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带孩子系列1: 尊重,不恐吓,不贬低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循自在
以下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系列《第二章: 尊重,自不恐吓,不贬低》的折页内容(详细说明部分,在图册中是被折起来的,老人可跳过或听读),第二、三部分中的情景对话是主体内容(配图还没完成)。

(一)

    邻居家的小孩,4岁,第一眼看上去就非常让人心疼。眼睛里经常含泪,大人脸色一变,他就情绪崩溃。我从他的爸爸妈妈嘴里最唱听到的是这样的话:

"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我不要你了"

小玩笑,大伤害。

老人对未来的恐慌,孩子对养育者的依赖,皆是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永远不要开关于"抛弃"的玩笑。

很多人对这样的话不敏感,因为大人都有生活自理能力,也能理解这是句玩笑话。孩子的世界,却大不同。他们会当真,会恐惧,会崩溃。因为在他们有限的经验里,吃喝拉撒样样靠大人,"不要你了",意味着活不下去。

    孩子因为被恐吓的巨大恐惧,往往会瞬间安静下来。这并不代表他们会更懂事,只能说明他(她)有多怕被抛弃。

    不理解,却必须屈从,背离了对人的尊重。

(二)

    年轻人也好,老人也罢,人人都追求优秀优越。有时候,我们太想孩子聪明懂事,太希望他乖巧可爱,希望他积极开朗,或者,多才多艺。

    但,他毕竟只是他自己。

    一位朋友,性格温和、安静,他却说多年来一直与自己的天性搏斗,逼着自己活泼好动一点,内心也时常不安。因为他的父母,喜欢的是比较活跃的孩子。

  问问自己,你的好恶,与孩子的天性,冲突吗?

如果答案是"是",就行格外注意了。

你是不是经常这样说:

这孩子性格不好。太调皮,一点不乖。

可以变成这样:

安静一下吧!不然会吵到别人。奶奶相信你是个照顾他人感受的孩子。

(不搞人身攻击,就事论事,说明后果认真,这本身就是尊重。信任,保持耐心。被尊重的孩子表现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经常这样说:

这个孩子胆子小,没出息!

可以改成这样:

XX是不是有点可怕?我们去试试吧,有我在!(引导改进,不贬低,不评判)

贬低孩子,只会让他自卑。

注:

为了更适合老人群体,即使非必读的折页内容,我们也尽可能以简短的篇幅把理念说清楚。

目前只有文字内容,图片部分和排版正在同步进行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