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鸟语,我听不懂
01 在海南陵水
昨天上午在海口,出去寻找早餐时,误入一个菜市场。全菜场卖菜的没有看到一个男人,清一色的女人。
曾经在海南生活过两年的万先生告诉我:海南土著男人很懒散,喝茶聊天是他们的日常。女人非常辛苦,重活脏活累活都是女人做。
我嚷嚷!幸亏我嫁的不是海南人,我好幸运!
走了一圈,发现唯一的一个男人还是一个老年男人,在卖海南香蕉。香蕉很小,还是青皮,没有卖相。菜篮子里剩下的香蕉不多,十几来根。
万先生对老者说:阿叔,我们把您的香蕉都买了,您就可以早点回家了。
我嘀咕:这青皮香蕉,熟了吗?不涩吗?能吃吗?吃了不会中毒吗?
万先生说:废话,能拿出来卖的,就能吃。海南人实诚着呢!这香蕉好吃,不信你尝尝。
我剥开青皮,将信将疑地舔了舔,小口咬了一口,尝了尝,软糯香甜,真的好吃,比在家时,吃的任何香蕉都甜,都软糯。
老者隔壁有个卖青皮冬枣的,冬枣上还有蒂把在上面,看着很新鲜,还透出白色的亮光,我问那女人多少钱一斤,她说三元。我买了两斤。
午饭前,两个孩子等饭等得肚子饿了。我拿出冬枣,让她们压压饿,女儿眼睛瞟了一眼,不屑一顾。硬着往她的手里塞了一个,让她尝尝。她拿着,勉强很小口地咬了一口,眼睛立马放光,呼到:好吃好吃!
一会儿后两个斯文女孩就把两斤冬枣全部吃光。
饭后我建议万先生再去菜市场买几斤,准备在轮渡和公汽上吃。
时间紧,赶得很仓促。到了船上,两个孩子又要吃冬枣。他突然问我:你的冬枣买的多少钱一斤?
三元钱一斤啊?我买的时候你不是在我旁边?
我哪里注意到了?坏了,我买的十元一斤。
这差距也太大了!你不是说海南当地人很淳朴的,他们咋会骗你呢?
记起来了,我听错了他们的方言。
于是我模仿海南口音:这冬找卓小闲一根吖?
系guai,系guai。
于是万先生听成了十块,十块,他称了三斤,给了对方三十元。
于是卖水果的女人,拿着三十元钱,愣了一下,不知所措。马上反应过来,快速把钱丢进钱箱,觉得捡了大便宜了。
我模仿海南人的方言说四块一斤,被万先生听成普通话的十块一斤。
中间还不断调整更正适合海南方言的语音,逗得我自己和万先生哈哈大笑。
02在湛江
坐了三个小时的轮渡,第一次坐轮船,在海轮上体会海风,泰坦尼克号的振臂高挥的经典镜头,体会海天一色,烟波浩渺,波光粼粼。还好还好,大轮船的重量,任再大的风波,岿然不摇,让我整个乘坐轮渡的过程过得很安稳,感觉比坐飞机还要舒服一点点。
紧接着又坐了三个小时的公交车,一路摇摇晃晃,整个人浑浑噩噩,终于到达湛江西站。
下车时,我感觉浑身酸疼,还很冷。湛江的气温比海口低了好几度。
街上的人穿了一年四个季节的衣服,有少数男人穿着露腿的大短裤,还有少数女人穿着迎风飘摇的连衣裙。也有部分人穿着轻薄短袄。更多的人和我一样穿着春秋装。
我里面穿着一件长袖衬衫,外面穿着万先生的运动上衣,女儿临下车时,万先生把他的呢子大衣给她披上。
下了公交车,四个人冻得缩着头,立在湛江街头,等待上出租车,去三公里开外的一家便捷酒店。
出租车司机好黑啊,三公里要我们四十大洋,而且理直气壮:你们四个人,三个大箱子,还有好几个手提袋,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
气走了一个出租车,第二个我们只有乖乖上。我心里想:照这样的利润,回家辞职开出租车算了。
两个孩子说在酒店叫外卖。我吃不惯外卖,更重要的是,万先生吃货一枚,在于他,去外地旅游,看风景是次要的,拍照片没必要。最主要的是品尝当地的美食,喝当地的地方特色小酒。看风景时他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看到美食和小酒时,眼睛就会有狼性的光辉。[呲牙]
晚上十一点,我和万先生去湛江街头觅食。
深夜的湛江街头,跟家乡的状况差不多甚至更差。地上有垃圾,有果皮,完全跟海南的街头没法比,在海南的任何一个小镇,地上都没见到什么垃圾。
垃圾多,但是很沮丧的是,小吃店夜宵店不多。麦当劳华莱士倒还是看到过,但我们吃不惯洋快餐。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火锅店。牛杂火锅。论斤出售。一斤牛杂,售价六十元,青菜另外点另外加钱。
所谓的牛杂,就是不太正规出处的牛肉,牛肚,还有很细的肠子,我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肠子。看着没胃口,万先生却吃得津津有味,还说:不要那么挑食嘛,学学我,看我胃口多好。
我去隔壁店里买了一杯祛湿的凉茶,还去买了一碗炒牛肉粉,从等待到吃完饭,隔壁桌子上的三个男人就一直在不停地吵话。
只见他们:手舞足蹈。面红耳赤,说到激动的时候,双脚都蹲在他们坐着的凳子上。说一会喝一口汤,用筷子夹一块东西往嘴巴里送,口里含着食物,还在不停地吵吵吵。时不时地还抽上一口烟。他们脸红着,脖子上面的青筋暴着。手舞动着,蹲在凳子上的腿和屁股抖动着。
我全程没有听懂一个字。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为什么激动。他们讨论的是什么激动人心的话题。
同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们的粤语话那么难懂?鸟语可以听到欢快,求偶对唱。英语也能听懂一些。粤语的世界,我就是一个聋子[大哭][大哭]