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文/壹見

我第一次用语音输入法写字。
真是个懒人神器呀,除了标点符号有些不对,文字转译的正确率还是很高的。
壹.
早晨七点起来写字的好处是:不会担心思路被一些未知的事物打断。只有窗外早起的鸟叫声,陪伴着文字一个个输入。这也正是我喜欢早起写字的原因之一。
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面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并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是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立刻在回忆哪些小事是我现在非常感兴趣的呢。
贰.
时代在向前。很多东西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从老一辈的铁饭碗,到今天每天都要革新。这个时代瞬息万变,我们必须担心的是,放下这股冲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不必担心的是,只管向前,山穷水复还有柳暗花明。
上周因为工作的需求,有个北京的朋友把我拉入了一个读书的群,做了一个问卷调研: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写的是最近看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让我穿越历史和文化,一幕幕感受过去的苦难,一点点汲取过去的力量。精炼而准确的措辞,更是我写作路上的学习榜样。
读书群里刚开始是很安静的,因为有太多的陌生人,因为谁也不知道群里人的底细。所以沉默是最好的武器。
有一天群里开始“躁动”起来,问卷调研开始变成了群里的互动环节。很多人在群里推荐一本书,然后附上推荐的理由。我相信很多写在前面的人,可能是基于工作任务的原因,写的有些敷衍,有些随意。但越往后,这种带头的力量是强大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推荐的书和推荐理由,到有一天在群里安静的一言不发的你,也被这种推荐所感染。
叁.
谁都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在身处的朋友圈,在身处的任何一种环境。
人开始从逆反变为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接受一种从前并不敢认同的东西,或者说是抵触的东西。比如说现在的语音输入。他能够快速的将脑海中想要表达的信息转化为文字,而你只需要改一些标点和偶尔的同音字。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进步吧。
多去留意一些你身边的小事,多去尝试一些从未尝试的新鲜事物。从陌生到喜欢,到再也离不开,其实都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谈恋爱不正是如此吗?
从不好到好,只需要删除内心的那个“不”字。
那个“不”字,隔断了我们尝试的勇气,隔断了我们变得更好的机会。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这急速改变的世界。
拥抱变化,试一试又何妨?
所有陌生的新鲜的,都会带来一些恐惧和未知。但也正是这些未知,让我们有了探索的勇气。也正是这些探索的勇气,让我们遇到了又一个崭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