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2020-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傲气冲天925

一夜爆红的草根明星:流量是变现还是变扰

11月11日,于新伟在北京星光影视园a3演播厅唱了一首《一剪梅》,因其低沉又有磁性的嗓音获得了“挑战成功”。于新伟是一名养鸡农民,同时也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守山大叔”,在半个月前,凭借着《再别康桥》的诗朗诵视频登上了当天抖音热搜首位,自己的粉丝数也开始急速上升。出名后开始尝试和电商主播连麦互动带货,结果到货时发现实物和视频上的不一样,便对购买商品的粉丝进行退款,于新伟觉得依然有愧于粉丝,内心一直耿耿于怀很久。(11月16日 《钱江晚报》)

一夜爆红顺势而来的是大量的关注,流量即能变现,又能变扰。当看见“守山大叔”的一时爆红,不经想到曾经的“大衣哥”朱之文,因为上《星光大道》一炮走红,带来的困扰也不断。他捐款50万将村里的路修好被村民嫌弃修太少,周围人向他借钱并没有还,到近两年短视频的兴起,“大衣哥”又成了商机,不少村民不工作不赚钱,24小时对他直播,被逼得他紧闭大门后竟然被一脚踹开……“大衣哥”确实因为红了带来了经济收益,刻板印象里以为生活也会随之改变,却成了村民的“财路”,打乱了他原本的生活,困扰一直持续。

还有近日频频上热搜的“康巴汉子”藏族男孩丁真。丁真因为一组纪录片视频中原生态纯真的笑脸和像明星的帅气容貌迷倒了万千网友,随后网络上便爆出,《创4》《明日之子》这样的选秀节目在向他邀约,但是从视频上看丁真是个性格比较偏内向,内心单纯简单的孩子,他没有上过学,是没有机会去上学,选秀节目必定少不了舆论的争论,对于自己未来的路如何走,当然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但是哪个大山里的孩子不想往大城市外面走走看看,外界美好诱惑太大,不断影响刺激着人类本性的欲望,丁真就像没有被污染过的净土,希望可以保护他不受“伤害”。

看见丁真仿佛是现在的于新伟,两者都是才爆红的“网红”,走在流量变现这条路上的初期,而看见朱之文仿佛是于新伟和丁真流量变现后期的二次消费,甚至未来还会过度消费、过度娱乐化。他们都是以务农为生的草根,只是正好走在了流量为王的大时代,可以凭着自己的长处赚钱,这无可厚非,但是流量时代总是先给足了甜头,再狠狠地尝够苦,那个可能会阻碍你正常生活的苦,那个可能你无法承受的舆论压力的苦,那个可能成为了“圈钱的工具”自己却无能为力的苦。

流量时代下一度的狂欢促成了草根明星,曾经有爆火的,未来一定也是,一夜爆红的快乐和昙花一现后被依然消费的困扰都只有自己去承担,真的希望外界能对待他们温柔、善良一些,多一点现象背后的思考,少一点表层下的挖掘,还他们做普通人的权利,将他们的人生如何继续走的选择权真正公平地还给他们。

指责“过洋节”,是文化不自信心理作祟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内一宿管阿姨在感恩节当天为表示感谢,送学生糖果,但是一名学生表示要举报她公开搞“洋节”庆祝活动。(11月27日《山东商报》)

指责“过洋节”的本质,是文化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片面地认为“过洋节”助长国人崇洋媚外的风气。之前,国内确实存在不重视传统节日,认为“过洋节”就是时尚潮流的风气。但时代在发展,中国更在发展。近些年,国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在加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都在进一步提升。一味地认为“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是故步自封的陈旧观念。

不少人之所以过感恩节,并非因为它是“洋节”,而是它为感恩提供了契机。生活需要仪式感,中华民族是含蓄的民族,不善于明确地表达爱意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将很多感恩都化为了“人情世故”。如果能借由感恩节的仪式,坦荡表达心中对周围人的感激和爱,又有什么不可?

人类文明是具有共性的,这一共性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更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供了可能。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但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大难题就是,我们讲的中国故事不够吸引外国读者。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对国外文化不够了解,我们不懂得怎么“翻译”好中国故事。电影《卧虎藏龙》,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该片内核是中国儒家文化,但用了外国人能听懂的语言去讲述,让中国武侠片在国外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这一成功与导演对国内外文化的深刻了解是分不开的。节日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积淀,对国外节日文化的抵触,也会让我们读不懂国外文化,更“翻译”不好中国故事。

自尊者善,自信者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内心里就要坚信国家在发展,我们在进步,在文化交流中适时转变心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更要自信地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外来文化交流,在汲取新时代营养的同时,散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学生欲举报宿管过洋节,懂得宽容才会尊重差异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宿管阿姨在感恩节送学生糖果,却被学生举报过洋节的新闻引发公众关注。学校回应“公寓宿管阿姨派发巧克力是出于好心,学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出于善意”。但仍有不少网友评价学生“没事上纲上线”。(11月27日 澎湃新闻 )

这则新闻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过洋节”的言论,会让大家联想到“西方节日该不该过”这样的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在媒体的曝光之下,学生和宿管阿姨之间的矛盾被放大了,网友们下意识地感到宿管阿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试图“主持正义”,将错误归咎到学生身上。

但是,事件中的二人真的有很大的矛盾吗?学生误解宿管阿姨的好意,威胁举报宿管阿姨,确实缺乏人情味。但换一个角度看,学生仅仅是表达一种观点,没有侮辱他人,也没有违反规定,网络舆论却一哄而上,给学生贴上负面标签,或许同样缺乏宽容与理解。

矛盾常有,宽容不常有,在网络空间尤其如此。也许学生与宿管阿姨之间存在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也许学生表达意见的方式比较直接、没有顾及他人感受,但网友的指责恰当吗?现实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曾与亲人、朋友产生过分歧、拌过嘴、产生过误解......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或是保证自己的言语永远恰如其分,这是可以理解、宽容的。但互联网空间中,我们作为旁观者,抱着围观新奇事件的心态,往往以直觉、以感性评判,把小矛盾、小错误放大来批评。这种宽容的匮乏,反而容易遮蔽真相、激化矛盾。

宽容能让我们更理性地认识世界和他人。网络空间里的我们经常披着匿名的大衣,同时丢失了一部分宽容和理性——有时我们暂时无法了解事件的原貌,却急于宣泄情绪;我们懂得人无完人,却未会必全面地评判他人。

今年十月,江苏南通“最美女护士”于鑫慧被曝疑似身份造假、深陷债务、婚内征婚。在网络上引起巨大波澜。针对质疑,于鑫慧所在单位回应称其从事内勤工作,个人债务已经偿还,婚恋属于个人事务,并呼吁“对成长中的青年人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护”。“最美女护士”的称号或许太重,网友们的批评一味指向负面,恐怕也有失偏颇。

宽容意味着尊重差异,同时发展自身。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吸收少数民族和西方的优秀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铸就了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广博性;从个人的角度,怀一颗宽容之心,就是给自己更多看待世界的角度。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个人的认知也总是有局限,这可能使得我们产生矛盾、误解,却也使得整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作家罗曼·罗兰说:“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位置。”点赞时、评论时、转发时,怀一颗宽容之心,网络空间中的戾气或许不难化解。

评论区,别沦为“戾气集中营”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减少了社交的难度。我们很容易就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回复他人的看法,却逐渐喜欢带上一丝“敌意”。

时下流行的表达方式中,有一种是“不是吧不是吧,不会还有人……”和“都×××年了,怎么还有人……”,其实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可能并不带有敌意,我相信,更多的使用者,也不过是抱着有趣的心态去进行运用,但这种有些阴阳怪气的表达方式,的确天然带有一种对他人观点的不屑与蔑视,而少了一分据理而谈的尊重与友好。

在每一个热点事件的评论区,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他们或讽刺,或愤怒,或不屑,表达着自己的不赞同。点开最近受到热议的“清华学姐”相关事件微博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看照片,这女生是多么普通,可是又多么自信,自信有男人骚扰她”“这长相也有这自信,想红想疯了吧”……本质上,众人想表达的是对学姐没有证据就擅自“公开处刑”的愤怒,出口时却变成了对学姐的人身攻击。

再摘一下我最近看到的某些文章下的网友留言——“第一个评论是被洗脑了吗???”;“哪个××写的这篇文章啊”;“违法行为怎么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大了?又不是青少年,自己该不该做不知道吗?违法行为就应该公开啊!这篇文的作者建议您多学一下法律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冷笑)。”

不讨论这些观点本身是否合理正确,其中原本也不乏道理的,可是单从语气上看,我们的确会本能地产生一股不适感。为什么我们会在网上发出这些令战斗一触即发的评论?

日常社交中,相信,没有哪个人会把反问句和疑问句作为自己表达的主要形式,因为这种表达习惯会给交流的对方带来不被尊重的感觉。而为了维护人际网络,我们往往会选择更加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但网络却不存在这样的顾虑。在千千万万的评论中,“我”的声音可能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这篇文章可能也是“我们”此生的唯一一次交集,那么,“我”为什么不怎么舒服怎么来,何不畅快淋漓地宣泄我的不满?

再则,有些评论喜欢用反问和轻蔑的语气,将和自己不相契合的观点塑造成“幼稚”“可笑”“不可理喻”的形象,其本质上想达到的,其实是对自身观点的拔高、对反对者的心理打压,从而让反对者和观看者产生“这个观点是不是确实没有任何价值”的疑惑。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我们可以不同意,但应该把别人的意见放在与自己意见同等的地位上。

那些带着不屑和敌意的评论,最终会导向两个结局——网络暴力和意见传达效率的降低。

网络暴力,不应局限在对某一个个体的群起而攻之,也应包含个体之间相互的谩骂诋毁。充满情绪色彩的语言,往往会导致充满情绪色彩的回复,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而对于那些单方面被网暴的人群而言,每一句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虽然不像刀剑那样锋利,却都是雪崩时的一片雪花。

除此以外,那些带着戾气的评论,想来除了恶意,什么也无法向他人传达。我们总是强调,在观点表达时应该做到有效的传播,应该是以“让对方接收并接受自己的观点”为最理想的结果。但面对充满恶意的评价时,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其中的不屑和敌意所吸引,反而不去关注观点本身。如果这种表达方式只能宣泄我们的主观情绪,却无法最终达成观点的统一,又何苦为之呢?

只有充满情绪的反问,字里行间的轻蔑嘲讽,才能让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吗?我想不是的。下次评论时,不妨把“第一个评论是被洗脑了吗?”改成“我不认同第一个观点,在我看来……”,把“哪个××写的这篇文章啊?”改成“我和作者的观点不太一样,因为……”,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把咄咄逼人改成据理而谈。

正如“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讽刺和剑拔弩张。网络不像现实世界一样需要考虑“今日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但也不妨心平气和一点,变情绪性的宣泄为理性的陈述,让有效的观点输出多一点,无谓的愤怒争吵少一些,别让评论区沦为“戾气集中营”。毕竟,情感的宣泄会带来淋漓尽致的快感,但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之后,我们的语言里又还剩什么呢?

“清华学姐”事件:以暴制暴是对正义的践踏

“清华学姐”近日上了热搜。11月20日,网传清华美院一名女学生称男同学骚扰自己,并将身份信息公开至社交媒体,后查监控发现是误会。该事发酵后,疑似当事女生回应“互相道歉,就此了结”。清华美院一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两人已经和解,网上大多数信息都是营销号在进行炒作的,且网传所谓“自述”并不是男同学所写。(11月20日《潇湘晨报》)

让网友感到愤怒的是,学姐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经过之前,就在网上发布学弟个人信息,扬言要学弟“社会性死亡”。最后真相大白,学弟洗脱嫌疑,白白遭受身心煎熬。于是,网友们纷纷为学弟打抱不平,对学姐群起而攻之,想要“让她也尝尝社死的滋味”。如此简单地以暴制暴,是真的正义吗?

以暴制暴是在人类文明尚未开化时形成的共识。在朴素的以暴制暴正义观里,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已经成为人的本能。因此,在“清华学姐”的热点出现后,网友的第一反应便是:既然你在不明是非的前提下,让一个无辜的人遭受“社死”的横祸,那你的代价便是受到等价的“社死”惩罚。可“从来如此,便对么?”以暴制暴作为原始社会的行为方式,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不仅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更是挑起社会争端的潜在根源。简单地以暴制暴,实则是人类文明退步的征兆。

事实上,该对“清华学姐”的行为做出量裁、决定惩罚的,不该是互联网中的任何一个人。正义,是要对是非善恶做出公平公正的衡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正义标准,有的高,有的低。这就决定了,个人在以自己的正义标准“替天行道”时,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无法保证公平正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尊重人权的法制化社会,以暴制暴的权利从人民的手中让渡给了法律和政府。是非对错自有法律公断,自以为是的以暴制暴,是对自己口中高唱的“正义”的疯狂践踏。

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在网络上以暴制暴貌,似成为人们诉诸正义的习惯方式。诚然,在网络上以暴制暴确实能在法律缺位时,让施暴者获得一定的惩罚。但施暴者在遭受网民辱骂的同时,可能因为个人信息被曝光,其家人朋友都会遭受心理上的折磨。如山西虐猫事件,虐猫男的老家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但却收到网友寄来的花圈。如此一来,“伸张正义”变成了施暴,无辜者成了受害者。再则,今天我施暴,明天你以暴制暴,受者再施,施者再受,最终矛盾不断升级,冤冤相报,何时能了?这样的“正义”,也不是我们的初衷。

以暴制暴绝不是正义,网络施加给“清华学姐”的暴力也该停止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今学姐和学弟二人已然和解,当事人尚且没说什么,围观者抓着不放,反复“鞭尸”,这不是文明社会公民该有的素质。

数字时代,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近日,湖北宜昌秭归县一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工作人员称“不收现金,要么叫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在记录当时的视频中,老人被拒后的无奈和不知所措实在叫人心酸。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服务早已成为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然而,还有一群“银发族”作为互联网的“难民”和“留守人员”处在数字时代的边缘,与日常的数字化社会参与存在着疏离和脱节。全民幸福的数字时代不能少了老年群体,公共治理和服务更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早前疫情期间,老年人无健康码各项出行受阻。最近,湖北随州一位94岁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径直抬起做人脸识别。这些情景都反映出,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老年群体正在被部分只认“技术”不讲“情理”的数字服务加速推向社会生活的边缘。数字背后缺乏了关怀的温度,社会治理的问题便会随之产生。当下,火车站、银行、社区网点等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场所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变,但在许多管理实施的细节方面,仅仅采用了“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却并未关注到老年群体的需求。

老年群体和数字时代已然存在的断层,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致充分地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还是疫情防控上,都应该为其开放一条充满关怀的服务通道。在提供智能化、标准化、正规化的服务程序的同时,仍开放保留相应的人工服务通道,为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提供暖心舒适的服务方式,而不是冷漠地拒绝抑或是粗鲁地抬起。

令人欣喜的是,老年群体在网络社会生活中的割裂和边缘化,正逐渐浮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相关层面在及时认识了解老年群体的难处之后,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办法》,强调了涉及老年群体生活各个方面的解决措施,更是提出了智能终端适老化、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等关键层面的发展方向。

其实,家庭方面也应给予老年群体情感和行动上的支持。家人对老年人“触网”行为的耐心和关心,会很大程度地帮助家中老人对互联网的学习接纳,年轻一代的反哺,能更好地带动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体验互联网时代方便快捷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而社会发展的脚步却从不停滞向前。网络数字的新时代里,我们更应该注重关切那些吃力追赶或者远被落下的老年一代,让互联网的发展更加适老化。这样,幸福生活的时代,才会一个人都不落下。

“凡尔赛文学”:精心包装背后是可悲的虚荣

“凡尔赛文学”突然兴盛于微博等各大网络评论,引发网友们的热议与模仿。

其中的“凡尔赛”,来自于讲述法国大革命大女主的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凡尔赛”也成为浪漫优雅贵族的代表。

在对“凡尔赛”不断地戏谑中,“凡尔赛”现在成为一种用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富的代称。

其实“凡尔赛文学”已在互联网了一段时间,突然翻红主要是因为一位博主的“凡尔赛文学”微博内容突然受到网友的关注。

在该博主的描述中,自己是一位生活滋润,爱情甜蜜的浪漫女主,日常的生活就是秀秀恩爱收到男友的宠溺顺便炫耀自己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物质生活等。

在该博主普通偶像剧般的微博内容下,“凡尔赛文学”也进一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凡尔赛文学”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极大的成分在于其描述的荒谬和背后显示出来的炫耀的可笑。随着该博主的爆红,其也被网友们扒出盗图等问题,进一步做实其荒谬可笑的言论下其实与现实生活并不相符。

“凡尔赛文学”下的创作者们,费力精心为自己描绘出一个与现实有落差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形象和生活,自己进行浪漫戏剧化地“加工”,或许只是为了在互联网上进行虚荣的展示和分享,却因为用力过猛最终贻笑大方。努力装扮下的自己并未给自己带来关注认可或是羡慕,反而让感情上空虚和物质上求而不得的自己一览无遗,被人调侃取笑丑态百出而不自知,依然沉醉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美梦中。

在“凡尔赛文学”试图遮挡看似光鲜亮丽的羽毛的行为背后,笔者看见的却是一副虚荣可怜的躯壳和空虚的精神世界。这些“凡尔赛文学”的创作者们,沉浸在自己构想的浪漫粉色世界中,却忽略了在真实世界中努力奋斗的价值,也缺乏面对现实和真实的自己的勇气,又或者说,其努力的目标,也许只是塑造出互联网上看似幸福的生活。但关掉手机,看看真实的自己和眼前的生活,不知他们心里会否生出巨大的落差感,感到更大的可悲和空虚?

互联网时代,我们都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塑造自己的互联网形象,经营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各种社交软件上的头像和资料,发送展示的文案和图片,或许都与真实的自己有所差距。大家都想展示自己的光鲜积极,这无可厚非,但也要记住,唯有自己眼前抓得住的,自己体会到的生活,才应该成为我们满足与幸福的源泉。

不必言称凡尔赛,你口中的炫耀不过是别人在话家常

新一季《令人心动的offer》中,王骁因一系列类似于“我之前没在律所实习过,我之前都是在一些国际组织实习”的发言让众人直呼“凡尔赛王子”,“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近几日爆火的“凡尔赛”一词,可以将其大致概括为高贵浮夸、炫耀、先贬后褒,甚至弄虚作假。大众对于“凡尔赛文学”的嘲讽本无可非议,但如果因学到了一个新名词便生搬硬套,看谁都是“凡尔赛”就实属“出洋相”了。

笔者认为,只要没有吹嘘作假,王骁完全有权利将自己的经历挂在嘴边,这和所谓浮夸的“凡尔赛文学”存在很大的区别。人们总觉得王骁在拿名校、履历炫耀,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活成了大众都想要成为的那类佼佼者,根源还是在于自身的嫉妒与自卑。

优秀当然没有错,如果他因优秀而狂妄自大嘲讽别人、中伤别人,我们不仅可以讨厌他,还可以对他的行为提出批评。而如果他没有,我们还要求全责备,那就是嫉妒心作祟。人是善于比较的动物,人做出每一个判断都要经过比较。而在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后,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便出现了。此时,自卑的人将自己定位为“弱者”,内心将对方正常交谈的言语想象为对自己的鄙视与嘲笑。

同时,总感觉对方在炫耀也是因为自身缺乏判断力,分不清别人是在聊天还是炫耀。于是,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网络红词,就总想套公式一样给别人扣帽子,来表现自己没有与网络世界脱轨。王骁确实毕业于众人仰望的斯坦福,又确实有着漂亮的履历,有着大多数人没有的经历。也许他讲话时透露的优越感给了人压迫感,但他所说的都是真的,他所说的无非就是自己的生活,也许这只是一个优秀的人在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想法,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总喜欢给大家展示自己的玩具。

能让我们走出这种困境的便是正视。正视他我之间的差距,正视自己,正视“失衡的心态”,增强自身的信心,给予自己追逐美好实现人生价值的支持,不企图从贬低他人价值与优秀中获得自身价值。当有一天你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活成自己理想的模样,你会发现,原来有一天你也会“炫耀”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