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古诗词

山水田园诗人·坐看王维的桂花落

2020-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莫摘花的诗词情怀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王维的诗。王维这位大诗人,一直都很喜欢桂花,送朋友走的时候,计算分别的日子,所用的不是沙漏,也不是其他花,而是桂花,他说:“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而王维看到喜欢的茱萸,也要用桂花来比较: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小朋友们看,这茱萸可真幸运!

桂花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诗三百首》中王维的两首小诗,其中有一首就含有桂花。要知道,能选进《唐诗三百首》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清代编著的《全唐诗》中,一共有将近五万首诗,从这么多首诗中选择311首,你说得多不容易。而这311首里,有29首诗是王维的作品,数量仅次于杜甫和李白,这就充分说明了王维的“江湖地位”,他可能没有李白、杜甫那么出名,但是,他确实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我们先来学习王维的第一首《鹿柴》。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出现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需要注意题目中的“柴”这个字,不念chái,也不是柴火的意思,它是“木栅栏”的意思,是个通假字,通“寨”或“砦”,念zhài,“鹿柴”就是用带枝芽的树木搭成的栅栏,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小朋友去动物园,看小鹿,看梅花鹿的时候,留意过他们头上的角吗?是不是跟树枝很像?当然这里王维却说树枝像鹿角,把这些像鹿角的树枝做成栅栏,就取名鹿柴。鹿柴是王维自己居住的辋川别业中的一处景点。

这首诗前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写得就很有特色。平时我们看到很多描写景色的诗句,开头一般都是写松啊,石啊,竹子啊,花啊什么的,但是王维这首诗不走寻常路。开头就说空空的山野上仿佛没有一个人,但偶尔却能听见别人的说话声和朗朗的笑声。“响”是和“空山”对应的,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会在空山中回荡。如果小朋友们爬山时,对着山谷喊几声,就能听到回声。

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反景的景,写的是景色的景,但是它也是一个通假字,通的是“影子”的影,所以在这里也是读ying,返影是指落日返照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夕阳照进了树林,又照在了幽暗处的青苔上。因为白天的太阳其实很难照进森林深处,而青苔是长在阴湿处的植物,但是夕阳的光辉却恰恰照到它们。

这首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清新自然,毫不做作。整首诗的意思是: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余晖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王维在他40岁的时候,得到辋川别业,辋川别业是一套大宅子,注意,这个大宅子不是大房子的概念,而是一个庄子,山庄。后面还有山岗,从山岗上进入山中深处,风景独特,王维给这里题名“鹿柴”,这首诗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色。王维晚年就是在辋川别业度过,很多山水诗都创作于此,他有个诗集叫《辋川集》,是王维辋川山水诗的集成。在这个别墅中,还有很多像鹿柴这样的景色,比如竹里馆。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刚才说了,王维在终南山下买了一个大别墅,这个大别墅叫辋川别业,而竹里馆,也辋川别业的一个景点。《竹里馆》也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写了他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王维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晚年时内心归于平静,喜好禅佛,一个人经常在月下自家的院子里溜达,这个园子就是刚刚讲过的陕西蓝田那个辋川别业,基本上是一大片山下的园林,鹿柴是它的一个景点,辛夷坞也是它的一个景点,竹里馆是它另一个著名的景点,也是王维非常偏爱的一个地方。

现在的人喜欢的花基本都是玫瑰百合什么的,情人节送送玫瑰,去医院看病人送送百合,母亲节给妈妈送康乃馨。但是在古代,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他们一般都是象征高洁的植物,特别是竹子,是受到很多古代文人偏爱的。王维之后1000年,清朝有个著名的画家郑板桥,也超级喜欢竹子,画了很多关于竹子的名画,还写了一首诗叫《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充分说明竹这种植物宁折不屈,不断地经历风吹雨打,却“千磨万击还坚劲”。正因为喜欢竹子的这种特性,王维在自己的园子中建造了一个竹里馆。有天夜里,在竹里馆吟唱,一时兴起,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第一句第二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是竹林,幽篁就是指幽深的竹林,长啸就是用嘴巴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有点像吹口哨。这句话很有意境,意思是: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诸葛亮未出山之前,也喜欢在南阳卧龙坡弹琴长啸,"长啸一声舒怀襟"。可见弹琴长啸是很高雅的隐士愿意做的事情。

这里要注意,王维可不是一般的会弹琴,他是个音乐奇才,据记载,王维的乐感超级好,喜欢弹琴吟诗画画,而且在每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确实是个才子。

苏轼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画得也不错。我们小学一年级第一册就有一首诗,据说是王维写的,诗的名字就叫《画》,前四句是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就像李峤的《风》一样,也是谜语诗,标题就是谜底,是不是很有趣啊?我们再来看《竹里馆》的第三第四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两句的意思很简单,没有人知道我在深林之中,只有明月是我最好的伙伴,它特意用光辉照耀着我。

前面我们讲过很多诗人都受安史之乱影响,王维也不例外,“安史之乱”之后王维的人生态度有了重大改变,不再争名夺利,看淡了很多东西,经常一个人或者邀请一两个朋友在自己的园子里弹琴唱歌作诗,这首《竹里馆》就表达了王维内心的安静,即使没有人,就我一个人也不寂寞,因为有明月相伴。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开头我们就讲过,王维写桂花的诗很多,这一首《鸟鸣涧》题目是写鸟,写鸟在山涧中鸣叫,但是实际上还是写桂花。我们一起来看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前两句中的“人闲”,是说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闲,安静,悠闲。“桂花”,这里是指木樨花,花瓣细小,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这里指春天开花的一种。我没有见过春天开的桂花,我只见过秋天开的桂花。秋天的桂花也是木樨花的一种。

桂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意思是春日的山谷中没有什么人,连桂花飘落的声音都可以听得到。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山鸟:山中的鸟。时,时而,偶尔。时鸣:偶尔啼叫。涧:山间流水的沟。这两句写得很有意思,说这山里实在太安静了,夜晚的山中明月升起,月亮的光辉惊动了山里的鸟儿,扑啦啦的,鸟儿不时高叫着,飞向了春天的溪涧中。

整首诗的意思是: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这首诗据考证是王维青年时期写的,那个时候正逢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王维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这个朋友叫皇甫岳,他的家叫云溪别墅,都是住豪宅的人,哈哈。王维在朋友家参观过之后,写了五首诗,这是第一首。

这首诗出现在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诗中有明月、桂花、山鸟、溪涧,这四样东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夜山中图。我自己很喜欢“月出惊山鸟”这一句,大家想想,静静的山里落花的声音都听得到,月亮升起来了,月光皎洁,鸟儿不适应,突然惊觉了起来,飞到溪涧中,这种感觉只有到过深山的人才会有切身的感受,写得太生动了。

讲到这里,大家对王维是不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直有很多人欣赏王维的作品,也欣赏他的才华,但是我坚信有才华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曾经努力过,不可能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有才华的,包括李白,包括杜甫,很多人说李白天生就是一个才子,这怎么可能,李白从小饱读诗书,我们说过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再加上他对文字的敏感和使用技高一筹,所以他成为了诗仙。杜甫也一样,他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下笔如有神,成为“诗圣”,那也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的。

王维也是一样,据史书记载,王维和弟弟王缙确实天资聪颖,他们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学习也都超级刻苦,所以后来才会有那么大的成绩。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的积累非常重要,这几首小诗,每天背会一首,周日打卡就完全没问题了。

二、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首秋天的诗,是来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是我们学习唐诗不可能越过的高山,那么苏轼就是学习宋诗和宋词不可能绕过的高峰。换句话说,你要学习唐诗,一定会学到李白和杜甫的诗,你要去学习宋诗和宋词,一定会学到苏轼的诗和词。既然苏轼那么重要,我们就像记住李白的出生年代一样,也要记住苏轼的出生年代,这样,你以后碰到宋朝的诗人、词人,只要以苏轼为参照,看看他是比苏轼大,还是比苏轼小就好了。

苏轼出生于1037年,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东坡居士,所以大家称苏轼,又称苏东坡。他是个了不起的大文豪,肚子里的墨水非常多,可以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给他一支笔,他就能写出一首诗来。

小朋友们对于苏轼,应该不太陌生,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背过一首苏轼的词,叫《浣溪沙·端午》,我们可以一起回忆一下这首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是苏轼某一年写的端午节的情景,这首词据说是送给他的小妾王朝云。那么《赠刘景文》又是送给谁的诗呢?

聪明的小朋友们,看到这首诗的题目就已经知道,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苏轼赠送给好朋友刘景文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刘景文,然后就能明白了。

其实,刘景文这个人的生活有点倒霉,他的父亲原本是个大将军,刘景文也算是出身不错,至少不是草根阶层,按理说本该衣食无忧,仕途顺畅。不料他的父亲却早早地死在了异国他乡,几个哥哥也都不幸早死了。刘景文失去了父亲和兄长作依靠,于是自己发奋读书,练就了一身的本领,想凭借自己的能力过好一生。可惜,他的才华一直得不到赏识。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一转眼,他都已经快60岁了,还是没有什么成就。

有一回,刘景文就对苏轼倒苦水,说自己的生活太倒霉了,现在也老了,恐怕这辈子没啥指望了。苏轼呢,就安慰刘景文,然后写了这样一首诗,是不是很别致?普通人安慰、劝勉别人都是说几句好话,而苏轼呢,直接送人一首诗,用诗意告诉刘景文:你的人生遭遇虽然有值得伤心的地方,但是呢,也有值得高兴的地方,我们要多想事情好的一面,不要一直沉浸在伤心中。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①荷尽,就是“荷花凋谢”,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这里是指荷叶。如果小朋友们看过水中的荷花和荷叶,一定能理解。荷叶很大,像一把把小伞,又像一个个车盖。车盖是什么呢,古代人乘马车,上面会有盖,可以防风防雨,小朋友应该在古装剧里见过。这里就是把荷叶想象成车盖,用车盖比喻荷叶。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中,“菊残”是指菊花枯萎了,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周杰伦有一首歌叫《菊花台》,其中一句歌词叫“菊花残,满地伤”,他歌中的菊花是枯萎之后花瓣会凋落下来;不过,有些菊花枯萎之后,花瓣不会落下来,一直呆在枝头。有诗人就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我们根据诗的意思可以看出,苏轼诗中的菊花,属于枯萎之后,花瓣不落的品种。这两句诗是说,荷花凋谢,连那托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开败的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而“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啊。在这里,我再提醒小朋友一下“君”这个字,这是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好”这个词中的“您”。我们前面学过的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愿君多采撷”,这里的“君”,都是同样的意思。

这首诗啊,是作者苏轼当年在杭州出任太守时创作的,而诗中提到的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因为苏轼向朝廷竭力的推荐他,他才得到了一次升迁。谁知道仅仅过了两年,刘景文就去世了。在这首诗里,苏轼虽然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感慨刘景文一生的坎坷遭遇,最后用“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告诉他困难只是一时的,一定要乐观向上。“橙黄橘绿”也成了描写秋天美景的词语,这个词语小朋友们要记住哦。

整首诗的意思是——

荷花凋谢,连那托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也已开败,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要记住,最美的景致是在秋末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这首诗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的上册,群里三年级的小朋友不但要背会,还要能默写出来才行啊。好了,今天讲得有点多,小朋友们加油背会哈。

9月20日打卡(①②③任选2首,④⑤了解,愿意背的会记录)

①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②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③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④《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⑤《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