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听多么重要!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天气晴
1
从外面学习三天,又赶上周末最后一天,再次回到教室、站在讲台,已经是四天后。
第一节在2班,没有继续复习,而是让他们自习,一是因为有更迫切的事情要做——准备集体备课、应对抽查;另外还有一个原因。
课代表兰上午来交作业,欲言又止,最终一声叹息,把收上来的笔记本往桌上一放,说:哎,老师,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你自己看。
我瞟了一眼,瞬间知道她为何叹气,堂堂四十左右人的班级,交上来的整理本只有寥寥几个。
当时没有心思多问,想想也许是时间太紧,于是就利用这节课的时间,让他们继续整理落实。
第二节是下午,1班。
进教室,没说话,而是习惯性先扫描一下大家的反应,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有小部分人已经在草稿纸上开始回顾;然而有部分人,相当部分人,在等待,在谈笑,在发呆,无所事事……
心中一声叹息,一学期已经逝去大半,课堂伊始五分钟回顾的习惯,仅仅在某些人的行为中比较自觉地体现出来;而多数人儿,依然需要不断地提醒、催促,甚至还有不少人,直到走到其身边才会拿起笔,才会在草稿纸上,艰难地写出第一个字。
都说一个习惯的养成,熬过21天就好;细想,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不知道过去几个21天了, 然而效果极其有限。
又问,过去的三天晚自习,每天花了十分钟时间回顾的人儿,举个手?
寥寥无几!
还是有几个人举手了。
我强调,像课堂上那样回顾的?
有同学问,不是看看吗?
咋听的?
明明说的是回顾!像在课堂上那样!
于是,举手的人,又少了一个。
我是该感到欣慰,还是沉重……
2
14周,每周五节,一共六十节课,即便除去月考、期中考试的时间,也有五十多节。
这五十多节课,几乎每节课的开头,都会专门花5到7分钟时间用来回顾。
是回顾,当然也是记忆,更是检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于回顾环节的要点,也一直在指导,也在不断地强调。
比如,回顾的时候,不要写完整的句子,而要尽可能写简要的词组、短语;
比如,回顾的时候,要结构化、体系化,不仅把基础知识层次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来,还要把知识间的联系展示出来;
还比如,当做到以上几点后,还要尝试把该知识点以那种形式考查、从哪些角度考查、与哪些知识一起考查等等,通过做过的题,将之分析出来。
甚至,就着具体内容,还向同学们示范,我是怎么做的,建议大家借鉴、改进。
说实话,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效果如何,通过几次大型考试,其实早就表露出来。
但我认为,效果不佳并不是这个环节或者方法的问题,恰恰相反,是这个环节和方法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贯彻的后果。
哪怕几乎每节课去落实,去督促,去引导,甚至变成一个唠叨的老大爷般,三个月之后的现在,现状依然惨不忍睹。
我说,我强调,我不厌其烦地说,不厌其烦地强调,有几个人听进去了?
3
关于学习,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我从不主张一刀切,全部通过背的形式和方法来记忆所学的知识。
越是到高年级,就越应该慎用背记的方法。这不仅是记忆规律、更是人生成长规律所做出的要求。
因为人长大了,思维发展了,便会更倾向于理解记忆,尤其是对有意义、有逻辑的事情,记忆深刻而持久。
而背记的方法,虽然短时间、小容量的情况下使用,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容增多,这种方法的弊端会日益严重地暴露出来。
如果不注意反思和调整,便会陷入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状态:背,记住了,很快忘记了,或者是很容易与相似的知识混淆,难以分清;越到后来,便越没有头绪;越纷乱,便越害怕。
最后,就像滚雪球,不会的越来越多;最终被这不会的雪球压扁,压垮。
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笔记的整理,在整理中训练思维、强化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记忆的效果。
见效虽不如背记那般明显,过程也会比较颠簸,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起的效用难以估计。
自己便是这样一种方法的受益者。高中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直到大学、乃至现在,依然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而我之所以能养成这些习惯,其起源,便是师长他们的谆谆教诲。
对,我的老师们也在课堂上说过人生,谈过现实,论过秘诀,传授过方法,而我听进去了,并且对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反思、改进,然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计划、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方法。
4
关于晚自习的利用,曾在两个班级中有非常明确的建议。
外出学习回来后,我问:一周六个晚自习,每个晚自习五节;除开第一二节有专门的学科任务,其他三节完全是根据情况自由安排,一共有十八节;这十八节晚自习,有没有安排一节给过历史呢?
回答令人无奈而绝望:没有。
独立自习和课堂学习必须相辅相成,互为犄角。
课堂上接收、记录,晚自习练习、整理、消化。
十八节晚自习用来干嘛了?我问。
做数学,不少人大声而骄傲地答道。
听起来,他们也没有闲着,很忙;所以他们也挺理直气壮。
但为何会一阵无力感奔袭而至?
忙碌若没有计划和分寸,没有明确的阶段目标,那拉磨的驴子也很忙!
袁腾飞曾在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关于历史复习的话:
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共1440分钟;我只要那个零头,也就是每天话40分钟在历史上,一半拿来记忆,一半拿来做题。如果做不到每天,那至少两天要花40分钟。不能再退了。有人问,我能不能把一周学的东西堆到一起,等到周末的时候花两个小时来看呢?那我问你,你能把一周的饭攒起来,等到星期天晚上一次吃个够吗?
学习讲究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
朱熹也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把功夫花在每天的日常上。
5
有个持续的研究曾说明一个重要的事实:
假如人类的大脑获得的初始数据信息容易被遗忘或混淆,那它就会不愿意继续记忆这个领域中更深入的数据信息。慢慢地,它涉及的某个特定领域的信息越来越多就越可能阻碍信息的进入,学习到的东西就越少,最后常常是阻碍所有信息的输入。
所谓越学越学不进去,就包含这种情况。
这个事实的另外一面是,如果大脑接受的信息以有条理的、易于记忆的矩阵方式出现,那么每一项新信息就能够自动地和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挂钩,自然地建立认识、理解和记忆的模型。
这种情况下,学习便会成为一件充实、愉快的事情。
每一科的知识体系好比一栋建筑,强行背记知识,而不去思考知识间的纵横向的各种联系,不对知识进行高屋建瓴的构建,就好比把砖块强行堆积在一起,而不用石灰、沙子和水泥做粘合剂。
这样的砖石堆积多了,即便不受外界力量影响,自身也会逐渐或者突然崩溃;同理,通过强记获得的知识,缺少理解、梳理和思考以及各种联系做粘合剂,不但经受不住检验,甚至想让其自身维持一个平衡都很困难。
现实中,无数个活生生的例子,早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然而,依然有无数个例子,在疑惑、苦闷中发问:
为什么我记完了不久又会忘掉?
为什么我记住了却不会做题不会用?
我问:你是怎么记住的?当然这也是明知故问。
回答不出意料,死记硬背。
可我不是这么建议的。
有多少人听进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