帆风顺。然政治革新失败,三十有五而被贬朗州,从此宦迹漂泊,于巴山楚水凄凉之地,“弃置”其身二十三年。面对人生之秋,眼中只是一鹤凌云,排空而上,胜却春朝无数。

        十载归京,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满目,不惜被贬而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以讽小人。虽为安置于方寸斗室,却可安贫乐道,苦中作乐,望苔痕上阶,草色入帘,轻调素琴,慢阅金经,以其馨德装点陋室,用其佳作陶冶性情。

      被贬十三年,母亲去世,好友病故,悲痛交加。重游玄都观,无悔于作讽诗被贬,乃再题:“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用尽半生贬谪生涯,坚守自己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若晴空一鹤,潇酒一世,豪情一生。

20.普通词人辛弃疾/王晨曦

        辛弃疾乃南宋一普通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辛弃疾豪情万丈,正如许多南宋忧国伤时的词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情感,其中许多经典名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仍在耳畔若响。除此之外,辛弃疾寄情怀古,登京口北固亭,他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既伤时,又忧国。总的看来,辛弃疾是一名无比爱国的普通词人,普通得令人心在燃烧,灰烬都埋葬在这片土地里。

19.诗豪人杰刘禹锡/王晨曦

        看淡世事变迁的刘郎也慢慢看懂了人生一秋。仕宦,贬谪,唐人以天下为己任,却以得失而喜悲;刘禹锡弃置一己身,却杯酒长精神。酬乐天一诗,忆过往不穷——看过湖光秋月,走过渡口淘沙,倚过乌衣巷口,居过和州陋室,也曾品咂年少无所惧,也曾感慨流光把人抛。走了那么远,刘梦得在秋日如梦方得一盏灯,那里的晴空鹤过无痕,一叶知一秋,一秋知一生——低谷中有高潮,病树中有春天,无声处有惊雷。

11.豁达乐观刘禹锡 /郗荣昊        刘禹锡的一生屡遭贬谪,而他却不以为然,越挫越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简短的话语,化悲秋为乐秋,一抒爱秋之情,一显不凡气质,一展豪迈壮志。《陋室铭》中,刘禹锡不惧陋室之陋,却话:“何陋之有?”颠沛流离,四处奔波,只一间陋室为宿,奈何“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实谓德馨。白居易称其“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而他仅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深知自己是“沉舟”,是“病木”,却坦然面对,以酒共勉,继续向前。岁月白了他的发,却没有摧毁他的心。他骨子里那股乐观豁达不服输的劲儿,即使放在今日,仍催促着我们在人生路上无畏前行。

18.意气风发刘禹锡/甄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我与刘禹锡的初识。我与他都钟情这秋色。

        少年时的刘禹锡可谓人生得意,一路扶摇直上,考取功名,位极人臣。在长安写下了“我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一句。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正少年,毫无忧虑与踌躇。后来他青云直上成为高官,被赞有宰相之才,这便有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诗,那时他眼中的长安处处皆是好风景。可惜命运弄人,没有谁能逃过他的手掌心。被贬朗州后刘禹锡却觉这只是一时的不如意,被云雾遮蔽的明月总会清朗的,他也如此。不出所料,十年后他受命回京,欣喜之下写下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此又被贬共二十三年,恍惚见当时的少年已有了岁月的痕迹。唯独不变的是他“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狂”气。他用斗士的一生,以诗替剑,以乐观为甲,去告诉那些人,命运对他越残忍,他笑得越张狂。可他想要的,终究只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岁月静好。

      他是长安城下的他,也是乌巷写诗的他。

17.慷慨悲歌辛弃疾/甄佳

        “啼鸟还知如许根,料不啼清泪长啼血”是我对辛弃疾的印象。

        我的想象中,一位热血报国的英雄少年,应是目光炯炯,魁梧高大,骑马射箭,无不在精。偏偏造化弄人,纵然他生来为杀敌报国,也逃不过皇帝让他脱下战袍,放下刀枪,给他一枚小小的官印,从此流浪于枯山剩水。在家国风雨飘摇中,他是如何挥舞刀枪,上阵杀敌的,我们无法想象。只觉一位浓浓书生气的词人骨子里刻着忧民报国的傲气,化成了一股剑气,将去收复失地。尽管失地尚未收复,南宋朝廷却也偏安一隅,“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让他痛心无奈。但这样的少年也有侠骨柔情的一面,一句“啼鸟”道尽了“人生离别”,昭君远离故国、李陵送别苏轼、荆轲悲壮辞去……这些与他跟好友的离别一般,似有你离去之后,我又与谁共醉,与谁同赏明月的滋味。他是金戈铁马,也是明月清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